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檢體診斷
1、 體檢基本方法: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和嗅診五種.
2、 觸診的方法:淺部觸診和深部觸診(包括深部滑行觸診;雙手觸診;深壓觸診;沖擊觸診)
3、 叩診的方法:間接叩診和直接叩診.
4、 叩診音包括:清音,過清音,鼓音,濁音和實音五種.(過清音不屬于正常叩診音)
5、 正常血壓,臨界高血壓,高血壓,低血壓
類別 |
收縮壓(mmhg) |
舒張壓(mmhg) |
正常血壓 |
<120 |
<80 |
臨界高血壓 |
120~139 |
80~90 |
高血壓 |
>140 |
>90 |
低血壓 |
<90 |
<60 |
6、 體型的分類:勻稱型,矮胖型,瘦長型三種
7、 體重指數(shù):體重指數(shù)是衡量肥胖的常用指標.體重指數(shù)=體重(kg)/身高^2().如體重指數(shù)³24為超重;體重指數(shù)³28作為肥胖的標準.
8.常見面容:
急性(熱)病面容:面色潮紅,興奮不安,有時面部與發(fā)際多汗,口唇干燥,呼吸急速,表情痛苦,有時鼻翼扇動,口唇皰疹.常見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鏈球菌,瘧疾,流行性腦脊髓炎等;
慢性病容: 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蒼白無華,雙目無神,表情淡漠等, 見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惡性腫瘤,肝硬化,嚴重結(jié)核病等
貧血面容: 面色蒼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憊.見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貧血.
肝病面容: 面色晦暗.額部,鼻背,雙頰有褐色色素沉著,見于慢性肝臟疾病.
腎病面容: 面色蒼白,雙瞼及顏面浮腫,舌色淡,舌緣有齒痕,見于慢性腎臟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面容: 面容驚愕,眼裂增寬,眼球凸出,目光炯炯,興奮不安,煩躁易怒.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粘液性水腫面容: 面色蒼黃,顏面浮腫,瞼厚面寬,目光呆滯,反應(yīng)遲鈍,眉毛,頭發(fā)稀疏,舌色淡,肥大,見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雙頰紫紅,口唇輕度發(fā)紺.見于風(fēng)濕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狹窄.
傷寒面容: 表情淡漠,反應(yīng)遲鈍,呈無欲狀態(tài).見于傷寒,腦脊髓膜炎,腦炎等高熱衰弱患者.
苦笑面容: 發(fā)作時牙關(guān)緊閉,面肌痙攣,呈苦笑狀,見于破傷風(fēng).
滿月面容: 面圓如滿月,皮膚發(fā)紅,常伴痤瘡和小須,見于庫欣綜合癥及長期應(yīng)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患者
肢端肥大癥面容:頭顱增大,臉面變長,下頜增大,向前突出,眉弓及兩顴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見于肢端肥大癥.
病危面容: 亦稱Hippocrate面容.面色蒼白或鉛灰,眼窩凹陷,鼻梁,顴骨突起,表情淡漠,目光晦暗,面肌瘦削,唇干,皮膚干燥,松弛而無光澤.常見于大出血,休克,脫水及急性腹膜炎的患者.
面具面容: 又稱面具臉,面肌運動減少,面部呆板,無表情,不轉(zhuǎn)眼,雙目凝視,似面具樣,常見于震顫麻痹或腦炎等.
