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型題】每一道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牙周病最好發(fā)的牙位是
A.下頜切牙和上頜磨牙
B.上頜切牙和下頜磨牙
C.下頜切牙和下頜磨牙
D.上頜切牙和上頜磨牙
E.上 頜切牙、上頜磨牙、上頜前磨牙
2.與牙周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關(guān)系最密切的是
A.齦上菌斑
B.齦下菌斑
C.齦下非附著性菌斑
D.齦下附著性菌斑
E.牙石
3.與妊娠期齦炎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的是
A.伴放線桿菌
B.黏性放線菌
C.中間普氏菌
D.牙齦卟啉單孢菌
E.福賽擬桿菌
4.牙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因為
A.機械刺激牙齦
B.附著有大量未礦化的菌斑
C.引起口臭
D.其礦化的鈣來自齦溝液
E.導(dǎo)致牙頸部齲
5.水平型食物嵌塞是因為
A.鄰面接觸點異常
B.食物中纖維成分過多
C.牙齒松動
D.牙齒磨耗,禾面形態(tài)不良
E.牙齦退縮所致
6.牙齦炎癥的臨床表現(xiàn)不包括
A.刷牙出血或探診出血
B.牙齦腫脹肥大
C.牙齒松動
D.齦溝探診≥2mm
E.齦溝液滲出增加
7.牙周袋形成的機制是
A.牙齦炎癥引起的結(jié)合上皮根向增殖
B.結(jié)締組織中牙槽骨吸收膠原纖維被大量破壞
C.細菌及其產(chǎn)物引起牙齦炎癥
D.大量中性粒細胞創(chuàng)傷侵入結(jié)合上皮間并破壞其連接
E.以上都是
8.牙槽骨破壞的方式有
A.水平型吸收
B.垂直型吸收
C.凹坑狀骨吸收
D.反波浪形骨缺損
E.以上都是
9.牙齒松動可見于
A.牙槽骨吸收
B.女性月經(jīng)期
C.牙合創(chuàng)傷
D.牙周翻瓣術(shù)后早期
E.以上都是
10.下列哪一項不是牙周病的全身性促進因素
A.妊娠
B.營養(yǎng)缺乏
C.糖尿病
D.冠心病
E.精神壓力
11.牙周袋探診時使用的力量為
A.10—20g
B.20—25g
C.25—30g
D.30—35g
E.35—40g
12.Ⅱ度牙松動是指
A.牙松動幅度在1mm以內(nèi)
B.牙松動幅度在1--2mm以內(nèi)
C.牙松動幅度在2--3mm以內(nèi)
D.牙松動幅度在1--3mm以內(nèi)
E.牙松動幅度在0.5--1mm以內(nèi)
13.Ⅰ度骨吸收描述的骨破壞情況是
A.牙槽骨吸收在根長1/3以內(nèi)
B.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的1/3,但在根長2//3以內(nèi)
C.牙槽骨吸收占根長的2/3以上
D.牙槽骨吸收占根長的1/2--3/4
E.牙槽骨吸收在根長1/2以內(nèi)
14.Ⅲ度骨吸收描述的骨破壞情況是
A.牙槽骨吸收在根長的1/3以內(nèi)
B.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的1/3,但在根長2/3以內(nèi)
C.牙槽骨吸收占根長的2/3以上
D.牙槽骨吸收占根長的1/2--3/4
E.牙槽骨吸收在根長1/2以內(nèi)
15.關(guān)于慢性牙齦炎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牙齦色、形、質(zhì)均呈炎性表現(xiàn)
B.探診出血
C.探診一般≤3mm
D.未探及釉牙骨質(zhì)界
E.需進行根面平整
16.慢性齦緣炎的治療計劃不包括
A.口腔衛(wèi)生宣教
B.清除病原刺激物
C.局部或全身使用藥物治療
D.牙周翻瓣術(shù)
E.定期復(fù)查和維護
17.以下哪項不是妊娠期齦炎的發(fā)病因素
A.妊娠前即存在慢性牙齦炎
B.菌斑、牙石的聚集
C.妊娠期性激素水平的改變
D.局部存在不良修復(fù)體
E.妊娠期高血壓
18.牙周病基礎(chǔ)治療的重點是
A.藥物治療
B.咬合調(diào)整
C.菌斑控制
D松牙固定
E.治療食物嵌塞
19.牙周膜的寬度一般為
A.0.5--1mm
B.0.15--0.38mm
C.1.2--2mm
D.0.5--0.1mm
E.1--2mm
20.白血病的牙齦病損的臨床表現(xiàn)為
A.各部分牙齦均腫大
B.牙齦顏色蒼白或暗紅
C.自發(fā)出血傾向
D.齦緣處組織壞死、潰瘍、假膜覆蓋
E.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