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jié) 中風
中風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渥斜,語言不利為主癥的病癥。病輕者可無昏仆而僅見半身不遂和口眼渥斜等癥狀。
【病因】
1內(nèi)傷積損:素體陰虧血虛,陽盛火旺,風火易熾,或年老體衰,肝腎陰虛,肝陽偏亢,復因?qū)⑾⑹б耍率龟幪撽柨,氣血上逆,上蒙神竅,突發(fā)本病。
2勞欲過度:煩勞過度,耗氣傷陰,易使陽氣暴漲,引動風陽上旋,氣血上逆,壅阻清竅;縱欲過度,房事不節(jié),亦能引動心火,耗傷腎水,水不制火,則陽亢風動。
3飲食不節(jié):嗜食肥甘厚味、辛香炙博之物,或飲酒過度,致使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濕生熱,熱極生風,終至風火痰熱內(nèi)盛,竄犯脈絡,上阻清竅。
4情志所傷:五志過極,心火暴甚,可引動內(nèi)風而發(fā)卒中,其中以郁怒傷肝為多。
5氣虛邪中:氣血不足,脈絡空虛,尤其在氣候突變之際,風邪乘虛入中,氣血痹阻,或痰濕素盛,形盛氣衰,外風引動內(nèi)風,痰濕閉阻經(jīng)絡,而致渦僻不遂。
【辯證論治】
一 中經(jīng)絡
1風痰入絡證:真方白丸子加減
2風陽上擾證:天麻鉤藤飲加減
3陰虛風動證:鎮(zhèn)肝息風湯加減
二 中腑臟
(一) 閉證
1痰熱腑實證:桃仁承氣湯加減
2痰火淤閉證:羚角鉤藤湯加減(另可服志丹寶或安宮黃牛丸以清心開竅。亦可用性腦靜或清開靈注射液經(jīng)脈滴注。)
3痰濁淤閉證: 滌痰湯加減。另可用蘇合香丸
(二) 脫證(陰竭陽亡)方劑:參附湯合生脈散加味 亦可用參麥注射液或生脈注射液 靜脈滴注
三 恢復期
1風痰瘀租證:解語丹加減
2氣虛絡瘀證:補陽還五湯加減
3肝腎虧虛證:左歸丸合地黃飲子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