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草 夏枯草
共同點(diǎn):
龍膽草、夏枯草二者皆性寒,均能清肝火。皆可用治肝火頭痛、目赤等證。
不同點(diǎn):
龍膽草主瀉肝膽實(shí)火,肝膽實(shí)火所致的脅痛、口苦、耳聾,以及肝經(jīng)熱盛,熱極生風(fēng),高熱抽搐等證,龍膽草常選用。
同時,龍膽草大苦大寒,又善于清熱燥濕,尤其善于清下焦?jié)駸帷S殖S弥危?/P>
1.濕熱下注所致的陰腫陰癢、女子帶下黃稠、男子陰囊腫痛、濕疹瘙癢;
2.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脅痛口苦、尿赤等證。
夏枯草苦辛性寒,清肝明目之力較強(qiáng),故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等證夏枯草多選用。
同時,夏枯草又能清肝火而散郁結(jié)、降血壓。又常用于:
1.肝郁化火,痰火凝聚,結(jié)于頸項(xiàng)所致之瘰疬、痰核等證;
2.高血壓病屬于肝熱陽亢、頭痛眩暈者。
苦參 白鮮皮
共同點(diǎn):
苦參、白鮮皮皆苦寒,均能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主治濕熱所致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疥癬瘙癢等皮膚病,常相須為用。
同時,二者均可用于濕熱蘊(yùn)結(jié)之黃疸尿赤。
不同點(diǎn):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力較強(qiáng),又能清熱燥濕而止瀉痢,并能利尿,又可用于:
1.濕熱蘊(yùn)結(jié)腸胃之腹痛泄瀉、下痢膿血(濕熱瀉痢);
2.濕熱便血、痔瘡出血;
3.熱淋澀痛,以及妊娠小便不利、濕熱帶下。
白鮮皮又能清熱解毒,故濕熱瘡毒,肌膚潰爛、黃水淋漓者,白鮮皮尤為適宜。
同時,白鮮皮又能祛風(fēng)通痹,又可用于風(fēng)濕熱痹,關(guān)節(jié)紅腫熱痛(濕熱痹痛)。
秦皮 椿皮
共同點(diǎn):
秦皮、椿皮二者皆味苦性寒,均能清熱燥濕而止瀉、止帶。都可用治:
1.濕熱蘊(yùn)結(jié),腹痛泄瀉、下痢膿血;
2.濕熱下注,赤白帶下等證。
不同點(diǎn):
秦皮又能清熱解毒而止瀉痢,又可用于熱毒瀉痢,下痢膿血。
同時,本品又能清肝瀉火而明目退翳,又可用于肝經(jīng)郁火,目赤腫痛、目生翳膜等證。
椿皮味澀,既能清熱燥濕而止瀉、止帶,用治濕熱瀉痢、赤白帶下;又可收澀止瀉、止帶,又常用于腸滑不禁、久瀉久痢,以及脾腎虛弱、帶下日久不止等證。
同時,椿皮又能清熱燥濕,收斂止血,又可用于血熱崩漏,月經(jīng)過多,便血體虛,痔漏下血等證。
此外,兼能殺蟲,也治蛔蟲腹痛、疥癬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