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生理
妊娠概念
妊娠是胚胎和胎兒在母體內發(fā)育成長的過程,從成熟卵子受精開始到胎兒及其附屬物自母體排出終止,全程約38周(266日)。
受精與著床
一、受精
二、受精卵的發(fā)育、輸送與著床
著床的過程和條件(了解):
受精卵著床需經過定位、黏附和侵入3個階段。
著床必須具備的條件:
①透明帶消失;
、谂吲菁毎甜B(yǎng)細胞分化出合體滋養(yǎng)細胞;
③胚泡和子宮內膜同步發(fā)育并相互配合;
、茉袐D體內有足量的孕酮;
⑤子宮出現(xiàn)允許受精卵著床的窗口期。
此外,受精后24小時受精卵產生早孕因子,能抑制母體淋巴細胞活性,防止囊胚被母體排斥。
受精后子宮內膜的變化——蛻膜變
晚期囊胚在宮腔內著床的時間是在受精后
A.第2~3天
B.第4~5天
C.第6~7天
D.第8~9天
E.第10~11天
【答案】C
胎兒發(fā)育及生理特點
一胎兒發(fā)育分期
胚胎 受精后8周的人胚稱胚胎,是其主要器官結構完成分化時期。
胎兒 受精后9周起稱胎兒,是其各器官進一步發(fā)育漸趨成熟時期。
妊娠時間 通常以孕婦末次月經第1日計算,妊娠全過程約280日,以4周(28日)為一個妊娠月,共10個妊娠月。
二胎兒生理特點
、傺h(huán)系統(tǒng) 胎兒的營養(yǎng)供給和代謝產物排出,均需經胎盤臍血管由母體完成。
﹡臍靜脈一條和臍動脈兩條。
﹡動脈導管生后閉鎖為動脈韌帶。
﹡卵圓孔生后多在生后6個月完全閉鎖。
﹡胎兒體內無純動脈血,而是動靜脈混合血,且分配不均勻。
進入肝、心、頭部及上肢的血液,含氧量較高及營養(yǎng)較豐富以適應需要。注入肺及身體下半部的血液,含氧量及營養(yǎng)較少。
臍靜脈里流的是動脈血
臍動脈里流的是靜脈血
、谘合到y(tǒng)
﹡紅細胞生成:妊娠32周以后的早產兒及妊娠足月兒的紅細胞數(shù)均增多,約為6.0×1012/L。
﹡血紅蛋白生成:妊娠前半期均為胎兒血紅蛋白,妊娠最后4~6周,成人血紅蛋白增多,至臨產時胎兒血紅蛋白僅占25%。
﹡白細胞生成:妊娠12周胸腺、脾產生淋巴細胞,妊娠足月時白細胞計數(shù)達(15~20)×109/L。
、酆粑到y(tǒng)
B型超聲于妊娠11周可見胎兒胸壁運動,妊娠16周出現(xiàn)能使羊水進出呼吸道的呼吸運動,每分鐘30~70次。胎兒窘迫時出現(xiàn)大喘息樣呼吸運動。
④消化系統(tǒng)
﹡胃腸道:妊娠11周小腸有蠕動,妊娠16周胃腸道功能基本建立,胎兒能吞咽羊水,吸收水分、氨基酸、葡萄糖及其他可溶性營養(yǎng)物質。
﹡肝:胎兒肝內缺乏許多酶,不能結合因紅細胞破壞產生的大量游離膽紅素;少部分在肝內的結合膽紅素,經膽道排入小腸氧化成膽綠素。膽綠素降解產物導致胎糞呈黑綠色。
、菝谀蛳到y(tǒng)
妊娠11~14周胎兒腎有排尿功能。妊娠14周胎兒膀胱內有尿液。通過胎兒排尿參與羊水循環(huán)。
、迌确置谙到y(tǒng)
胎兒甲狀腺于妊娠第6周開始發(fā)育,12周可合成甲狀腺激素,是最早發(fā)育的內分泌腺。
、呱诚到y(tǒng)及性腺分化發(fā)育
男性胎兒睪丸于臨產前降至陰囊內。
胎兒附屬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胎兒附屬物是指胎兒以外的組織,包括胎盤、胎膜、臍帶和羊水。
一、胎盤
1.胎盤的構成:
羊膜、葉狀絨毛膜、底蛻膜構成
2.胎盤功能
(1)氣體交換
(2)營養(yǎng)物質供應
(3)排出胎兒代謝產物
(4)防御功能
(6)免疫功能
1)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分泌特點:妊娠8~10周血清濃度達最高峰,持續(xù)約10日迅速下降,至妊娠中晚期僅為峰值的10%。持續(xù)至分娩,約于產后2周內消失。
臨床意義:應用β-hCG抗血清測定母體血清β-hCG,最早能在受精后第7日的孕婦血清和尿中測出。
作用:
→維持妊娠黃體壽命;
