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jié) 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四神聰[主治] ①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癲癇;②目疾。
印堂 [主治] 頭痛、眩暈、鼻衄、鼻淵、小兒驚風(fēng)、失眠。
太陽 [主治] ①頭痛;②目疾;③面癱。
定喘 [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夾脊 [主治] 適應(yīng)范圍較廣,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療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療胃腸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療腰腹及下肢疾病。
胃脘下俞[主治] ①胃痛、腹痛、胸脅痛;②消渴。
腰眼 [主治] ① 腰痛;②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③虛勞。
十宣 [主治] ①昏迷;②癲癇;③高熱、咽喉腫痛。
八邪 [主治] ①手背腫痛、手指麻木;②煩熱、目痛;③毒蛇咬傷。
外勞宮[主治] ①落枕、手臂腫痛;②臍風(fēng)。
膝眼 [主治] ①膝痛、腿痛;②腳氣。
膽囊 [主治] ① 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②下肢痿痹。
闌尾 [主治] ①急慢性闌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內(nèi)踝尖[主治] ①牙痛、乳蛾;②小兒不語;③霍亂;④轉(zhuǎn)筋。
四神聰[定位] 在頂部,當(dāng)百會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印堂 [定位] 在額部,當(dāng)兩眉頭的中間。
太陽 [定位] 在顳部,當(dāng)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定喘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
夾脊 [定位] 在背腰部,當(dāng)?shù)?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兩側(cè),后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cè)17穴,左右共34穴。
胃脘下俞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腰眼 [定位] 在腰部,當(dāng)?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
十宣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八邪 [定位] 在手背側(cè),微握拳,第1至第5指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穴。
外勞宮[定位] 左手背側(cè),當(dāng)?shù)?、第3掌骨間,指掌關(guān)節(jié)后約0.5寸處(指寸)。
膝眼 [定位] 屈膝,在髕韌帶兩側(cè)凹陷處。在內(nèi)側(cè)的稱內(nèi)膝眼,在外側(cè)的稱外膝眼。
膽囊 [定位] 在小腿外側(cè)上部,當(dāng)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直下2寸。
闌尾 [定位] 在小腿前側(cè)上部,當(dāng)犢鼻下5寸,脛骨前緣旁開一橫指。
內(nèi)踝尖[定位] 在足內(nèi)側(cè)面,內(nèi)踝凸起處。
四神聰[操作] 平刺0.5~0.8寸;可灸。
印堂[操作] 提捏局部皮膚,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diǎn)刺出血;可灸。
太陽[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點(diǎn)刺出血;可灸。
定喘[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夾脊[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針叩刺;可灸。
胃脘下俞[操作] 斜刺0.3~0.5寸;可灸。
腰眼[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十宣[操作] 淺刺0.1~0.2寸,或點(diǎn)刺出血。
八邪[操作] 斜刺0.5~0.8寸,或點(diǎn)刺出血。
外勞宮[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膝眼[操作]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對側(cè)膝眼;可灸。
膽囊[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闌尾[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內(nèi)踝尖[操作] 常用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