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 >> 模擬試題 >> 2020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理學復習試題:血液

2020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理學復習試題:血液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2020-02-22   【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該題考查對內(nèi)環(huán)境概念的理解。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正常生理活動的基本要求,穩(wěn)態(tài)是指內(nèi)環(huán)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相對穩(wěn)定而并非恒定不變,所以備選答案A和D是錯誤的。備選答案B和C只各自涉及了一個方面(化學組成或理化性質)的穩(wěn)態(tài),因而答案也是錯誤的。本題正確答案為E。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因為每公斤體重只含有70~80ml的血液。因此正常人的血液總量大約相當于體重的7%~8%。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漿的化學成分:水(也90%)、無機鹽(1%)、蛋白質(7%~9%),各種營養(yǎng)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謝產(chǎn)物(如尿素)、氣體。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清是指血液凝固后12小時,血凝塊發(fā)生回縮所釋放出的淡黃色液體。血清缺乏纖維蛋白原和少量參與凝血的凝血因子,增添了小量血凝時由內(nèi)皮細胞和血小板釋放的化學物質。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稱為血細胞比容。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紅細胞在等滲的0.9%NaCl溶液中可保持其正常的形態(tài)和大小。在0.42%NaCl溶液中開始出現(xiàn)小部分細胞破裂溶血,在NaCl溶液濃度降低至0.35%時,全部紅細胞發(fā)生溶血。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漿的滲透壓主要來自溶解于其中的晶體物質,特別是電解質,稱為晶體滲透壓。由于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的濃度幾乎相等,所以它們的晶體滲透壓也基本相等。血漿中雖含有多量蛋白質,但蛋白質分子量大,所產(chǎn)生的滲透壓甚小,不超過1.5mOsm/kgH2O,約相當于3.3kPa(25mmHg),稱為膠體滲透壓。由于組織液中蛋白質很少,所以血漿的膠體滲透壓高于組織液。在血漿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遠小于球蛋白,故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顯減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漿蛋白總含量基本不變,血漿膠體滲透壓也將明顯降低。晶體滲透壓——維持細胞內(nèi)外水平衡膠體滲透壓——維持血管內(nèi)外水平衡。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漿白蛋白低于30g/L,使得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可使有效濾過壓升高,組織液生成增多而引起組織水腫。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膠體滲透壓降低,會使組織液生成增多。

  血漿滲透壓約為313mOsm/kgH2O,相當于7個大氣壓708.9kPa(5330mmHg)。血漿的滲透壓主要來自溶解于其中的晶體物質,特別是電解質,稱為晶體滲透壓。由于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的濃度幾乎相等,所以它們的晶體滲透壓也基本相等。血漿中雖含有多量蛋白質,但蛋白質分子量大,所產(chǎn)生的滲透壓甚小,不超過1.5mOsm/kgH2O,約相當于3.3kPa(25mmHg),稱為膠體滲透壓。由于組織液中蛋白質很少,所以血漿的膠體滲透壓高于組織液,在血漿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遠小于球蛋白,故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顯減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漿蛋白總含量基本不變,血漿膠體滲透壓也將明顯降低。血漿蛋白一般不能透過毛細血管壁,所以血漿膠體滲透壓雖小,但對于血管內(nèi)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由于血漿和組織液的晶體物質中絕大部分不易透過細胞膜,所以細胞外液的晶體滲透壓的相對穩(wěn)定,對于保持細胞內(nèi)外的水平衡極為重要。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人血漿的pH為7.35~7.45。血漿pH主要決定于血漿中主要的緩沖對,即NaHCO3/H2CO3的比值,通常血漿pH的波動范圍極小。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輸血時測定血型,并做交叉配血試驗,主要是檢測受血者的血漿中沒有使供血者的紅細胞發(fā)生凝集的抗體。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質基礎ABO血型是根據(jù)紅細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與凝集原B的情況而將血液分為4型。凡紅細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稱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稱為B型;若A與B兩種凝集原都有的稱為AB型;這兩種凝集原都沒有的,則稱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對抗內(nèi)他自身紅細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沒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則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1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獻血者為A型血,其紅細胞膜上含凝集原A,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交叉配血的主側是獻血者紅細胞與受血者的血清進行配合。主側不凝集,表示受血者血清中不含抗A凝集素;交叉配血的次側是將受血者的紅細胞與獻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試驗,次側凝集,表示受血者紅細胞膜上含凝集原B。根據(jù)交叉配血結果,受血者紅細胞膜上有凝集原B,而不含抗A凝集素,可判斷受血者的血型為AB型。因為B型者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0型者紅細胞膜上不含凝集原B,A型血者紅細胞膜上不含凝集原B,故受血者不可能是A型、B型或O型。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型是指血細胞膜上特異抗原的類型。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的血型。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若將血型不相容的兩個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紅細胞即凝集成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紅細胞凝集。

