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口腔黏膜的痛覺分布不均勻,與第二磨牙相對的頰黏膜區(qū)有觸覺感受點而無痛覺感受點,自頰側黏膜中央至口角的一段帶狀區(qū)痛覺較遲鈍,稱為無痛區(qū),而牙齦、硬腭、舌尖、口唇等處有明顯的痛點分布,其中牙齦緣處痛覺最為敏銳?谇火つぷ郧把绤^(qū)向磨牙區(qū)的痛點依次減少。
【該題針對“口腔感覺”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口腔黏膜的痛覺分布不均勻,與第二磨牙相對的頰黏膜區(qū)有觸覺感受點而無痛覺感受點,自頰側黏膜中央至口角的一段帶狀區(qū)痛覺較遲鈍,稱為無痛區(qū)。
【該題針對“口腔感覺”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牙髓及牙周膜的痛覺感受器密度從高到低依次的部位為前牙、前磨牙、磨牙。
【該題針對“口腔感覺”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口腔各部對痛覺的敏感度:對疼痛的敏感程度與痛覺感受器(游離神經(jīng)末梢)分布的,密度呈正相關,游離神經(jīng)末梢分布較密集者,對疼痛敏感的程度較高,如牙髓;游離神經(jīng)末梢分布較少者,對疼痛敏感的程度較低。
【該題針對“口腔感覺”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口腔感覺主要包括有痛覺、溫度覺(冷覺、熱覺)、觸壓覺、本體感覺和味覺?谇灰话愀杏X的敏感性依次為:痛覺>壓覺>冷覺>溫覺。
【該題針對“口腔感覺”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食物溫度,味覺的敏感性在食物20~30℃時最強;精神心理因素,如精神異常、情緒變化、心理緊張,均可影響味覺;年齡增長(如50歲左右),味蕾萎縮而變性,數(shù)量減少,導致味覺靈敏度下降,常見的表現(xiàn)為老年人嗜偏咸食物。全身健康因素:①全身性疾患;②胃腸道疾病;③內(nèi)分泌和內(nèi)環(huán)境的變化,如更年期或妊娠期;④遺傳性因素,如遺傳性味盲,可致味覺障礙,有的僅致某一種基本味覺障礙。
【該題針對“口腔感覺”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味覺感受器一般有酸、甜、苦、咸四種基本味覺。
【該題針對“口腔感覺”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口腔黏膜表面對觸壓覺的敏感度與該處觸壓點分布的密度成正比。口腔黏膜各部對觸壓覺的敏感度不同:最敏感者為舌尖、唇及硬腭前部,較遲鈍者為頰、舌背和牙齦。齦乳頭、腭皺襞處觸點的分布多于痛點的分布。年齡愈大,黏膜角化愈高,口腔黏膜對觸壓覺的敏感度越低。
【該題針對“口腔感覺”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口腔黏膜表面對觸壓覺的敏感度與該處觸壓點分布的密度成正比?谇火つじ鞑繉τ|壓覺的敏感度不同:最敏感者為舌尖、唇及硬腭前部,較遲鈍者為頰、舌背和牙齦。齦乳頭、腭皺襞處觸點的分布多于痛點的分布。年齡愈大,黏膜角化愈高,口腔黏膜對觸壓覺的敏感度越低。
【該題針對“口腔感覺”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下頜下腺靜止時分泌量最大,占60%~65%;腮腺占22%~30%,但對于進食等刺激的反應大于下頜下腺:舌下腺占2%~4%;小唾液腺約占7%~8%。
【該題針對“唾液的分泌和功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影響唾液分泌的因素很多,如情緒、氣候、年齡、食物、藥物、健康狀況等。精神緊張、心理恐懼,會抑制唾液的分泌;季節(jié)寒冷,分泌量較多;氣候炎熱,由于出汗,唾液分泌量較少。美味食物、酸類食物能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多;無味食物難以引起唾液分泌。藥物如毛果蕓香堿可促進唾液分泌;而阿托品則抑制唾液分泌。
【該題針對“唾液的分泌和功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無任何刺激的情況下,唾液的基礎分泌為每分鐘0.5ml。
【該題針對“唾液的分泌和功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常成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為1000~1500ml,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來自三對大唾液腺。
【該題針對“唾液的分泌和功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SIgA指的是分泌型IgA,是黏膜免疫系統(tǒng)的主要效應分子。
【該題針對“唾液的分泌和功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唾液中水分約占99.4%,固體物質(zhì)約占0.6%(其中有機物約占0.4%,無機物約占0.2%)。
【該題針對“唾液的分泌和功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唾液的體液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當出汗、腹瀉時,體內(nèi)水分減少,血漿滲透壓升高,此時唾液的分泌量則減少,以調(diào)節(jié)體液量。唾液的分泌還與季節(jié)變化有關,夏季較少,冬季較多。
【該題針對“唾液的分泌和功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1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消化作用:唾液內(nèi)的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成麥芽糖。這不僅在口腔內(nèi)進行,當由唾液混合的食團進入胃后,在未接觸胃酸前,唾液淀粉酶似可繼續(xù)作用約30分鐘,直至胃內(nèi)物變?yōu)閜H約為4.5的酸性反應為止。pH=6時,唾液淀粉酶最宜發(fā)揮作用。
稀釋和緩沖作用:若刺激性很強的物質(zhì)進入口內(nèi),唾液分泌立即增多,以稀釋其濃度。過冷過熱的溫度等刺激也可借以緩沖,以保護口腔組織。唾液維持口腔pH值是由于唾液的緩沖作用。
【該題針對“唾液的分泌和功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1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唾液具有消化作用、咀嚼的輔助作用、溶媒作用、潤滑作用、保護作用、緩沖和稀釋作用、清潔作用、殺菌抗菌作用、黏附和固位作用、縮短凝血時間作用、排泄作用、體液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內(nèi)分泌等作用,吸收不是唾液的功能。
【該題針對“唾液的分泌和功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1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口腔階段(食團由口腔至咽);咽腔階段(食團由咽至食管上段);食管階段(食團由食管下行至胃)。
【該題針對“吞咽、呼吸及言語”知識點進行考核】
2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吞咽是一個復雜過程,為吞咽中樞所控制。這個過程以自主運動開始,隨后為非自主運動;其全過程平均僅幾秒鐘。每人每天吞咽約2400次。嬰幼兒期及兒童期的吞咽運動對(牙合)、頜、面生長發(fā)育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吞咽活動為一連續(xù)過程,為了便于理解,可根據(jù)食團所經(jīng)過的解剖部位分為口腔階段、咽腔階段和食管階段。
【該題針對“吞咽、呼吸及言語”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