→促進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刺激孕酮形成;
→抑制植物凝集素對淋巴細胞的刺激作用;
→刺激胎兒睪丸分泌睪酮;
→與母體甲狀腺細胞TSH受體結合,刺激甲狀腺活性。
2)人胎盤生乳素
分泌特點:妊娠5~6周用放射免疫測定法在母血中測出,隨妊娠進展和胎盤逐漸增大,其分泌量逐漸增加,至妊娠34~36周達高峰并維持至分娩,產后迅速下降,產后7小時即檢測不到。
臨床意義:妊娠中晚期反映胎盤功能。
作用:
→HPL有促進蛋白質、糖原合成,促進胎兒生長;
→促進乳腺腺泡發(fā)育,為產后泌乳做準備;
→抑制母體對胎兒的排斥;
→促進胰島素生成等作用。
3)雌激素:
分泌特點:早期主要由黃體產生,于妊娠10周后主要由胎兒-胎盤單位合成。妊娠末期雌三醇值為非孕婦女的1000倍,雌二醇及雌酮為非孕婦女的100倍。
臨床意義:測定孕婦血或尿中雌三醇水平、E/C比值,可反映胎盤功能。
4)孕激素:
分泌特點:早期由卵巢妊娠黃體產生,自妊娠8~10周后,胎盤合體滋養(yǎng)細胞是產生孕激素的主要來源。隨妊娠進展,母體血中孕酮值逐漸增高。
作用:維持妊娠。與雌激素協(xié)同作用,對子宮內膜、子宮肌層、乳腺的變化起重要作用。
二、胎膜
1.胎膜的構成:胎膜由絨毛膜和羊膜組成。胎膜外層為平滑絨毛膜,胎膜內層為羊膜。
2.胎膜的功能:胎膜在分娩發(fā)動有一定作用。
三、臍帶
1.臍帶的構成:妊娠足月胎兒的臍帶長30~100cm,平均約 55cm,直徑0.8~2.O㎝。一靜兩動。
2.臍帶的功能:血管周圍為華通膠,有保護臍血管的作用。胎兒通過臍帶血循環(huán)與母體進行營養(yǎng)和代謝物質的交換。
四、羊水
1.羊水的來源 妊娠早期羊水主要來自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兒尿液成為羊水的主要來源。
2.羊水的吸收 50%由胎膜完成,胎兒吞咽羊水,每24小時約500~700ml。另外,臍帶、胎兒角化前皮膚也有吸收少量羊水的功能。
3.羊水量 妊娠8周5~10ml,妊娠10周約30ml,妊娠20周約400ml,妊娠38周約1000ml,妊娠40周約800ml。
4.羊水的功能:
(1)保護胎兒:壓力均勻分布,避免胎兒局部受壓、保持羊膜腔內恒溫。
(2)保護母體:減少胎動的不適感;臨產后前羊水囊借助楔形水壓擴張宮口及陰道;破膜后羊水滑潤和沖洗陰道減少感染。
正常妊娠38周時的羊水量約為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200ml
E.1500ml
【答案】C
在妊娠期間,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泌量達高峰的時期是
A.妊娠5~7周
B.妊娠8~10周
C.妊娠11~13周
D.妊娠14~16周
E.妊娠17~19周
【答案】B
孕婦尿中與胎兒胎盤功能關系密切的激素
A.雌酮
B.孕酮
C.睪酮
D.雌二醇
E.雌三醇
【答案】E
妊娠期母體變化
(一)生殖系統(tǒng)的變化
1.子宮——逐漸增大變軟,12周末可于恥骨聯(lián)合上緣摸到增大的子宮。妊娠晚期呈輕度右旋位。
子宮峽部——非孕時長約1cm,臨產后伸展至7~10cm,成為軟產道一部分,此時稱子宮下段。
宮頸——妊娠早期宮頸黏膜充血及組織水腫,致使肥大、變軟、呈紫藍色。
宮頸黏液——分泌增多,形成黏稠黏液栓,有保護宮腔免受外來感染侵襲的作用。接近臨產時,宮頸管變短并擴張。
Braxton Hicks收縮——自妊娠12~14周起,子宮出現(xiàn)不規(guī)律無痛性收縮,腹部檢查時可以觸知,孕婦有時也能感覺到。特點為宮縮稀發(fā)、不規(guī)律和不對稱,無疼痛感覺。
2.卵巢 略增大,一側卵巢可見妊娠黃體,妊娠黃體于妊娠10周前產生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維持妊娠繼續(xù)。黃體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盤完全取代。