  1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可融合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對修復內(nèi)皮細胞,保持內(nèi)皮細胞完整性及正常通透性具有重要作用。經(jīng)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釋放反應可以止血栓的形成。血小板聚集后,其α-顆粒中的各種血小板因子釋放出

  1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小板之間的相互粘附叫做聚集。ADP、腎上腺素、凝血酶和膠原等都是血小板的致聚劑。不同的致聚劑引起的聚集過程表現(xiàn)有所不同。如加入ADP可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而聚集的血小板釋放的ADP可以再次引起新的血小板聚集。從而可以出現(xiàn)兩個聚集波。膠原本身不能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只能在誘導血小板釋放ADP后引起。聚集發(fā)生的機制至今已知有花生四烯酸途徑,致密顆粒途徑和血小板激活因子途徑,已知不少因素如Ca2+和纖維蛋白原都與血小板的聚集有關。激活的血小板中,血小板膜里的花生四烯酸游離出來,最后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血栓烷A2(TXA(2)。血栓烷A2(TXA(2)是迄今已知的最強的致聚劑,而內(nèi)皮細胞釋放的前列腺素I2(PGI(2)可通過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環(huán)腺苷酸(cAMP)水平升高,抑制血小板聚集。

  1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管損傷使局部血管壁PGI2減少。這樣,流經(jīng)損傷段血管的血小板即黏附于損傷處的膠原組織上,即粘附特性。

  1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滲透脆性:紅細胞在低滲溶液中發(fā)生膨脹破裂的特性,稱為紅細胞滲透脆性。滲透脆性大,說明紅細胞對低滲溶液的抵抗力小,反之,滲透脆性小,則抵抗力大。

  2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各種血漿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機能,主要有以下六下方面:

  1.營養(yǎng)功能每個成人3L左右的血漿中約含有200g蛋白質,它們起著營養(yǎng)貯備的功能。雖然消化道一般不吸收蛋白質,吸收的是氨基酸,但是,體內(nèi)的某些細胞,特別是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吞飲完整的血漿蛋白,然后由細胞內(nèi)的酶類將吞入細胞的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這樣生成的氨基酸擴散進入血液,隨時可供其它細胞合成新的蛋白質之用。

  2.運輸功能蛋白質巨大的表面上分布有眾多的親脂性結合位點,它們可以與脂容性物質結合,使之成為水溶性,便于運輸;血漿蛋白還可以與血液中分子較小的物質(如激素、各種正離子)可逆性的結合,即可防止它們從腎流失,又由于結合狀態(tài)與游離狀態(tài)的物質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可使處于游離狀態(tài)的這些物質在血中的濃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

  3.緩沖功能血漿白蛋白和它的鈉鹽組成緩沖對,和其它無機鹽緩沖對(主要是碳酸和碳酸氫鈉)一起,緩沖血漿中可能發(fā)生的酸堿變化,保持血液pH的穩(wěn)定。

  4.形成膠體滲透壓,調節(jié)血管內(nèi)外的水份分布。

  5、參與機體的免疫功能在實現(xiàn)免疫功能中有重要作用的免疫抗體、補體系統(tǒng)等,都是由血漿球蛋白構成的。

  6.參與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絕大多數(shù)的血漿凝血因子、生理性抗凝物質以及促進血纖維溶解的物質都是血漿蛋白。

