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執(zhí)業(yè)藥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藥師 >> 執(zhí)業(yè)中藥師 >> 模擬試題 >> 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 >> 2018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綜合知識》練習題(十四)

2018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綜合知識》練習題(十四)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02月18日 ]  【

  配伍選擇題

  1、A.實中夾虛

  B.虛中夾實

  C.真虛假實

  D.真實假虛

  E.上實下虛

  <1> 、實熱內(nèi)盛,傷津耗氣,其病機是

  A B C D E

  <2> 、脾陽不振,運化無力的水腫,其病機是

  A B C D E

  <3> 、實邪結聚,阻滯經(jīng)絡,氣血不能外達,其病機是

  A B C D E

  2、A.氣消

  B.氣結

  C.氣下

  D.氣收

  E.氣耗

  <1> 、悲則

  A B C D E

  <2> 、思則

  A B C D E

  <3> 、勞則

  A B C D E

  3、A.干澀

  B.炎上

  C.黏滯

  D.善行

  E.重濁

  <1> 、風邪的特性是

  A B C D E

  <2> 、燥邪的特性是

  A B C D E

  <3> 、火邪的特性是

  A B C D E

  4、A.頭面

  B.手足

  C.胸腹

  D.上肢

  E.下肢

  <1> 、陰經(jīng)與陽經(jīng)的交接部位在

  A B C D E

  <2> 、陽經(jīng)與陽經(jīng)的交接部位在

  A B C D E

  <3> 、陰經(jīng)與陰經(jīng)的交接部位在

  A B C D E

  5、A.宗氣

  B.元氣

  C.營氣

  D.衛(wèi)氣

  E.中氣

  <1> 、行于脈外的是

  A B C D E

  <2> 、積于胸中的是

  A B C D E

  <3> 、根于腎的是

  A B C D E

  <4> 、行于脈內(nèi)的是

  A B C D E

  6、A.脾

  B.小腸

  C.大腸

  D.膀胱

  E.胃

  <1> 、主受盛化物的臟腑是

  A B C D E

  <2> 、主傳化糟粕的臟腑是

  A B C D E

  <3> 、以降為和的臟腑是

  A B C D E

  7、A.髓海

  B.血海

  C.氣海

  D.水谷之海

  E.十二經(jīng)脈之海

  <1> 、膻中被稱為

  A B C D E

  <2> 、胃被稱為

  A B C D E

  8、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1> 、主推動血液運行的臟是

  A B C D E

  <2> 、主統(tǒng)攝血液的臟是

  A B C D E

  9、A.心

  B.脾

  C.腎

  D.肝

  E.肺

  <1> 、稱為“后天之本”的是

  A B C D E

  <2> 、稱為“水上之源”的是

  A B C D E

  <3> 、稱為“先天之本”的是

  A B C D E

  <4> 、為“氣血生化之源”的是

  A B C D E

  <5> 、為“臟腑陰陽之本”的是

  A B C D E

  10、A.滋水涵木法

  B.益火補土法

  C.培土生金法

  D.金水相生法

  E.抑木扶土法

  <1> 、溫腎陽以補脾陽的治法是

  A B C D E

  <2> 、用瀉肝健脾法治療肝旺脾虛證的方法又稱

  A B C D E

  11、A.木

  B.水

  C.土

  D.金

  E.火

  <1> 、五行中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為

  A B C D E

  <2> 、五行中具有清潔、肅降、收斂作用的為

  A B C D E

  <3> 、五行中具有種植和收獲農(nóng)作物作用的是

  A B C D E

  12、A.陰不足則陽相對亢盛

  B.陽有余以致陰液受損

  C.陰消亡則陽無所依

  D.陽不足則陰相對有余

  E.陰邪有余以致陽氣受損

  <1> 、“陰盛則陽病”的含義為

  A B C D E

  <2> 、“陽盛則陰病”的含義為

  A B C D E

  13、A.陰中求陽

  B.陽中求陰

  C.寒者熱之

  D.扶陽益火

  E.滋陰壯水

  <1> 、補陰時適當配以補陽藥稱

  A B C D E

  <2> 、用溫熱藥治療寒證稱

  A B C D E

  <3>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是

  A B C D E

  <4>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

  A B C D E

  14、A.瀉熱

  B.祛寒

  C.扶陽

  D.補陰

  E.利水

  <1> 、對陽虛者須采用的治療原則是

  A B C D E

  <2> 、對陽盛者須采用的治療原則是

  A B C D E

  <3> 、對陰虛者須采用的治療原則是

  A B C D E

  <4> 、對陰盛者須采用的治療原則是

  A B C D E

  15、A.惡寒

  B.痹證

  C.結石

  D.津虧

  E.風疹

  <1> 、上述屬于“證”的是

  A B C D E

  <2> 、上述屬于“癥”的是

  A B C D E

  16、A.齒

  B.發(fā)

  C.骨

  D.肉

  E.爪

  <1> 、“血之余”是指

  A B C D E

  <2> 、“筋之余”是指

  A B C D E

  17、A.辨證論治

  B.對癥治療

  C.異病同治

  D.同病異治

  E.辨病論治

  <1> 、同種疾病,若其表現(xiàn)的證不同,則治法應采用

  A B C D E

  <2> 、不同的疾病,由于出現(xiàn)了相同的病機,其治法應采用

  A B C D E

  <3> 、根據(jù)

12
責編:duoduo

報名通關必備

  • 姓名
  • 電話
  • 郵箱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焚題庫
在線題庫
  • 醫(yī)藥考試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南江县| 西乌| 清涧县| 贵溪市| 仙游县| 涡阳县| 沁水县| 长治县| 夏河县| 双峰县| 淮安市| 平泉县| 永川市| 确山县| 新兴县| 新野县| 黑山县| 新津县| 辰溪县| 黔西| 隆子县| 乾安县| 威远县| 高陵县| 泸定县| 鹤峰县| 石渠县| 乡城县| 永宁县| 浪卡子县| 麟游县| 长兴县| 宁津县| 潜山县| 惠来县| 绥阳县| 长汀县| 岚皋县| 穆棱市| 连城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