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義齒的支點線形式為
A 直線式
B 斜線式
C橫線式
D縱線式
E 平面式
234-237 共用題干
一年輕患者, 義齒修復后三周, 主訴義齒壓痛。 查:65∣45 缺失,余留牙正常,義齒覆蓋粘膜紅腫、壓痕,局部義齒 74∣ 6 均為雙臂卡環(huán),義齒貼合,固位尚可。
234、該義齒的支持方式為
A 牙支持式
B 粘膜支持式
C混合支持式
D牙槽嵴支持式
E 合支托支持式
235、該患者出現粘膜壓痛的原因是
A 基托翹動
B 義齒下沉
C咬合高
D基托過小
E 基托不密合
236、該問題為
A 義齒制作的問題
B 設計錯誤
C初戴義齒不適應
D患者粘膜薄弱
E 義齒使用不當
237、解決辦法為
A 堅持戴用
B 義齒組織面重襯
C調合,人工牙減徑
D修改設計
E 按原設計重新制作義齒
238-242 題共用題干
一患者 8765∣567 缺失,∣ 8 近中舌向傾斜,不松動,余留牙完全正常
238、根據 Kennedy 分類法,此患者屬A第一類
B第一類第一亞類
C第一類第二亞類
D第二類
E第二灰第一亞類
239、設計可摘局部義齒時,最好選擇以下哪個基牙安放合支托和卡環(huán)
A4∣4
B43∣ 4
C43∣ 48
D4∣48
E4∣348
240、為了減小 4∣所受的扭力,可選擇
A延伸卡環(huán)
B對半卡環(huán)
C圈形卡環(huán)
DRPI卡環(huán)
E聯合卡環(huán)
241、∣ 8 如果設計圈形卡環(huán)時,卡臂尖應位于
A頰面遠中
B頰面近中
C遠中面
D舌面遠中
E舌面近中
242、 8 如果設計鑄造圈形卡環(huán),合支托應位于
A合面頰溝
B合面舌溝
C合面近中邊緣嵴
D合面遠中邊緣嵴
E合面近、遠中邊緣嵴
234-244 題共用題干
8765∣8 缺失,余留牙健康,局部義齒設計時選擇4∣4 做基牙, 4∣三臂卡,∣ 4 隙卡。
243、此時義齒最容易出現不穩(wěn)定現象是
A游離端基托下沉
B游離端基托沿
4∣4 支點線翹動
C游離端基托沿
4∣支點擺動
D游離端基托沿∣ 4 支點擺動
E游離端基托沿左牙槽嵴縱軸旋轉
244、需要增加輔助固位卡環(huán)的最佳位置是
A3∣
B∣3
C∣5
D∣6
E7∣
245-246 題共用題干
8765∣78 缺失,可摘局部義齒修復, 4∣上放置 RPI卡環(huán),∣ 6 上放置三臂卡固位體。
245、間接固位體(合支托)的最佳位置為
A4∣合面近中
B3∣舌隆突
C∣3 舌隆突
D∣4 合面近上
E∣6 合面近中
246、如果采用附國卡環(huán)做間接固位體,最好放置在
A∣3,卡臂尖向近中
B∣4,卡臂尖向近中
C∣4,卡臂尖向遠中
D∣5,卡臂尖向近中
E∣5,卡臂尖向遠中
247-249 題共用題干
一患者 876∣5678 缺失,鑄造支架式義齒, 5∣4RPI卡環(huán),舌桿大連接體。義戴用一周后,主訴義齒壓痛、基牙咬合痛。口腔內檢查發(fā)現:舌系帶根部小潰瘍,∣ 4 叩痛( +),義齒各部分密合,咬合不高。
247、舌系帶根部潰瘍的原因是
A 義齒前后翹動
B 義齒摘戴困難
C義齒下沉
D舌桿位置過底
E 舌桿未緩沖
248、∣ 4 基牙疼痛的原因是
A 根尖周炎
B 受力過大
E 牙周病
D牙本質過敏
E 咬合干擾
249、∣ 4 基牙疼痛的處理措施是
A 牙髓失活
B 根管治療
C牙周治療
E 調合
E 人工牙減徑或減數
250-251 題共用題干
一患者, 876∣456 缺失,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義齒戴用一周,復診時發(fā)現右側上頜結節(jié)頰側粘膜反折處有小潰瘍。
250、出現粘膜潰瘍的原因是
A 基托進入組織倒凹
B 基托與粘膜不密合
C基托邊緣過度伸展
D人工牙側方合干擾
E 以上都是
251、處理辦法是
A 基托邊緣緩沖
B 基托組織面緩沖
C基托組織面重襯
D人工牙調合
E 人工牙減徑
參考答案:
[A3/A4 型題 ]
214C 215B 216A 217A 218D 219A 220D 221A 222D
223C 224E 225B 226B 227C 228D 229D 230A 231C
232D 233E 234B 235B 236B 237D 238E 239D 240D
241E 242E 243B 244E 245D 246C 247D 248B 249E 250C 2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