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題
1、局部組織、器官內(nèi)動脈血輸入量增多的狀態(tài)稱
A、生理性充血 B、出血 C、動脈性充血 D、靜脈性充血 E、病理性充血
試題來源:【2016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
|
2、大量放腹水后,腹腔細動脈反射性擴張而致的充血稱
A、生理性充血 B、炎性充血 C、減壓后充血 D、靜脈性充血 E、急性充血
3、淤血組織或器官的主要病變是
A、體積增大,顏色暗紅,切面濕潤,溫度降低
B、體積增大,顏色鮮紅,切面干燥,溫度升高
C、體積增大,顏色蒼白,切面濕潤,溫度降低
D、體積縮小,顏色暗紅,切面濕潤,溫度降低
E、體積增大,顏色蒼白,切面干燥,溫度升高
4、心力衰竭細胞是指左心衰竭時出現(xiàn)的
A、含脂褐色的心肌細胞 B、脂肪變性的心肌細胞 C、含有黑色素的巨噬細胞
D、含有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 E、含有塵埃的巨噬細胞
5、出血是指
A、血管破裂后血液成分外出 D、血液從心臟、血管內(nèi)流出到體外
B、血漿成分從心臟、血管內(nèi)外 E、血液從心臟、血管內(nèi)進入到組織間隙
C、血液從心臟、血管內(nèi)外出
6、左心衰引起淤血的器官是
A、肺 D、下肢 B、肝 E、胃腸道 C、脾
7、檳榔肝的形成是因為
A、肝脂變和肝竇淤血交互存在 D、肝細胞壞死和肝脂變交互存在
B、結締組織增生和肝脂變交互存在 E、肝細胞壞死和增生交互存在
C、肝淤血和出血交互存在
8、構成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白細胞 B、纖維蛋白 C、血小板 D、紅細胞 E、纖維組織
9、構成微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纖維蛋白 B、血小板 C、白細胞 D、紅細胞 E、微生物
10、血栓形成是指
A、在活體心血管內(nèi),血小板聚集成固體質塊的過程 B、血栓脫落后引起栓塞的現(xiàn)象
C、血管破裂后形成的血凝塊 D、在活體心血管內(nèi),有固體質塊物
E、在活體心血管內(nèi),血液成分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
11、延續(xù)性血栓形成的順序為
A、白色血栓紅色血栓混合血栓 D、混合血栓紅色血栓白色血栓
B、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紅色血栓 E、混合血栓白色血栓紅色血栓
C、紅色血栓混合血栓白色血栓
12、血栓被肉芽組織取代的過程稱
A、血栓吸收 B、血栓愈合 C、血栓再通 D、血栓軟化 E、血栓機化
13、血栓形成的第一步是
A、組織因子激活 B、TXA2釋放 C、血小板粘附、聚集 D、X因子激活 E、纖維蛋白原激活
14、最常見的栓塞類型是
A、血栓栓塞 B、氣體栓塞 C、脂肪栓塞 D、羊水栓塞 E、瘤細胞栓塞
15、股靜脈血栓脫落后最終栓塞在
A、肺動脈 B、下肢靜脈 C、腎動脈 D、腸系膜動脈 E、腦內(nèi)初脈
16、來自門脈系的栓子常栓塞在
A、肝動脈 B、肝內(nèi)門靜脈分支 C、肝靜脈 D、腸系膜靜脈 E、脾靜脈
17、引起腦、心肌梗死最常見的原因是
A、血栓形成 B、動脈血栓栓塞 C、動脈受壓 D、動脈痙攣 E、靜脈血栓形成
18、出血性梗死常發(fā)生于
A、腦、肺 B、腸、脾 C、腎、心臟 D、腸、肺 E、心臟、肺
19、梗死灶的形狀為錐形,主要取決于
A、梗死灶的大小 B、梗死灶內(nèi)的含血量 C、該器官的血管分布 D、該器官的組織結構
E、梗死的時間
20、貧血性梗死常發(fā)生于
A、脾、腎、心臟 B、肺、腸、腦 C、脾、腸、肺 D、腦、肺、心臟 E、腸、腦、心臟
21、梗死后最易發(fā)生液化的器官是
A、腦 B、腸 C、腎 D、心肌 E、脾
22、心肌梗死灶的形狀常為
A、錐體形 B、節(jié)段性 C、不規(guī)則形 D、楔形 E、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