1、在我國醫(yī)學史上出現(xiàn)專職外科醫(yī)生始于
A 商代 B 周代 C 秦代 D 西漢 E 東漢
2、透膿散的適應證是
A 瘡瘍形癥初起者 B 竇道膿水淋漓者 C 潰瘍收口膿腐未凈者 D膿成未潰或潰而不暢者 E 瘡瘍疼痛加劇者
3、血虛作癢的臨床特點是
A、浸淫四竄,黃水淋漓 B、走竄四注,遍體作癢 C、皮膚干燥,脫屑作癢
D、紅赤作癢,不會傳染 E、瘙癢劇烈,最易傳染
4、蔥管導尿術的記載最早見于
A 《肘后方》 B《諸病源候論》 C《千金方》 D《外臺秘要》 E 《劉涓子鬼遺方》
5、以形態(tài)命名的瘡瘍是
A 黃水瘡 B 蛇頭疔 C 丹毒 D 石癤 E 破傷風
6、食羊靨鹿靨可用于治療
A 瘡瘍 B 癭疾 C 瘤 D 乳房疾病 E 以上都不是
試題來源:【2016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
|
|
7、瘡瘍后期陰傷胃虛,常見舌象是
A 淡白瘦小 B 淡白而胖 C 胖嫩邊有齒痕 D 淡白而干燥 E 舌紅少津
8、陽證瘡瘍首選的膏藥是
A 太乙膏 B 金黃膏 C 青黛膏 D 咬頭膏 E 青敷膏
9、《瘍科心得集》以候數(shù)論對疽、發(fā)背,其一候是指
A 3天 B 5天 C 7天 D 10天 E 15天
10、右下腹按之疼痛,重按后突然放手,疼痛加重,多見于
A 腸結(jié) B 腸癰 C 燥屎內(nèi)結(jié) D 蛔厥 E 環(huán)跳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