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藥
一、性能功效
本類藥物多為苦寒,其性沉降,主入胃、大腸經(jīng)。具有較強的瀉下通便作用,并能清熱瀉火。
二、適應范圍
1.主要適用于大便秘結,燥屎堅結及實熱積滯之證。應用常輔以行氣藥,以加強瀉下及消除脹滿作用。若治冷積便秘者,須配用溫里藥。
2.具有較強清熱瀉火作用的攻下藥,又可用于熱病高熱神昏、譫語發(fā)狂;火熱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痛以及火熱熾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證。上述病證,無論有無便秘,應用本類藥物,以清除實熱,或導熱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3.此外,對痢疾初起,下痢后重,或飲食積滯,瀉而不暢之證,可適當配用本類起藥物,以攻逐積滯,消除病因。對腸道寄生蟲病,本類藥與驅蟲藥同用,可促進蟲體的排出。
根據(jù)“六腑以通為用”,“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理論指導,目前臨床上常以攻下藥為主,配伍清熱解毒藥、活血祛瘀藥等,用于治療膽石癥、膽道蛔蟲癥、膽囊炎、急性胰腺炎、腸梗阻等急腹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為攻下藥的應用,開辟了新的臨床用途。
大黃 芒硝
共同點:
大黃與芒硝皆苦寒沉降,歸胃、大腸經(jīng),均可瀉下通便(瀉熱通便)。都常用治腸胃實熱積滯,大便秘結,腹?jié)M脹痛,甚則高熱不退,神昏譫語者(陽明腑實證),二者常相須為用,并常配伍枳實、厚樸。
同時,二者外用都能清熱消腫,用治癰腫瘡毒,紅腫熱痛。
注意:二者對于孕婦、哺乳期、月經(jīng)期均不宜使用。
不同點:
大黃又歸脾肝心經(jīng)。本品瀉下攻積的力量強,善于蕩滌胃腸積滯,走而不守,如斬關奪門之勢,故有將軍之號,為苦寒攻下的要藥。隨證配伍,可用治熱結便秘,里實熱結而兼氣血虛,熱結便秘陰傷,以及脾陽不足、冷積便秘等多種大便秘結、胃腸積滯者。尤宜于熱結便秘,為治療積滯便秘的要藥。
取其瀉下攻積之功,也可用治濕熱痢疾初起或飲食積滯,瀉而不暢。
同時,大黃入血分,能瀉血分實熱、散血分瘀血,又具有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并兼能清泄?jié)駸。又常用于?/P>
1.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火熱上炎之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常配伍黃芩、黃連。
2.腸癰腹痛,常配伍牡丹皮、桃仁等。
3.燒燙傷。
4.血滯經(jīng)閉,產(chǎn)后惡露不下,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多種瘀血證。
5.濕熱黃疸(常配伍茵陳蒿、梔子)、熱淋澀痛(常配伍木通、車前子、滑石)等證。
芒硝味又咸,善于潤燥軟堅而瀉下通便,善治腸胃實熱積滯,燥屎內停,大便燥結。
且外用清熱消腫,又常用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證。
此外,芒硝因加工不同,有皮硝(樸硝)、芒硝、玄明粉(元明粉、風化硝)之分。三者功效大致相同,但有區(qū)別:
皮硝含雜質較多,多作外敷用;
芒硝質地較純,可作內服;
玄明粉質地純凈,且已脫水,便于制成散劑,除內服外,常作口腔病、眼病的外用藥。部分地區(qū)藥房配方時,芒硝與玄明粉不分。
番瀉葉 蘆薈
共同點:
番瀉葉與蘆薈二者皆苦寒沉降,均能瀉下通便(瀉下導滯)。都常用治熱結便秘,習慣性便秘。
注意:二者對于孕婦、哺乳期、月經(jīng)期均不宜使用。
不同點:
番瀉葉瀉下導滯作用與大黃相似,本品小劑量可起緩下作用,大劑量則可攻下。
此外,番瀉葉通過瀉下通便、排除水濕可達行水消脹之功,也可用治腹水臌脹,陽實水腫。
蘆薈既能瀉下通便,又能清肝火,故肝經(jīng)火盛,頭暈頭痛,煩躁易怒,驚癇抽搐,兼見大便秘結者,蘆薈常選用。
同時,蘆薈又能殺蟲療疳,也常用治:
1.小兒疳積,蟲積腹痛。
2.疥癬。
本品宜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