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球濾過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由腎小球清除某一物質所相當含該數量物質的血漿毫升數,是評價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正常成人為80-120ml min左右,是指單位時間(通常為1min)內兩腎生成濾液的量。下面是2020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二試備考: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原因。
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原因1、有效濾過壓
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壓)
(1)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
動脈血壓變動于80mmHg~180mmHg時,通過腎臟的自身調節(jié),腎血流量保持不變,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也維持恒定,所以腎小球濾過率基本不變。但當動脈血壓低于80mmHg時,隨著血壓的降低,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也相應逐漸撼少,使有效峰過壓降低.率過率下降,這將引起少尿。當血壓低于40mmHg時,濾過壓降低至零,腎小球無濾過作用,發(fā)生無尿。休克時患者出現少尿和無尿主要就是源于這個因素。
(2)血漿膠體滲透壓 血漿膠體滲透壓取決于血漿蛋白濃度,血漿蛋白減少其膠體滲透壓下降,有效濾過壓增加,濾過率升高。生理實驗中給動物快速大量靜脈注射生理鹽水引起的尿量增多,原因之—就是因血漿稀釋膠體滲透壓降低所致。
(3)腎小囊內壓 它的升高會引起有效濾過壓降低。但在生理狀態(tài)下,原尿不斷生成.可以及時經腎小管流走,囊內壓保持恒定。如果尿路發(fā)生阻塞(可見于結石或腫瘤),腎小囊內液體流出不暢,導致囊內壓升高,有效墟過壓下降,濾過率將減少。
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原因2、濾過膜的面積和通透性
生理情況下濾過膜的通透性和面積都是不變的,但在病理狀態(tài)時二者的變化會引起尿液性質和尿量的異常。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