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單元 安神藥
含義
凡以寧心安神為主要功效,治療心神不寧病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
主治:心神不寧,心神失寧癥 (失眠為主;輕癥心煩,不眠;心悸;怔忡;健忘)(此外,對于癲狂,癲癇,驚風(fēng)有輔助功效。)
性能特點:藥性沒有一致性;藥味:養(yǎng)心安神 甘; 歸經(jīng):心 趨向:沉降
配伍應(yīng)用:寒熱虛實
使用注意:礦物 動物甲殼需要先煎。
1、 酸棗仁 【性能】 甘、酸,平。歸心、肝、膽經(jīng)。 (有一定的滋養(yǎng)性,肝 心)
【功效】 養(yǎng)心益肝,安神,斂汗。
1.心悸失眠。本品味甘,入心、肝經(jīng),能養(yǎng)心陰,益肝血而有安神之效,為養(yǎng)心安神要藥。
2.自汗,盜汗。本品味酸能斂而有收斂止汗之功效。陰虛盜汗最宜使用
此外,本品味酸,酸能收斂,故有斂陰生津止渴之功,還可用治傷津口渴咽干者
2、柏子仁 【性能】 甘,平。歸心、腎、大腸經(jīng)。(側(cè)柏的同種植物)功能類似酸棗仁
【功效】 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便溏,痰濕多的慎用)
1.心悸失眠。本品味甘質(zhì)潤,藥性平和,主入心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之功效,多用于心陰不足,心血虧虛以致心神失養(yǎng)之心悸怔忡、虛煩不眠、頭暈健忘等
2.腸燥便秘。本品質(zhì)潤,富含油脂,有潤腸通便之功。用于陰虛血虧,老年、產(chǎn)后等腸燥便秘證
此外,本品甘潤,可滋補陰液,還可用治陰虛盜汗、小兒驚癇等。
3、遠(yuǎn)志 【性能】 苦、辛,溫。歸心、腎、肺經(jīng)。
【功效】 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消肺竅,消心竅的痰濁 癲狂癲癇),消散癰腫。
1.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健忘。本品苦辛性溫,性善宣泄通達(dá),既能開心氣而寧心安神、又能通腎氣而強志不忘,為交通心腎、安定神志、益智強識之佳品。
2.癲癇驚狂。本品味辛通利,能利心竅,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竅所致之癲癇抽搐,驚風(fēng)發(fā)狂等癥。
3.咳嗽痰多。本品苦溫性燥,入肺經(jīng),能祛痰止咳。(祛痰時常蜜汁,因其對胃黏膜有刺激)
4.癰疽瘡毒,乳房腫痛,喉痹。本品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氣血之壅滯而消散癰腫,用于癰疽瘡毒,乳房腫痛,內(nèi)服、外用均有療效,內(nèi)服可單用為末,黃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軟,加少量黃酒搗爛敷患處。遠(yuǎn)志味辛入肺,開宣肺氣,以利咽喉。
4、合歡皮 【性能】 甘,平。歸心、肝、肺經(jīng)。
【功效】 解郁安神(作用一般),活血消腫。
1.心神不寧,忿怒憂郁,煩躁失眠。本品性味甘平,入心、肝經(jīng),善解肝郁,為悅心安神要藥。適宜于情志不遂,忿怒憂郁,煩躁失眠,心神不寧等癥,能使五臟安和,心志歡悅,以收安神解郁之效。
2.跌打骨折,血瘀腫痛。本品入心、肝血分,能活血祛瘀,續(xù)筋接骨,故可用于跌打損傷,筋斷骨折,血瘀腫痛之癥
3.肺癰,瘡癰腫毒。本品有活血消腫之功,能消散內(nèi)外癰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