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執(zhí)業(yè)藥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藥師 >> 執(zhí)業(yè)中藥師 >> 考試輔導 >> 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 >> 2019執(zhí)業(yè)中藥師《綜合知識》復習資料:第一章第九節(jié)

2019執(zhí)業(yè)中藥師《綜合知識》復習資料:第一章第九節(jié)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12月13日 ]  【

  第九節(jié) 發(fā)病與病機

  一、發(fā)病

  (一)正氣與邪氣的概念

  正氣是存在于人體內(nèi)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種物質(zhì)的總稱,包括精、氣、血、津液。

  邪氣是存在于外界環(huán)境中,或人體內(nèi)部產(chǎn)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種因素的總稱,包括六淫、疫癘、七情、飲食失宜、勞逸失常、痰飲、瘀血。

  (二)正氣與邪氣在發(fā)病中的辨證關系

  正氣的強弱決定疾病的發(fā)生與否、發(fā)病部位、發(fā)病輕重。正氣不足是發(fā)病的內(nèi)在根據(jù)。邪氣是發(fā)病的條件,在一定條件下,甚至起主導作用。

  二、邪正盛衰病機

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實:指邪氣亢盛,正氣不虛,以邪氣盛為主,斗爭激烈

實證:常見于外感六淫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痰、 食、水、血滯留體內(nèi)

虛:指正氣不足,邪氣也不盛,以正氣虛為主,斗爭和緩

虛證:多見于素體虛弱或疾病的后期及慢性病證

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轉(zhuǎn)歸

1.由實轉(zhuǎn)虛

失治或治療不當,病邪久留損傷正氣

2.因虛致實

正氣不足,無力祛邪,或正虛而內(nèi)生水濕、痰飲、瘀血

3.虛實夾雜

(1)實中夾虛:以實為主,兼見正虛。如:實熱傷津

(2)虛中夾實:以虛為主,兼見邪實。如: 脾虛水腫

4.特殊情況

(1)真實假虛(大實有羸狀):實邪結聚,氣血不能外達

(2)真虛假實(至虛有盛候):氣血不足,運化無力

  三、陰陽失調(diào)病機

分項

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xiàn)

1.

陰陽偏盛

陽偏盛(實熱證)

陽盛而陰未虛

(1)感受溫熱陽邪

(2)感受陰邪,從陽化熱

(3)情志內(nèi)傷,五志過極化火

(4)氣滯、血瘀、食積,郁而化熱

陽盛而陰虛,又稱“陽勝則陰病”

最后轉(zhuǎn)為虛熱證或?qū)崯?兼陰虧證

陰偏盛(實寒證)

陰盛而陽未虛

(1)感受寒濕陰邪 (2)過食生冷

陰盛而陽虛,又稱“陰勝則陽病”

最后轉(zhuǎn)為虛寒證

或?qū)嵑骊柼?/P>

1.陰陽盛衰

陽偏衰(虛寒證)

(1)先天稟賦不足(2)后天飲食失養(yǎng) (3)勞倦內(nèi)傷 (4)久病傷陽

脾腎陽虛多見

陰偏衰(虛熱證)

(1)陽邪傷陰(2)久病耗傷陰液 (3)五志過極,化火傷陰

肝腎陰虛多見

2.陰陽

互損

陽損及陰

陽虛的基礎上,導致陰虛

形成陰陽兩虛

陰損及陽

陰虛的基礎上,導致陽虛

3.陰陽

格拒

陰盛格陽

陰寒之邪盛于內(nèi),逼迫陽氣浮越于外

四肢厥逆,但身熱反不惡寒(但欲蓋衣被),面頰泛紅

真寒

假熱

陽盛格陰

邪熱過盛,郁閉于內(nèi),不能外達溫暖肢體

身熱面紅,但四肢厥冷(但身熱不惡寒),脈沉數(shù)有力

真熱

假寒

4.陰陽

亡失

亡陽

陽氣突然脫失

(1)外邪過盛,正不敵邪

(2)素體陽虛,疲勞過度

(3)汗出過多

(4)慢性消耗,虛陽外越

冷汗淋漓,汗稀而涼,手足逆冷

亡陰

陰液突然消耗或丟失

(1)外感溫熱,熱邪熾盛

(2)邪熱久留,煎灼陰液

(3)大出血,吐瀉過度

(4)疾病消耗

汗出不止,汗熱而黏,手足溫暖

  四、氣血津液失調(diào)病機

分項

病因病機

氣失調(diào)

1.氣不足

又稱“氣虛”,指元氣耗損,臟腑功能減退,抗病能力下降

(1)先天稟賦不足

(2)后天失養(yǎng)

(3)勞倦內(nèi)傷

(4)久病不復

(5)肺脾腎功能失調(diào)

2.氣行失常

氣的升降出入運行失常。包括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

(1)外感

(2)內(nèi)傷

(3)痰食中阻

血失調(diào)

1.血不足

又稱“血虛”,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yǎng)功能減退

(1)失血過多

(2)脾胃虛弱

(3)久病不愈

2.出血

指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脈外

(1)外傷出血

(2)氣虛失血

(3)血熱妄行

3.血瘀

指血液循行遲緩和不流暢

(1)氣滯

(2)氣虛

(3)血寒

(4)血熱

(5)痰濁阻于經(jīng)絡

津液失調(diào)

1.津液不足

指津液虧少,產(chǎn)生干燥失潤表現(xiàn)

(1)燥熱傷津

(2)五志化火

(3)發(fā)熱、多汗、吐瀉、多尿、失血

(4)過用誤用辛燥之劑

2.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輸布障礙:指津液在體內(nèi)運行遲緩或局部停滯,水濕內(nèi)生,釀痰成飲

排泄障礙:指津液化為尿液和汗液的功能減退而生水腫

(1)肺的宣發(fā)肅降

(2)脾的運化和散精

(3)腎的蒸騰和氣化

(4)肝的疏泄條達

(5)三焦通利水道

【以上功能失調(diào)】

12
責編:duoduo

報名通關必備

  • 姓名
  • 電話
  • 郵箱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焚題庫
在線題庫
  • 醫(yī)藥考試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如皋市| 牙克石市| 商南县| 太仆寺旗| 明水县| 新余市| 邵武市| 沙河市| 东兰县| 来凤县| 洪泽县| 且末县| 福贡县| 防城港市| 五原县| 雷波县| 包头市| 白玉县| 尤溪县| 武鸣县| 西盟| 叶城县| 峨山| 中宁县| 银川市| 白沙| 鹤岗市| 石景山区| 丽水市| 云梦县| 喀喇沁旗| 宿松县| 玉山县| 宽甸| 雅安市| 绥棱县| 桐梓县| 七台河市| 陆川县| 瑞丽市|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