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單元 溫里藥
1.附子
父子-回羊-就泥-補火-煮羊-煽汗-直捅
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常與干姜合用
治陽虛外感風寒+麻黃、細辛
亡陽證+干姜
腎、脾陽虛及里寒重證+肉桂
有毒,應先煎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
2. 肉桂
肉桂附子桂枝,引火歸源
肉桂—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引火歸源
治命門火衰要藥,煎服宜后下或焗服
畏赤石脂
3.吳茱萸,丁香
吳茱萸三指三江豬
吳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
治肝寒氣滯諸痛及下焦寒濕腳氣等證要藥
有小毒
丁香三筒,聞中獎你,聞剩豬羊
丁香—散寒止痛,溫中降逆,溫腎助陽
治胃寒嘔逆之要藥
4.干姜、高良姜
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為溫暖中焦之主藥,治腹痛、嘔吐、泄瀉及寒飲喘咳
高粱山東,甕中至歐
高良姜—散寒止痛,溫中止嘔
肝郁犯胃之胃脘疼痛+香附
附:生姜、干姜、高良姜、炮姜的比較
生姜—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高良姜—散寒止痛,溫中止嘔
炮姜—溫經止血,溫經止痛
生姜、干姜、炮姜來源相同,只是加工方法不同,可以這樣記憶“生姜干了不解表,干姜炮了不溫肺,良姜專溫脾和胃,溫中散寒姜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