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jié) 性周期的調控
一、卵巢的發(fā)育、結構與功能
卵巢具有排卵與產生激素兩種功能。青春期垂體產生FSH的作用卵巢內每個月有原始卵泡逐漸發(fā)育。生育年齡婦女一般每個月只有一個卵泡發(fā)育成熟而排卵。卵巢周期性變化可分為卵泡成熟期、排卵期及黃體期。醫(yī)學.全.在線.網.站.提供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于子宮內膜,使其發(fā)生周期性變化。
大量雌激素→下丘腦分泌FSH-RH(負反饋);同時雌激素→下丘腦分泌LH-RH(正反饋)。大量孕激素→LH-RH呈抑制作用(負反饋)。下丘腦→卵巢釋放激素↓→垂體的促性腺激素(GTH)↓,黃體失去GTH的支持而萎縮,產生的兩種卵巢激素↓。內膜失去卵巢性激素的支持→萎縮、壞死、出血、剝脫→月經來潮。
二、丘腦的神經內分泌調節(jié)
下丘腦:分泌卵泡刺激素釋放激素(FSH-RH)與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LH-RH),通過下丘腦與腦垂體之間的門靜脈系統進入腦垂體前葉,腦垂體在其作用下,釋放卵泡刺激素(FSH)與黃體生成激素(LH)。
三、垂體前葉對卵巢功能的調節(jié)
1.垂體分泌FSH與LH。
FSH在整個月經周期中都有產生。
排卵前1~2日水平最高,形成高峰,刺激卵泡排卵,促使排卵后的卵泡變成黃體,并產生孕激素與雌激素。
2.腺垂體分泌催乳激素(PRL),與刺激泌乳有關激素。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宮肌 子宮收縮力增強 松弛
催產素敏感增高 降低
子宮內膜 增生 轉化分泌期
宮頸口 松弛 閉合
粘液分泌增加 減少
質稀薄 變稠
易拉絲 拉絲減少
輸卵管 加強輸卵管收縮 抑制輸卵管收縮振幅
陰道上皮 增生和角化 細胞脫落加快
乳腺管 增生 乳腺腺泡發(fā)育
乳頭、乳暈著色
卵泡發(fā)育 必需
卵巢積儲膽固醇
下丘腦 正負反饋調節(jié) 負反饋
鈉、水 潴留 排泄
鈣 促骨鈣沉積
體溫 排卵后升高0.3~0.5℃,
(1)雌激素:兩個高峰
A.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減少。
B.在排卵后7~8日黃體成熟時,形成第二高峰。峰值低于第一高峰,較平坦。
(2)孕激素:排卵后7~8日黃體成熟時,分泌量達最高峰,以后逐漸下降,到月經來潮時恢復排卵前水平。
(3)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協同和拮抗作用
協同作用:雌激素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發(fā)育,而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促使它們發(fā)育,為妊娠準備條件;
拮抗作用:在子宮的收縮、輸卵管的蠕動、宮頸粘液的變化、陰道上皮細胞角化和脫落以及鈉水潴留與排泄等。
(4)雄激素
卵巢分泌少量睪酮,是合成雌激素的前體。
維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
能促進陰毛和腋毛的生長。
少女在青春期生長迅速,也有雄激素的影響。
練習題:
1.月經周期的長短取決于下列何項因素(A)
A.增生期的長短 B.分泌期的長短 C.經期的長短 D.黃體的壽命 E.黃體退化成白體
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下述何項是正確的(D)
A.使子宮肌肉對催產素的敏感性增強 B.使陰道上皮角化,糖原增加
C.單獨使子宮內膜呈分泌期變化 D.使宮頸口閉和,黏液減少變稠,拉絲度減少 E.促進骨鈣的沉積
3.正確月經來潮是由于(A)
A.體內雌孕激素撤退性出血 B.體內雌激素撤退性出血 C.體內孕激素突破性出血
D.體內雌孕激素突破性出血 E.體內孕激素撤退性出血
4.女,26歲。結婚3年未孕,月經周期規(guī)則正常,作宮頸黏液涂片檢查,見大量橢圓體結晶呈高度影響,此時下列何項為相應的子宮內膜表現(B)
A.增生期圖象 B.分泌期圖象 C.萎縮圖象 D.分泌早期圖象 E.增生過長圖象
5.女,50歲。月經周期紊亂兩年,現停經40天,基礎體溫單項,宮頸黏液羊齒狀結晶呈高度影響,此時下列何項為相應的子宮內膜表現(E)
A.增生期圖象 B.分泌期圖象 C.萎縮圖象 D.分泌早期圖象 E.增生過長圖象
6.卵泡刺激素(FSH)來源于(D)
A.卵巢 B.子宮 C.丘腦下部 D.垂體 E.腎上腺素
7.下列各項表述,哪些是錯誤的(B)
A.絕經后婦女卵巢功能衰退,體內無雌激素 B.孕激素是雄激素的前身物質
C.卵巢只分泌雌、孕激素 D.甾體激素不稱為類固醇 E.女性有月經來潮即說明有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