9,三種體位:
自動體位: 患者活動自如,不受限制,見于輕病或疾病早期;
被動體位: 患者不能隨意調(diào)整或變換體位,需要別人幫助才能改變體位,見于極度衰弱或意識喪失的患者;
強迫體位: 患者為減輕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體位.(如患者右側(cè)大量胸腔積液時,其體位為強迫右側(cè)臥位)
10,端坐呼吸: 強迫坐位稱端坐呼吸,患者坐于床沿上,以兩手置于膝蓋或扶持床邊,該體位便于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運動,加大膈肌活動度,增加肺通氣量,并減少回心血量和減輕心臟負擔(dān),見于心.肺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史,近日呼吸困難,發(fā)熱,雙肋間隙飽滿,呈坐位呼吸,可能是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
11, 皮膚黃染二種原因的區(qū)別
黃染:皮膚黏膜發(fā)黃稱為黃染。
常見原因:1,黃疸,2,胡蘿卜素增高。3,長期服用含有黃色素的藥物。
特點:
黃疸引發(fā)者特點:
A,黃疸首先出現(xiàn)于鞏膜,硬腭后部及軟腭黏膜上,隨著血中膽紅素濃度的繼續(xù)增高,黏膜黃染更明顯時,才會出現(xiàn)皮膚黃染。
B,鞏膜黃染是連續(xù)的,近角鞏膜緣處黃染輕,黃色淡,遠角鞏膜緣處黃染重,黃色深。
胡蘿卜素增高引發(fā):
A, 黃染首先出現(xiàn)于手掌,足底,前額以及鼻部皮膚。
B, 一般不出現(xiàn)鞏膜何口腔黏膜黃染。
C, 血中膽紅素不高,
D,停止食用含胡蘿卜素的蔬菜或果汁后,皮膚黃染逐漸消退。
服用藥物者:
A, 黃染首先出現(xiàn)于皮膚,嚴重者也可出現(xiàn)于鞏膜,
B,鞏膜黃染的特點是角鞏膜緣處黃染重,黃色深,離角鞏膜緣越遠,黃染越輕,黃色越濃。
12,紅疹與出血點的區(qū)別:皮疹壓之褪色,出血點壓之不褪色.
13,蜘蛛痣與肝掌
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性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因形似蜘蛛而得名.其出現(xiàn)部位多在上腔靜脈分布區(qū),如面,頸,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處,大小可由針頭大到直徑數(shù)厘米.
肝掌,指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魚際處發(fā)紅,加壓后褪色,故稱之.
14,局限性淋巴結(jié)腫大常見于:感染,結(jié)核,腫瘤; 左鎖骨上窩淋巴結(jié)腫大,多為腹腔臟器癌腫(如胃癌,肝癌,結(jié)腸癌); 右鎖骨上窩淋巴結(jié)腫大多為胸腔臟器癌腫(如肺癌,食管癌)
15、頭部不隨意顫動見于Parkinson病;與頸動脈搏動節(jié)律一致的點頭運動,稱De Musset征,見于嚴重主動脈關(guān)閉不全..落日眼見于腦積水.
16,瞳孔大小的改變
瞳孔縮少常見于虹膜炎,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瞳孔擴大見于阿托品中毒;雙側(cè)瞳孔不等大見于腦疝(壓迫一側(cè)眼神經(jīng))
17、在相當于第二磨牙處的頰粘膜出現(xiàn)直徑約1mm的灰白色小點,外有紅色暈圈,為麻疹粘膜斑,是麻疹的早期特征.
18,草莓舌常見于猩紅熱或長期發(fā)熱患者;牛肉舌見于糙皮病;鏡面舌見于惡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或慢性萎縮性胃炎.
19,扁桃體腫大的分度(三度)
I度腫大時扁桃體不超過咽腭弓
II度腫大時扁桃體超過咽腭弓,介于I度和III度之間;
III度腫大時扁桃體達到或超過咽后壁中線
扁桃體充血紅腫,并有不易剝離的假膜,見于白喉.
20,口腔氣味見爛蘋果味見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大蒜味見于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
21,頸部強直是腦膜刺激癥的表現(xiàn)之一,見于各種腦膜炎,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等
22、頸靜脈怒張的定義及意義
在坐位或半臥位明顯見到頸靜脈充盈,稱為頸靜脈怒張.頸靜脈怒張?zhí)崾倔w循環(huán)靜脈血回流受阻或上腔靜脈壓增高,常見于右心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及上腔靜脈綜合征(受壓).:
23,甲狀腺腫大的分度:
不能看出腫大但能觸及者為I度;
既可看出腫大又可觸及者,但在胸鎖乳突肌內(nèi)為II度;
腫大超出胸鎖乳突肌外緣者為III度
聽到血管雜音的意義:若在甲狀腺處聽到連續(xù)性血管雜音并觸及震顫,提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24、桶狀胸:胸廓的前后徑增大,以至和橫徑幾乎相等,胸廓呈圓桶形,常見與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及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時.
(胸壁角部壓痛見于:胸膜炎,胸壁軟骨骨折;胸壁炎癥;肋間神經(jīng)痛;帶狀皰疹等)
25,正常乳頭位于鎖骨中線第4肋間隙;女性乳房上界位在第二,第三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