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監(jiān)測治療與復蘇
一、A1型題
1.當懷疑病人心跳停止時,為迅速診斷,首先應該
A 捫脈搏
B 聽心音
C 捫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
D 測血壓
E 連接心電圖進行描記
2.診斷心跳驟停最迅速可靠的指標是
A 大血管波動消失
B 呼吸停止
C 瞳孔散大
D 血壓測不到
E 脈搏捫不清
3.心臟按摩時,外周動脈收縮壓不應低于KPa(mmHg)
A 5.3(40)
B 6.7(50)
C 8.0(60)
D 9.3(70)
E 10.6(80)
4.復蘇處理要分秒必爭,主要目的是
A 為迅速恢復腦的血液循環(huán)
B 使心臟迅速恢復跳動
C 使自發(fā)呼吸提早恢復
D 為減輕酸中毒
E 為保護腎功能
5.胸外心臟按摩時,手掌根部應按于
A 胸骨中下1/3交界處
B 胸骨下1/3處
C 心前區(qū)
D 胸骨中部
E 胸骨上中1/3交界處
6.一旦確診為心跳驟停,必須爭取在幾分鐘內(nèi)重建呼吸和循環(huán)
A 4~6min
B 6~8min
C 8~10min
D 10~12min
E 12~14min
7.胸外心臟按摩法的按壓部位應是
A 摸到左緣第4肋間
B 胸骨上中1/3交界處
C 胸骨中下1/3交界處
D 胸骨下1/3處
E 胸骨與劍突交界處
8.胸外電擊除顫時,電極板安置的位置應在
A 心尖區(qū)后胸壁
B 左第2肋間前胸壁,心尖區(qū)
C 左第2肋間前胸壁,心尖區(qū)后胸壁
D 右第2肋間前胸壁,心尖區(qū)或心尖區(qū)后胸壁
E 以上都可以
9.心跳驟停后,堿性藥物的用法中,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 動脈注射
B 靜脈注射
C 心內(nèi)注射,同時靜脈注射
D 每10分鐘靜脈1次
E 心內(nèi)注射,按摩過久可每10分鐘靜脈1次
10.心搏驟停后,進行胸外按摩時,腎上腺素的給藥途徑是
A 心內(nèi)注射
B 氣管內(nèi)注射
C 靜脈注射
D 動脈注射
E 鼻內(nèi)滴入
11.復蘇時作心內(nèi)注射,藥物一般注入
A 右心耳
B 右心室
C 右心房
D 左心室
E 左心房
12.鼻導管吸氧,氧流量為3L/min時,F(xiàn)iΟ2是
A 0.24
B 0.28
C 0.32
D 0.36
E 0.40
13.機械通氣治療的適應癥是
A 心肺復蘇后期治療
B 通氣功能不全或衰竭
C 換氣功能衰竭
D 呼吸機械功能失調(diào)或喪失
E 以上都是
14.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CVP增高而血壓正常,提示
A 血容量不足
B 容量血管收縮
C 學容量輕度不足
D 心功能不全
E 心輸出量過低
15.口對口人工呼吸時,PaΟ2可達到
A 40mmHg
B 50mmHg
C 60mmHg
D 80mmHg
E 70mmHg
16.胸外心臟擠壓,正確操作是,動脈壓可達
A 40~60mmHg
B 60~70mmHg
C 70~80mmHg
D 80~100mmHg
E 100mmHg
17.心跳停止后,在多長時間內(nèi)必須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huán)
A 4~6分鐘
B 6~8分鐘
C 8~9分鐘
D 9~10分鐘
E 10~12分鐘
18.胸外心臟擠壓時,應使胸骨下陷
A 2~3cm
B 3~4cm
C 4~5cm
D 5~6cm
E ﹥6cm
19.CO↓,SVR↑,CVP/PCWP↓見于
A 低血容量休克
B 心源性休克
C 感染性休克
D 神經(jīng)性休克
E 過敏性休克
20.CO↓,SVR↑,CVP/PCWP↑見于
A 低血容量休克
B 心源性休克
C 感染性休克
D 神經(jīng)性休克
E 過敏性休克
21.兩人進行心肺復蘇,一人做人工呼吸,另一人做心臟擠壓,其比例是
A 4次心臟擠壓,1次人工呼吸
B 5次心臟擠壓,1次人工呼吸
C 8次心臟擠壓,1次人工呼吸
D 10次心臟擠壓,1次人工呼吸
