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病因病機:
1、病位在腸,與脾胃有關。
2、病理要點是邪滯于腸,壅阻氣血。邪蘊腸腑,氣血凝滯,腸壁脂膜血絡腐敗化為膿血,氣機阻滯,腑氣不通。
3、病理性質有虛實寒熱之分:
4、病理演變:由于感邪和體質的不同,可以演變成各種類型。
四、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二)治療原則:清熱化濕解毒、調氣行血導滯
(三)分型論治:
1、濕熱。荷炙帨;初起見表證者,活人敗毒散 表邪未解而里熱已盛者,葛根芩連湯;表證已減,痢猶未止,香連丸
2、疫毒。喊最^翁湯合芍藥湯;神昏譫語,合用神犀丹或紫雪丹
3、寒濕。翰粨Q金正氣散
4、陰虛。狐S連阿膠湯合駐車丸
5、虛寒。禾一险嫒损B(yǎng)臟湯;脾虛氣陷,補中益氣湯
6、休息痢:連理湯;久痢頑固不愈,寒熱錯雜,烏梅丸;噤口痢,嘔逆不食,口氣穢臭,開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