3.輸卵管
4.陰道 黏膜變軟,水腫充血呈紫藍色;皺襞增多,伸展性增加;陰道脫落細胞及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糊狀;陰道上皮細胞含糖原增加,乳酸含量增多,使陰道pH值降低,不利于致病菌生長,有利于防止感染。
5.外陰
(二)乳房
增大著色、蒙氏結節(jié)、初乳
機制:
雌激素刺激乳腺腺管發(fā)育;
孕激素刺激乳腺腺泡發(fā)育;
還需垂體催乳激素、人胎盤生乳素、胰島素、皮質醇、甲狀腺素等的參與。
關于妊娠期母體乳房的變化,正確的是
A.妊娠晚期開始乳汁分泌
B.大量雌激素刺激乳腺腺泡發(fā)育
C.大量孕激素刺激乳腺腺管發(fā)育
D.初乳為白色濃稠液體
E.乳頭增大變黑、乳暈顏色加深
【答案】E
(三)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變化
1.心臟 妊娠后期因膈肌升高,心臟向左、上、前方移位。心臟容量至妊娠末期約增加10%, 心率于妊娠晚期休息時每分鐘增加10~15次。可聞及收縮期柔和吹風樣雜音。
2.心排出量 心排出量自妊娠10周逐漸增加 ,至妊娠32~34周達高峰 。臨產后在第二產程心排出量顯著增加。
3.血壓 在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壓偏低,在妊娠晚期血壓輕度升高。一般收縮壓無變化,舒張壓輕度降低,使脈壓稍增大。
4.靜脈壓 妊娠對上肢靜脈壓無影響。由于下肢、外陰及直腸靜脈壓增高,加之妊娠期靜脈壁擴張,孕婦易發(fā)生下肢、外陰靜脈曲張和痔。
(四)血液系統(tǒng)的變化
1.血容量 循環(huán)血容量于妊娠6~8周開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達高峰,增加40%~45%,維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血漿增加多于紅細胞增加,出現(xiàn)血液稀釋。
2.血液成分
(1)紅細胞
妊娠期骨髓不斷產生紅細胞,網織紅細胞輕度增多。血細胞比容降至0.31~0.34。
容易缺鐵,應在妊娠中晚期開始補充鐵劑,以防血紅蛋白值明顯降低。
(2)白細胞:從妊娠7~8周開始輕度增加,至妊娠30周達高峰,主要為中性粒細胞增多。
(3)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
纖維蛋白原增至4.5g/L;纖溶活性降低;血沉加快。
(4)血漿蛋白:妊娠早期開始降低,主要是白蛋白減少,以后持續(xù)此水平直至分娩。
(五)呼吸系統(tǒng)的變化
妊娠期間膈肌上升4cm,肺活量無明顯變化,潮氣量增加39%,每分鐘通氣量增加40%,以適應孕婦因耗氧量的增加而對氧的需求。
(六)泌尿系統(tǒng)的變化
腎臟負擔加重。腎血漿流量比非孕時增加35%,腎小球濾過率增加50%。由于腎小管對葡萄糖再吸收能力未相應增加,孕婦飯后可能出現(xiàn)糖尿,應注意與真性糖尿病相鑒別。
受孕激素影響,泌尿系統(tǒng)平滑肌張力降低。自妊娠中期,腎盂及輸尿管輕度擴張,輸尿管增粗及蠕動減弱,尿流緩慢,且右側輸尿管受右旋子宮壓迫,致使輸尿管有尿液逆流現(xiàn)象,孕婦易患急性右側腎盂腎炎。
(七)消化系統(tǒng)的變化
大量雌激素影響,齒齦易肥厚、出血。胃腸道受孕激素影響,易腹脹、“燒心”、便秘等,膽囊排空時間延長,易并發(fā)膽囊炎。
(八)內分泌變化
腺垂體增大1~2倍;甲狀腺略增大,但并無甲亢的表現(xiàn)。
(九)新陳代謝的變化
1.基礎代謝率 早期稍下降,中期后逐漸增高,晚期可增高15%~20%。
2.體重 早期無明顯變化,妊娠13周后逐漸增加,孕前體質指數(shù)正常的婦女,妊娠足月時體重平均增加12.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