  2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決定紅細胞沉降速度的因素是血漿成分的改變,而不是紅細胞本身。紅細胞的比重大于血漿,在經(jīng)過抗凝處理的血液中紅細胞可緩慢下沉。紅細胞沉降的速度緩慢,表明紅細胞能相對穩(wěn)定地懸浮于血漿中,稱為紅細胞懸浮穩(wěn)定性。通常將抗凝血靜置后紅細胞在第一小時末下沉的距離來表示紅細胞的沉降速度,稱為紅細胞沉降率。正常情況下,紅細胞因胞膜表現(xiàn)的唾液酸而帶負電荷,彼此排斥間距約為25nm。紅細胞能相對穩(wěn)定地懸浮于血漿中,是因為紅細胞與血漿之間的摩擦阻礙了紅細胞的下沉。在某些疾病狀態(tài)時,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球蛋白及膽固醇的含量增高時,纖維蛋白原、球蛋白帶有正電荷,可加速紅細胞的疊連,疊連后的紅細胞總體積不變,但和血漿接觸產(chǎn)生摩擦的有效面積減少了,與血漿的摩擦力相應減少,故沉降速度加快。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對紅細胞疊連有促進作用。白蛋白帶有負電荷,使紅細胞不易疊連,卵磷脂對紅細胞疊連有抑制作用。紅細胞直徑越大,血沉越快,球形紅細胞不易聚集成緡錢狀,使血沉減慢。

  2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O2和CO2此外,紅細胞內(nèi)有多種緩沖對,能緩沖機體產(chǎn)生的酸堿物質。

  二、A2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A型標準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受檢測者紅細胞與其發(fā)生凝集,提示其紅細胞上有B凝集原,可能為B型或AB型;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受檢測者紅細胞不與其發(fā)生凝集反應,表示受檢測者紅細胞上沒有A抗原,即不可能是AB型。故本題應選C,即受檢者為B型。

  三、B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生理性止血過程中,血小板的功能活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創(chuàng)傷發(fā)生后,血小板迅速黏附于創(chuàng)傷處,并聚集成團,形成較松軟的止血栓;第二階段主要是促進血液凝固并形成堅實的止血栓。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嗜堿性粒細胞胞漿內(nèi)存在較大的堿性染色深的顆粒,顆粒內(nèi)含有肝素、組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和過敏性慢反應物質。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的組胺和過敏性慢反應物質引起哮喘、蕁麻疹等過敏反應癥狀。嗜酸性粒細胞的胞質內(nèi)含有較大的、橢圓形的嗜酸性顆粒,其中含有過氧化物酶和堿性蛋白質。嗜酸性粒細胞在體內(nèi)的主要作用是:

  1.限制嗜堿性粒細胞在速發(fā)型過敏反應中的作用。

  2.參與對蠕蟲的免疫。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性粒細胞是體內(nèi)主要的吞噬細胞,它能夠吞噬病原微生物、組織碎片及其他異物,特別是急性化膿性細菌,在機體內(nèi)起著抵御感染的重要作用。

12
糾錯評論責編:jianghongying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考試題庫
嘉义市| 福州市| 涞源县| 锡林郭勒盟| 繁昌县| 芜湖县| 尼玛县| 鄱阳县| 陇南市| 黑龙江省| 绥德县| 永兴县| 吴川市| 东乌珠穆沁旗| 牟定县| 松阳县| 荥经县| 宿迁市| 乐陵市| 汶上县| 唐河县| 弥渡县| 北碚区| 夏河县| 深泽县| 大名县| 科尔| 陆良县| 汝州市| 鹿泉市| 综艺| 平安县| 龙海市| 葵青区| 邹城市| 大同市| 平南县| 四子王旗| 汶上县| 洛扎县|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