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jié) 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一種急性間質性肺炎,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之一。
肺炎支原體存在于患者口鼻分泌物中,其生物學特征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以往認為支原體肺炎多發(fā)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近年來發(fā)現嬰幼兒發(fā)病率逐漸增高,患兒得病后排出肺炎支原體時間較長,而且肺炎支原體是通過飛沫傳播,故支原體肺炎可造成小流行。常見于冬春季節(jié)。
【病理變化】
肺炎支原體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癥、氣管和支氣管炎、肺炎。病變?yōu)榧毙苑腔撔匝住?/P>
大體,肺內病變呈灶性分布,往往累及一葉肺組織,以下葉為多見。因病變主要在肺間質,故病灶無明顯實變。鏡下,病灶內肺泡壁因充血、水腫、有較多的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以致肺泡壁明顯增厚;肺泡腔內少有炎性滲出物;支氣管、細支氣管及血管周圍的間質亦可有充血、水腫和上述炎細胞浸潤。
【病理與臨床聯系】
臨床起病緩慢,多有低熱、咽痛、倦怠、頭痛等癥狀,但最突出的癥狀為劇烈咳嗽,此因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受急性炎癥刺激而引起的。由于肺泡腔內滲出物很少,故常為干咳或咳粘液痰。
同樣由于肺泡腔內滲出物很少,仍然含氣,故肺部很少有實變體征和濕性羅音。由于肺炎支原體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中,故痰、喉拭培養(yǎng)陽性。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粗,有斑點狀、片狀模糊陰影。
支原體肺炎的預后良好,死亡病例少見。自然病程約為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