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中醫(yī)助理醫(yī)師 >> 復習指導 >> 文章內容

2016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中藥學》沖刺知識點:第七章第二節(jié)_第2頁

   2016-06-23 10:41:51   【

  生姜

  【藥性】:辛,溫。

  【功用】: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

  1.發(fā)汗解表,用治:風寒表證。

  (1)適用于風寒表證輕證:單用;

  (2)重證:桂枝湯。

  2.溫中止嘔,用治:

  (1)脾胃寒證,宜與高良姜、胡椒等溫里藥同用。脾胃氣虛者:配伍人參、白術等藥。

  (2)多種嘔吐。素有“嘔家圣藥”之稱。

  ◇胃寒嘔吐最為適合。

  ◇痰飲嘔吐者:小半夏湯;

  ◇胃熱嘔吐者:配黃連、竹茹等藥。

  ◇某些止嘔藥用姜汁制過,能增強止嘔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3.溫肺止咳,用治:肺寒咳嗽。

  ◇風寒客肺,痰多咳嗽:三拗湯;

  ◇外無表邪而痰多者:二陳湯。

  4.解毒:

  生姜對生半夏、生南星等藥物之毒,以及魚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搗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傷陰,故熱盛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香薷

  【藥性】:辛,微溫。

  【功用】:發(fā)汗解表、利水消腫。

  1.發(fā)汗解表,化濕和中,用治:

  (1)風寒表證(尤適陰暑證):香薷散

  (2)暑溫初起復感于寒:新加香薷飲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

  2.利水消腫,用治:水腫、腳氣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用于發(fā)表,量不宜過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腫,量宜稍大,且須濃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發(fā)汗之力較強,表虛有汗及暑熱證當忌用。

  荊芥

  來源: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荊芥的地上部分。生用、炒黃或炒炭。

  【藥性】:辛,微溫。

  【功用】:風解表、透疹止癢、風消瘡止血。

  1.風解表,用治:外感表證。

  微溫不烈,藥性和緩,為發(fā)散風寒藥中藥性最為平和之品。對于外感表證,無論風寒、風熱或寒熱不明顯者,均可廣泛使用。

  (1)風寒表證:荊防敗毒散;

  (2)風熱表證:銀翹散。

  2.透疹止癢,用治: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1)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暢:配伍蟬蛻、薄荷、牛蒡子等;

  (2)風疹瘙癢:配伍苦參、防風、白蒺藜等;

  3.風消瘡,用治: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1)偏于風寒者:+發(fā)散風寒的羌活、獨活、川芎;

  (2)偏于風熱者:+辛涼解表藥銀花、連翹、 柴胡

  4.止血,用治:吐衄下血等多種出血證。

  (1)炒炭,性味變?yōu)榭酀胶,長于理血止血;

  (2)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配伍生地黃、白茅根、側柏葉等藥;

  (3)血熱便血、痔血:配伍涼血止血的地榆、槐花、黃芩炭等藥;

  (4)婦女崩漏下血: 配伍棕櫚炭、蓮房炭等固崩止血藥。

  【用法用量】:煎服,5~10g,不宜久煎。發(fā)表透疹消瘡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荊芥穗更長于祛風。

  防風

  【藥性】:辛、甘,微溫。

  【功用】:風解表、祛風止癢、勝濕止痛、風止痙。

  1.風解表,用治:外感表證。

  (1)風寒表證:荊防敗毒散;

  (2)外感風濕:羌活勝濕湯;

  (3)風熱表證:配伍薄荷、蟬蛻、連翹等;

  (4)風熱壅盛,表里俱實:防風通圣散;

  (5)衛(wèi)氣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者:玉屏風散;

  2.祛風止癢,用治:風疹瘙癢。可治療多種皮膚病,尤以風邪所致之癮疹瘙癢較常用。

  (1)風寒者,配伍發(fā)散風寒藥麻黃等;

  (2)風熱者,配伍疏散風熱的薄荷等;

  (3)濕熱者,配伍清熱除濕的土茯苓;

  (4)血虛風燥者,配伍養(yǎng)血的當歸等;

  (5)兼里實熱結者,配伍瀉下通便、清熱瀉火藥:防風通圣散。

  3.勝濕止痛,用治:風濕痹痛。

  (1)風寒濕痹:蠲痹湯

  (2)風寒濕邪郁而化熱,成熱痹:配伍薏苡仁、地龍、烏梢蛇等藥。

  4.風止痙,用治:破傷風證。

  風毒內侵,引動內風而致的破傷風證:玉真散。

  5.疏肝理脾(+升清燥濕之性),用治:

  (1)脾虛濕盛,清陽不升所致的泄瀉:升陽益胃湯;

  (2)土虛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瀉而痛:痛瀉要方;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使用注意】:本品藥性偏溫,陰血虧虛、熱病動風者不宜使用。

  羌活

  【藥性】:辛、苦,溫。

  【功用】:發(fā)散風寒、勝濕止痛、風寒、風濕所致的頭風痛

  1.發(fā)散風寒,用治: 風寒表證。

  (1)外感風寒夾濕,尤為適宜:九味羌活湯;

  (2)風濕在表,一身盡痛者:羌活勝濕湯;

  2.勝濕止痛,用治:風寒濕痹。

  (1)善入足太陽膀胱經(jīng),以除頭項肩背之痛見長,故上半身風寒濕痹、肩背肢節(jié)疼痛者尤為多用:蠲痹湯

  (2)風寒、風濕所致的頭風痛:羌活芎藁湯;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溫燥之性較烈,故陰血虧虛者慎用。用量過多,易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服。

  藁本

  【藥性】:辛,溫。

  【功用】:風散寒、勝濕止痛。

  1.風散寒,用治:風寒表證,巔頂疼痛。

  太陽風寒,循經(jīng)上犯,見頭痛、巔頂痛甚者:

  與羌活、蒼術、川芎等祛風濕、止痛藥同用;

  2.勝濕止痛,用治:風寒濕痹。

  風濕相搏,一身盡痛:羌活勝濕湯。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香燥,凡陰血虧虛、肝陽上亢、火熱內盛之頭痛者忌服。

123
糾錯評論責編:hanbing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examw.cn

  • 2016年環(huán)球網(wǎng)校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單科基礎強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環(huán)球網(wǎng)校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班次報名
    ¥200.00
  • 2016年環(huán)球網(wǎng)校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精品套餐報名
    ¥650.00
  • 2016年環(huán)球網(wǎng)校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單科基礎強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環(huán)球網(wǎng)校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全科輔導班報名
    ¥200.00
  • 1
  • 2
  • 3
  • 4
  • 5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考試題庫
临安市| 长垣县| 尤溪县| 山丹县| 石屏县| 内黄县| 白水县| 左贡县| 丹江口市| 滁州市| 名山县| 庐江县| 曲沃县| 琼海市| 长春市| 繁昌县| 惠安县| 南昌县| 德格县| 兰州市| 通渭县| 屏东县| 岑巩县| 怀化市| 池州市| 马鞍山市| 开鲁县| 乳源| 长沙县| 永安市| 金秀| 高密市| 盘山县| 崇州市| 邢台市| 江都市| 始兴县| 什邡市| 平凉市| 葵青区|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