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證
1.邪犯少陽
證候:輕微發(fā)熱惡寒,一側(cè)或兩側(cè)耳下腮部漫腫疼痛,咀嚼不便,或伴頭痛,咽痛,納少,舌紅,苔薄白或淡黃,脈浮數(shù)。
治法:疏風(fēng)清熱,散結(jié)消腫。
方藥:銀翹散加減。
常用藥:牛蒡子、荊芥、桔梗、甘草、連翹、金銀花、板藍根、夏枯草、赤芍、僵蠶。
2.熱毒壅盛
證候:高熱不退,腮部腫脹疼痛,堅硬拒按,張口、咀嚼困難,煩躁不安,口渴引飲,或伴頭痛、嘔吐,咽部紅腫,食欲不振,尿少黃赤,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解毒,軟堅散結(jié)。
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黃芩、黃連、連翹、板藍根、升麻、柴胡、牛蒡子、馬勃、玄參、桔梗、薄荷、甘草、陳皮、僵蠶。
(二)變證
1.邪陷心肝
證候:高熱不退,神昏,嗜睡,項強,反復(fù)抽風(fēng),腮部腫脹疼痛,堅硬拒按,頭痛,嘔吐,舌紅,苔黃,脈洪數(shù)。
治法:清熱解毒,熄風(fēng)開竅。
方藥:涼營清氣湯加減。
常用藥:山梔、黃連、連翹、生甘草、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竹葉、玄參、蘆根、薄荷。
2.毒竄睪腹
證候:病至后期,腮部腫脹漸消,一側(cè)或兩側(cè)睪丸腫脹疼痛,或伴少腹疼痛,痛甚者拒按,舌紅,苔黃,脈數(shù)。
治法:清肝瀉火,活血止痛。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