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刺灸法
第一節(jié) 毫針消毒
針刺前的消毒范圍應包括:針具器械、醫(yī)者的雙手、病人的施術(shù)部位、治療室用具等。
1.針具器械消毒:針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壓蒸氣滅菌法為佳。
(1)高壓蒸氣滅菌法 將毫針等針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閉的高壓蒸氣鍋內(nèi)滅菌。一般在1~1.4kg/厘米2的壓力,115~123℃的高溫下,保持30分鐘以上,可達到消毒滅菌的要求。
(2)藥液浸泡消毒法 將針具放入75%乙醇內(nèi)浸泡30~60分鐘,取出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也可置于器械消毒液內(nèi)浸泡,如“84”消毒液,可按規(guī)定濃度和時間進行浸泡消毒。直接和毫針接觸的針盤、針管、針盒、鑷子等,可用戊二醛溶液(保爾康)浸泡10~20分鐘,達到消毒目的時才能使用。經(jīng)過消毒的毫針,必須放在消毒過的針盤內(nèi),并用消毒布或消毒紗布遮蓋好。
(3)煮沸消毒法 將毫針等器具用紗布包扎后,放在盛有清水的消毒煮鍋內(nèi),進行煮沸。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分鐘,亦可達到消毒目的。但煮沸消毒法對鋒利的金屬器械,易使鋒刃變鈍。如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鈉使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點至120℃,具有降低沸水對器械的腐蝕作用。
已消毒的毫針,應用時只能一針一穴。消毒毫針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復使用。
2.醫(yī)者手指消毒:在針刺前,醫(yī)者應先用肥皂水將手洗刷干凈,待干再用75%乙醇棉球擦試后,方可持針操作。持針施術(shù)時,醫(yī)者應盡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觸針身,如某些刺激需要觸及針身時,必須用消毒干棉球作隔物,以確保針身無菌。
3.針刺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針刺的穴位皮膚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脫碘。擦拭時應從腧穴部位的中心點向外繞圈消毒。當穴位皮膚消毒后,切忌接觸污物,保持潔凈,防止重新污染。
4.治療室內(nèi)的消毒:針灸治療室內(nèi)的消毒,包括治療臺上的床墊、枕巾、毛毯、墊席等物品,要按時換洗涼曬,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墊布、墊紙、枕巾則再好。治療室也應定期消毒凈化,保持空氣流通,環(huán)境衛(wèi)生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