E 15次心臟擠壓,1次人工呼吸
22.腦復蘇是時,為防止腦組織發(fā)生不可逆損失,腦循環(huán)血量最低應保持在
A 25%
B 20%
C 15%
D 10%
E 5%
23.防治室性早搏或陣發(fā)性心動過速的首選藥物
A 利多卡因
B 碳酸氫鈉
C 阿托品
D 氯化鈣
E 溴芐胺
24.成人胸外心臟除顫采用
A 5~50瓦秒電能
B 21~80瓦秒電能
C 200瓦秒電能
D 2瓦秒/kg
E 500瓦秒電能
25.治療高血鉀引起的心跳停止
A 阿托品
B 腎上腺素
C 溴芐胺
D 氯化鈣
E 氯化鉀
二、A2型題
26.心跳驟停緊急處理原則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迅速開始人工呼吸
B 待心電圖確診后開始心臟按摩
C 立即開放靜脈輸液通路
D 心內(nèi)注射加強心肌張力等藥物
E 準備好電擊除顫
27.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操作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頭極度后仰,托起下頜
B 吹氣要看到胸廓抬起
C 吹氣次數(shù)不<20次/min
D 吹氣時向后壓環(huán)狀軟骨
E 吹氣時捏閉鼻孔
28.預防心跳驟停的原則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術(shù)前重視全面準備
B 術(shù)中密切監(jiān)測生理變化,避免麻醉藥過量
C 術(shù)中嚴防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
D 術(shù)中補足失血、失液,糾正水、電解質(zhì)失衡
E 術(shù)中應用強心藥,升壓藥
29.衡量胸外心臟按摩有效的標志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摸到頸或股動脈搏動
B 口唇紫紺逐漸減輕
C 收縮壓在10.6KPa(80mmHg)以上
D 散大瞳孔開始縮小
E 偶而出現(xiàn)自主呼吸動作
30.心內(nèi)注藥的操作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暫停人工呼吸、心臟按摩
B 經(jīng)左第4肋間隙穿刺
C 穿刺點在胸骨左緣旁開1.5cm處垂直刺入
D 必須先抽的回血后才注藥
E 心內(nèi)注藥后,要立即恢復心臟按摩
31.關(guān)于心臟復跳后低溫療法,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頭部重點降溫
B 盡早開始降溫
C 直腸溫度降至32℃,維持24小時后復溫
D 控制寒戰(zhàn)及抽搐
E 嚴格控制輸液量
32.胸外心臟按摩操作方法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臥硬板床
B 按壓胸骨中下1/3處
C 向脊柱方向下壓,使胸骨下陷3~4cm
D 按壓次數(shù)承認每分鐘70次,小兒每分鐘100次
E 可用于任何情況下
三、A3和A4型題
33.心跳復蘇后,最容易出現(xiàn)的繼發(fā)性病理改變是
A 心肌缺氧性損傷
B 肺水腫
C 腦缺氧性損傷
D 肝小葉中心壞死
E 腎小管壞死
34.循環(huán)驟停時,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缺氧最敏感的是
A 大腦皮質(zhì)
B 脊髓
C 延髓呼吸中樞
D 皮質(zhì)下中樞
E 血管運動中樞
35.心臟復跳開始施行脫水療法的最佳時機是
A 復跳后立即開始
B 復跳后12小時開始
C 與低溫療法同時開始
D 待血壓平衡后開始
E 尿量﹤20ml/ h開始
四、B型題
(36-40共用備選答案)
A 阿托品
B 腎上腺素
C 利多卡因
D 碳酸氫鈉
E 甘露醇
26.心臟復蘇時一般首選
27.處理心動過緩用
28.腦脫水治療用
29.處理心室顫動用
30.減輕缺氧造成的酸中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