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托福經(jīng)驗:托福高分不是刷出來的
申請軌跡:
2016年8月21日 TOEFL 首戰(zhàn)
2016年10月1日 SAT 首戰(zhàn)
2016年10月28日 TOEFL 第二戰(zhàn)
2016年11月5日 SAT2 數(shù)學level 2、化學、生物
2016年11月~12月 申請(加州等)
2016年12月3日 SAT 第二戰(zhàn)
2016年12月11日 TOEFL 第三戰(zhàn)
2016年12月~2017年1月 申請(剩余學校)
托福能力不是刷出來的,知己且知彼
差不多2016年7月份開始準備托福,咨詢了很多人我應(yīng)該怎么準備,結(jié)果10個人里有7個告訴我說要刷題,剩下的3個人告訴我要背單詞。然而,身邊明明有大把大把TPO刷到看到題目就知道屬于哪套、單詞書倒背如流卻還徘徊在90多分的人;再者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供我刷題。所以我決定仔細研究這種考試,真正了解他希望考生擁有什么能力(我曾經(jīng)因為沒有很好地了解某考試而浪費了大把時間),做到知己知彼。
發(fā)現(xiàn),這種能力其實就是一種讓我們能在美國大學校園里學習、生活的語言能力。而這一種“大能力”中又包括許多“小能力”:
詞匯:對單詞形狀發(fā)音的識記、對單詞意義的理解掌握使用
閱讀:對學術(shù)類文章(textbook上)的閱讀及簡單的(低于SAT)分析能力
聽力:對學習(Lecture)和學習生活(Conversation)中的對話、講解的理解與分析
口語:用英語學習(上課等)&學習生活(討論生活問題等)
寫作:用英語學習(完成作業(yè)等)&學習生活(表達針對事物的觀點等)
詞匯
聽說讀寫對詞匯都有要求,可以說“聽”“讀”是對單詞的理解與認識(形狀上、語義上、發(fā)音上),“說”“寫”是對單詞理解之后的應(yīng)用,同樣是形狀上、語義上、發(fā)音上。所以,“聽”“讀”在詞匯量上要求比“讀”“寫”更高,在使用的層面要求稍低,很多時候甚至只要做到識詞即可;而“讀”“寫”在理解掌握使用的層面要求則很高,反而在詞匯量上的要求沒那么高(并不需要刻意使用十分復雜的高級詞匯)。特別的,對于托?荚,由于除了Reading以外的三項都有聽力材料,那么對單詞在 音 的識別上就至關(guān)重要;再者,Reading、Listening以及Speaking里的詞匯很多都是專業(yè)詞匯,所以還要求我們掌握一些常見的專業(yè)詞匯。
綜上所述,我學單詞的順序以及掌握程度是這樣的(和大家普遍使用順序相同):
高中3500(完成于高中,識記、理解、使用)→四級詞匯(完成于高中,識記、理解、使用)→托福綠寶書(完成于Gap Year,識記大部分詞匯、理解重要詞匯)→托福詞以類記(完成于Gap Year,識記部分專業(yè)詞匯)
除此之外,我在學習所有單詞的時候都會聽、跟讀這個單詞以熟悉其發(fā)音,這樣能保證這個單詞在聽力中出現(xiàn)時自己能快速反應(yīng)。
閱讀
對于托福來說,閱讀模擬了這樣的情景:我們在美國大學里拿出課本預習,閱讀一篇從未讀過的文章,學習從未學過的知識,然后完成課后習題。
我認為閱讀首先應(yīng)有詞匯基礎(chǔ),一是幫助讀懂文章,二是畢竟考試中也有很多詞匯題。這樣的話,一篇文章里,有大部分題目僅通過閱讀和理解就可以直接解決,剩下的題目則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這些技巧和方法的來源一是上課老師教的,二是做題。我覺得刷題三四套可能就夠,刷完后分析完所有的題目,不只是錯題,就能找到不同類型的題目對應(yīng)的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