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切開法的適應證及具體運用
切開法的適應證 一切外瘍,確已成膿者。
切開法的具體運用
選擇有利時機 膿腫中央出現(xiàn)透膿點。
切口選擇:膿腔最低點或最薄弱處進刀。一般瘡瘍宜循經(jīng)直切;
>>乳房部應以乳頭為中心,放射狀切開;
>>肛旁低位膿腫,應以肛管為中心作放射狀切開。
>>面部膿腫應盡量沿皮膚自然紋理切開;
>>手指膿腫,應從側方切開;
>>關節(jié)區(qū)附近的膿腫,切口盡量避免越過關節(jié);
>>關節(jié)區(qū)膿腫,一般施行橫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
切開原則
>>進刀深淺,以得膿為度。淺者,必須淺切;深者,或生在皮肉較厚的臀、臂等部位。
>>切口大。耗撃[范圍大小,及病變部位的肌肉厚薄,以膿流通暢為原則。凡是膿腫范圍大,肌肉豐厚而膿腔較深的,切口宜大,切口不能超越膿腔以外;反之切口宜小。
操作方法
切開時以右手握刀,刀鋒向外,拇食兩指夾住刀口要進刀的尺寸,其余三指把住刀柄,并把刀柄的末端頂在魚際上1/3處,同時左手拇食兩指按在所要進刀部位的兩側,進刀時刀刃宜向上,在膿點部位向內(nèi)直刺,深入膿腔即止。
注意點
當辨清膿成熟的程度、膿的深淺、患部的血脈經(jīng)絡位置等情況,然后決定切開與否。
考點 砭鐮法、挑治法、掛線法、結扎法的適應證及用法
砭鐮法 是用三棱針或刀鋒在瘡瘍患處,淺刺皮膚或黏膜,放出少量血液,使內(nèi)蘊熱毒隨血外泄的一種治療方法。
挑治法 是在人體的腧穴、敏感點,或一定區(qū)域內(nèi),用三棱針挑破皮膚、皮下組織,挑斷部分皮內(nèi)纖維,通過刺激皮膚經(jīng)絡,使臟腑得到調(diào)理的一種治療方法。適用于內(nèi)痔出血、肛裂、脫肛、肛門瘙癢、頸部多發(fā)性癤腫等。常用的方法有選點挑治、區(qū)域挑治和截根療法三種。
掛線法 是采用普通絲線,或藥制絲線,或紙裹藥線,或橡皮筋線等來掛斷瘺管或竇道的治療方法。其機理是利用掛線的緊箍作用,促使氣血阻絕,肌肉壞死,最終達到切開的目的。
結扎法 是將線纏扎于病變部位與正常皮肉分界處,通過結扎,促使病變部位經(jīng)絡阻塞、氣血不通,結扎遠端的病變組織失去營養(yǎng)而致逐漸壞死脫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又名纏扎法。適用于瘤、贅疣、痔、脫疽等病,以及脈絡斷裂引起的出血之癥。
考點 引流法、墊棉法、藥筒拔法、針灸法、熏法、熨法、溻漬法、冷凍法、激光療法適應證、用法及注意點
引流法 在膿腫切開或潰破后,運用藥線、導管或擴創(chuàng)等使膿液暢流,腐脫新生,防止毒邪擴散,促使?jié)冇稀0ㄋ幘引流、導管引流和擴創(chuàng)引流等。
藥線引流 俗稱紙捻或藥捻,它是借著藥物及物理作用,插入潰瘍瘡孔中,使膿水外流;同時利用藥線之線形,能使壞死組織附著于藥線而使之外出;
導管引流 將導管(或塑膠管或橡皮管)插入瘡口中,引導膿水外流的一種引流方法。適用于附骨疽、流痰、流注等膿腔較深、膿液不易暢流者,或腹腔手術后;
擴創(chuàng)引流 是應用手術的方法來進行引流。適用于癰、有頭疽等膿腫潰后有袋膿者,瘰疬潰后形成空腔或脂瘤染毒化膿等,經(jīng)其他引流、墊棉法等無效者。
墊棉法 是用棉花或紗布折疊成塊以襯墊瘡部的一種輔助療法。它是借著加壓的力量,使?jié)兊哪撘翰恢孪聣嫸罅,或使過大的潰瘍空腔皮膚與新肉得以黏合而達到愈合的目的。
藥筒拔法 是采用一定的藥物與竹筒若干個同煎,乘熱迅速扣于瘡上,借助藥筒吸取膿液毒水,從而達到膿毒自出、毒盡瘡愈目的的方法。
針灸法 包括針法與灸法。s
熏法 是把藥物燃燒后,取其煙氣上熏,借著藥力與熱力的作用,使腠理疏通、氣血流暢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法。
熨法
溻漬法 溻是將飽含藥液的紗布或棉絮濕敷患處,漬是將患處浸泡在藥液中。溻漬法是通過濕敷、淋洗、浸泡對患處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藥物對患部的藥效作用,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冷凍療法 是利用各種不同等級的低溫作用于患病部位,使之冰寒凝集,氣血阻滯,病變組織失去氣血濡養(yǎng)而發(fā)生壞死脫落的一種治療方法。
激光療法 是用各種不同的激光治療不同疾病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二氧化碳激光和氦氖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