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復習資料 >>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三十八:班主任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三十八:班主任

來源:考試網  [ 2017年06月21日 ]  【

  班主任

  【高頻考點提要】

  1.班主任的概念;2.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3.班主任的素質要求;4.班主任的工作內容與方法;5.學校與家庭的協(xié)調;6.學校與社會的協(xié)調。

  【高頻考點速記】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校辦學思想的貫徹者,是聯(lián)系班級任課教師和學生團隊組織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長和社會的橋梁。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

  班級建設的設計是指班主任根據(jù)學校的整體辦學思想,在主客觀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所提出的相對理想的班級模式,包括班級建設的目標、實現(xiàn)目標的途徑、具體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級建設目標的制定最為重要。

  (二)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影響力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班主任的、地位、職權,這些構成班主任的職權影響力;

  2.班主任的個性特征與人格魅力,這些構成班主任的個性影響力。

  班主任的領導方式可分為:型、民主型、放任型。

  型的特征是命令、和疏遠。在型模式之下,當教師在場時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于教師不在場時,說明他們是在教師的下才努力學習的。

  放任型師生關系模式的特征是無序、隨意和放縱。在放任型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師不在場時反而更好,這主要是因為,學生中的具有領袖才能的人,出西進行組織的結果。

  民主型師生關系模式的特征是開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學生的學習努力程度比較適中,學習成績比較穩(wěn)定。

  (三)班主任是協(xié)調班級人際關系的主導者

  班主任主要協(xié)調好三大類關系。

  1.協(xié)調學校內部各種教育因素之間的關系。

  (1)協(xié)調與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班主任必須與任課教師團結協(xié)作,班主任要經常與任課老師溝通本班學生的情況,班主任應經常聽取任課老師的意見,班主任應邀請任課教師參加指導班級活動。

  (2)協(xié)調與學校各級領導之問的關系;

  (3)指導和協(xié)助共青團、少先隊工作。

  2.協(xié)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

  3.協(xié)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之間的關系。

  三、班主任的素質要求

  班主任的基本素質要求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思想道德素質、專業(yè)素質、身心素質。

  四、班主任的工作內容與方法

  根據(jù)《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班主任的基本職責主要包括:做好中小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組織好班集體活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好學;鶎拥慕M織與協(xié)調工作。由此,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健全班級組織

  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級組織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班集體的建設、學生團隊組織、班級教室集體的組織、校外教育資源的整合等。其中,班集體建設是核心內容,其他各項工作都圍繞班集體的建設而進行。

  (二)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

  1.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不僅要了解學生的自身情況,包括學生的一般表現(xiàn)、學習情況、學習潛能、興趣特長、成長經歷等,還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社會生活環(huán)境,包括集體經濟情況、家庭成員的思想面貌、文化素養(yǎng)等。

  2.全面教育引導學生。認真落實學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與其他任課教師一道,利用各種機會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善惡、美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確立遠大志向、增強愛國情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個別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先進生的教育工作與后進生的教育工作。對于先進生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嚴格要求,防止自滿。②不斷激勵,“戰(zhàn)勝挫折”。③消除嫉妒,公平競爭。④發(fā)揮優(yōu)勢,全班進步。

  對于后進生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關心愛護后進生,尊重他們的人格。②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動機。③提供范例,增強是非觀念。④根據(jù)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三)班級日常管理工作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內容,是班級工作的基礎,有利于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班級日常管理包括班級常規(guī)管理和非常規(guī)管理兩個方面:

  班級常規(guī)管理包括班級教學管理、課外活動管理和班級制度管理。其中的班級制度管理包括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班級檔案制度、班務日志、班級體育衛(wèi)生制度、勞動制度、學生評優(yōu)和操行評定等。

  班級非常規(guī)管理主要是對班中偶發(fā)事件的應對處理。處理偶發(fā)事件,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控制情緒,沉著冷靜。其次是了解情況,掌握分寸。最后是依靠集體,教育學生。

  (四)組織指導班級活動的開展

  班主任指導班委會、少先隊中隊、團支部開展工作,擔任好少先隊中隊輔導員,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積極組織開展班集體的社會實踐活動、課外興趣小組、社團活動和各種文體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和集體榮譽感。

  五、學校與家庭的協(xié)調

  班主任與家長合作是指班主任與家長之間雙向互動、相互信任,以協(xié)調家長和學校的關系,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xié)調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彼此協(xié)作配合,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般而言,家庭協(xié)調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家訪、班級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長沙龍。

  六、學校與社會的協(xié)調

  在現(xiàn)代社會的學校教育中,廣泛的社會資源是實現(xiàn)其資源整合的重要保證。對于班主任而言,與社會協(xié)調,整合社會教育資源,應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保持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具體可歸結為以下兩種形式。

  (一)依托社區(qū)的教育委員會;

  (二)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东方市| 桃园县| 宝丰县| 湾仔区| 霍城县| 墨玉县| 贵南县| 日土县| 万安县| 木兰县| 赫章县| 阜新市| 杭锦后旗| 高陵县| 金门县| 阆中市| 安图县| 平阴县| 义马市| 军事| 会宁县| 葫芦岛市| 临西县| 于田县| 花莲市| 怀柔区| 玉龙| 林甸县| 石林| 民和| 新化县| 左贡县| 金堂县| 周口市| 曲麻莱县| 嘉鱼县| 咸宁市| 花莲县| 诸暨市| 芒康县|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