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jié)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甲狀腺毒癥(thyrotoxicosis)是指血循環(huán)中甲狀腺激素過多,引起以神經(jīng)、循環(huán)、消化等系統(tǒng)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根據(jù)甲狀腺的功能狀態(tài),甲狀腺毒癥可分類為甲狀腺功能亢進類型和非甲狀腺功能亢進類。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hyperthyroidism,簡稱甲亢)是指甲狀腺腺體本身產(chǎn)生甲狀腺激素過多而引起的甲狀腺毒癥,其病因主要是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Graves病)、多結節(jié)性毒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病);非甲狀腺功能亢進類型包括破壞性甲狀腺毒癥(destructivethyrotoxicosis)和服用外源性甲狀腺激素。
由于甲狀腺濾泡被炎癥(例如亞急性甲狀腺炎、無癥狀性甲狀腺炎、產(chǎn)后甲狀腺炎等)破壞,濾泡內儲存的甲狀腺激素過量進入循環(huán)引起的甲狀腺毒癥稱為破壞性甲狀腺毒癥。該類型甲狀腺毒癥的甲狀腺功能并不亢進。本章主要討論Graves病。
Graves病
(Graves病(也稱Basedow病、Parry病,以下簡稱GD)由Parry于1825年首次報告,RobertGraves和vonBasedow分別于1835年和1840年詳細報告。GD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最常見病因,約占全部甲亢的80%~85%。
西方國家報告本病的患病率為1.1%~1.6%,我國學者報告是1.2%,女性顯著高發(fā)(女∶男=4~6∶1),高發(fā)年齡為20~50歲。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①甲狀腺毒癥;②彌漫性甲狀腺腫;③眼征;④脛前黏液性水腫。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目前公認本病的發(fā)生與自身免疫有關,屬于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它與自身免疫甲狀腺炎等同屬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autoimmunethyroiddiseases,AITD)。
(一)遺傳
本病有顯著的遺傳傾向,目前發(fā)現(xiàn)它與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基因相關:白種人與HLA-B8、HLA-DR3、DQA1*501相關;非洲人種與HLA-DQ3相關;亞洲人種與HLA-Bw46相關。
(二)自身免疫
GD患者的血清中存在針對甲狀腺細胞TSH受體的特異性自身抗體,稱為TSH受體抗體(TSHreceptorantibodies,TRAb),也稱為TSH結合抑制性免疫球蛋白(TSH-bindinginhibitoryimmunoglobulin,TBII)。TRAb有兩種類型,即TSH受體刺激性抗體(TSHRstimulationantibody,TSAb)和TSH受體刺激阻斷性抗體(TSHRstimulationblockingantibody,TSBAb)。TSAb與TSH受體結合,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信號系統(tǒng),導致甲狀腺細胞增生和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所以,TSAb是GD的致病性抗體。
95%未經(jīng)治療的GD患者TSAb陽性,母體的TSAb也可以通過胎盤,導致胎兒或新生兒發(fā)生甲亢。TSBAb與TSHR結合,占據(jù)了TSH的位置,使TSH無法與TSHR結合,所以產(chǎn)生抑制效應,甲狀腺細胞萎縮,甲狀腺激素產(chǎn)生減少。
TSBAb是自身免疫甲狀腺炎(autoimmunethyroiditis,AIT)導致甲減的原因之一。因為GID和AIT同屬于AITD,所以50%~90%的GD患者也存在針對甲狀腺的其他自身抗體。
Graves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GO)是本病的表現(xiàn)之一。其病理基礎是在眶后組織浸潤的淋巴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干擾素-γ等)刺激成纖維細胞分泌黏多糖,堆積在眼外肌和眶后組織,導致突眼和眼外肌纖維化。
(三)環(huán)境因素
環(huán)境因素可能參與了GD的發(fā)生,如細菌感染、性激素、應激等都對本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影響。
【病理】
甲狀腺呈不同程度的彌漫性腫大。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增生,呈高柱狀或立方狀,濾泡腔內的膠質減少或消失,濾泡間可見不同程度的與淋巴組織生發(fā)中心相關的淋巴細胞浸潤。這些淋巴細胞的構成特點是以T細胞為主,伴少數(shù)的B細胞和漿細胞。
Graves眼病的眶后組織中有脂肪細胞浸潤,纖維組織增生,大量黏多糖和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沉積,透明質酸增多,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同時眼肌纖維增粗,紋理模糊,肌纖維透明變性、斷裂和破壞。脛前黏液性水腫者局部可見黏蛋白樣透明質酸沉積,肥大細胞、巨噬細胞和成纖維細胞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