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jīng)辨證
【太陽病證】
、偬栔酗L(fēng)證:發(fā)熱,自汗出,惡風(fēng),頭痛;脈浮緩,時見鼻鳴干嘔——營衛(wèi)失調(diào);
、谔杺ψC:惡寒發(fā)熱,頭項強(qiáng)痛,體痛,無汗而喘;脈浮緊——寒邪襲表,衛(wèi)陽被束,營陰郁滯。
【陽明病證】邪從熱化最盛的極期階段。
①陽明病經(jīng)證:身大熱,大汗出,大渴引飲,面赤心煩;舌苔黃燥,脈洪大;
、陉柮鞑「C:日晡潮熱,手足濈然汗出,臍腹部脹滿疼痛,大便秘結(jié),或腹中轉(zhuǎn)矢氣,甚者譫語、狂亂,不得眠;舌苔多厚黃干燥,邊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脈沉遲而實,或滑數(shù)。
【少陽病證】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苔白或薄黃,脈弦。
【太陰病證】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時腹自痛;苔白膩,脈沉緩而弱——里虛寒。
【少陰病證】全身虛寒。
、俸C:無熱惡寒,脈微細(xì),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嘔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脈微欲絕,反不惡寒,甚至面赤;
、跓峄C:心煩不得臥,口燥咽干,舌尖紅赤,脈細(xì)數(shù)。
【厥陰病證】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不欲食,食則吐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