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唾液的緩沖能力直接關系到口腔內環(huán)境的pH值,而pH值的高低決定的齲病的發(fā)病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唾液pH5~7,齲危險性高,緩沖能力低
B、唾液pH4~5,齲危險性低,緩沖能力中
C、唾液pH<4,齲危險性中,緩沖能力高
D、唾液pH4~5,齲危險性高,緩沖能力中
E、唾液pH5~7,齲危險性低,緩沖能力高
22、非刺激性唾液緩沖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為
A、磷酸鹽系統(tǒng)
B、碳酸鹽系統(tǒng)
C、硫酸鹽系統(tǒng)
D、碳酸氫鹽系統(tǒng)
E、氯離子系統(tǒng)
23、刺激性唾液緩沖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為
A、磷酸鹽系統(tǒng)
B、碳酸鹽系統(tǒng)
C、硫酸鹽系統(tǒng)
D、碳酸氫鹽系統(tǒng)
E、氯離子系統(tǒng)
24、齲病的易感因素包括
A、患齲經(jīng)歷
B、社會行為
C、致齲唾液
D、致齲微生物
E、以上均包括
25、下列屬于齲病三級預防的是
A、窩溝封閉
B、口腔健康教育
C、發(fā)現(xiàn)早期齲及時充填
D、不能保留的牙應及時拔除
E、使用各種氟化物的防齲方法
26、齲病二級預防包括
A、修復牙列缺損
B、治療根尖周病的牙
C、篩選高危人群并進行防護
D、早期充填釉質齲
E、不充填老年牙骨質齲
27、齲病二級預防的內容不包括
A、定期口腔檢查
B、X線輔助診斷
C、窩溝封閉
D、早期診斷
E、早期治療
28、齲病預防方法中屬于菌斑控制的方法是
A、化學方法
B、機械方法
C、生物方法
D、植物提取物
E、以上說法均正確
29、下列有關抗菌斑附著劑說法不正確的是
A、阻止菌斑在牙面附著
B、吸附凝集口腔內細菌
C、阻止菌斑堆積
D、不具有解吸附功能
E、包括茶多酚、甲殼胺
30、抑制齲齒發(fā)生效果最好的糖代用品是
A、糖精
B、山梨醇
C、木糖醇
D、甘露醇
E、蛋白糖
31、反映受檢人群齲病嚴重程度的指數(shù)是
A、齲均
B、無齲率
C、患齲率
D、充填比率
E、齲病發(fā)病率
32、乳牙齲拔補牙數(shù)(deft)“拔”指
A、因重度齲壞,臨床無法治療已拔除的乳牙
B、因重度齲壞,臨床無法治療需要拔除的乳牙
C、9歲以下兒童拔除了不該脫落的乳牙
D、9歲以下兒童拔除了乳磨牙
E、9歲以下兒童拔除了乳磨牙或乳尖牙
33、在口腔健康調查中表示某人群患齲病的頻率用
A、齲均
B、患齲率
C、齲齒發(fā)病率
D、菌斑指數(shù)
E、牙齦指數(shù)
34、老年人口腔流行病學的齲病常用的指數(shù)中一般沒有
A、失牙率
B、患齲率
C、齲均
D、無齲率
E、根面齲均
35、乳牙的齲失補牙面數(shù)用以下哪種符號表示
A、DMFT
B、DMFS
C、dmft
D、dmfs
E、defs
36、齲病流行特征不包括
A、地區(qū)分布
B、時間分布
C、人群分布
D、氟化物分布
E、城鄉(xiāng)分布
37、WHO齲病流行程度的評價指標中,等級為中的是
A、0.0~1.1
B、1.2~2.6
C、2.7~4.4
D、4.5~6.5
E、6.6以上
齲均 |
等級 |
0.0~1.1 |
很低 |
1.2~2.6 |
低 |
2.7~4.4 |
中 |
4.5~6.5 |
高 |
6.6以上 |
很高 |
38、恒牙齲病的易感時期為
A、9~12歲
B、10~13歲
C、11~14歲
D、12~15歲
E、13~16歲
39、乳牙患齲率高峰為
A、4~8歲
B、5~8歲
C、6~8歲
D、7~9歲
E、10歲
40、女性恒牙齲均高于男性是因為
A、女性愛吃零食
B、男性衛(wèi)生習慣好
C、女性恒牙萌出早
D、牙釉質抗齲性差
E、牙齒再礦化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