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五味
1.五味的概念:
指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還有淡味和澀味。
淡附于甘,澀附于酸,故習(xí)稱五味。
2.五味的作用及意義:
(1) 辛味:(氣虛、多汗、出血、陰虛陽亢等慎用)
能散發(fā)散表邪-治療表證;
能行行血-治療血瘀證;行氣-治療氣滯證
芳香化濕-治療濕阻中焦證;芳香開竅-治療神昏竅閉證;芳香辟穢
(2)甘味:(部分味甘質(zhì)膩的藥物易助濕滿中,脾虛濕困者宜慎用)
能補-補益-治療虛證。 能緩-緩急止痛-治療拘攣疼痛證。
能和-和中-治療脾胃不和證; 調(diào)和藥性-協(xié)調(diào)藥性、緩和藥性
部分甘味藥還能解藥、食物中毒。
(3) 苦味:能泄、能燥(陰虛、氣虛、氣陷者慎用)
通泄-通利小便-治療小便不利之證;通泄大便-治療大便秘結(jié)等證
降泄-降泄胃氣-治胃氣上逆之嘔吐;降泄肺氣-治肺氣上逆之咳喘;
清泄-清泄熱邪-治熱證
燥-燥濕-治水濕病證-寒濕證(苦溫)濕熱證(苦寒)
苦能堅陰
(4) 酸味:(有實邪者慎用)
能收-收斂-收斂固澀-治療滑脫病證;能澀-固澀
如用于體虛多汗,肺虛久咳, 久瀉久痢,遺精、滑精、尿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