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復習資料 >> 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來源:考試網  [ 2017年06月01日 ]  【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高頻考點提要】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及目標;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狀況。

  【高頻考點速記】

  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第一,三維目標觀,即教學的目標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

  第二,綜合課程觀,課程的設置要更加綜合,體現(xiàn)整體性、開放性、動態(tài)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視角和綜合的能力,以適應科學技術既分化又綜合的現(xiàn)實。

  第三,內容聯(lián)系觀,即課程內容的教學,要努力與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與學生已有的經驗相聯(lián)系,加強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使學習更有意義。

  第四,學習方式觀,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第五,發(fā)展評價觀,重視學習的過程評價,通過評價發(fā)揮促進學習的作用,而不是檢查驗收的作用。

  第六,校本發(fā)展觀,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開發(fā)校本課程,增強學生的選擇性,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特色發(fā)展。

  (二)核心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實現(xiàn)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xiàn)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lián)系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狀況

  (一)課程結構

  1.對課程類型的調整

  (1)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2)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3)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4)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

  2.綜合實踐活動課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二)課程實施

  1.在學生觀上,強調學生是發(fā)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2.在學習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教師觀方面: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從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qū)型的開放教師。

  4.教學行為方面: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三)課程管理

  新課程改革下的課程管理,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建立旨在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考評制度。

  (四)課程評價

  在學生評價方面,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指標體系,重視采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認為考試只是學生評價的一種方式。

  在教師評價方面,打破唯“學生學業(yè)成績”論教師工作業(yè)績的傳統(tǒng)做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強調以“自評”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導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和管理者共同參與的、體現(xiàn)多渠道信息反饋的教師評價制度,打破關注教師的行為表現(xiàn)、忽視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建立“以學論教”的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模式。

  在課程實施評價方面,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以學校評價為基礎,促進新課程的實施與發(fā)展。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余庆县| 兰州市| 鱼台县| 林甸县| 新绛县| 介休市| 江安县| 全椒县| 永年县| 潮安县| 博野县| 自治县| 无棣县| 财经| 胶州市| 巩留县| 于都县| 梧州市| 乡宁县| 龙口市| 武义县| 都江堰市| 祁连县| 江达县| 财经| 乌鲁木齐县| 湖北省| 深圳市| 华安县| 新昌县| 鄂托克前旗| 昆山市| 延寿县| 无锡市| 永嘉县| 商洛市| 永丰县| 德钦县| 金门县| 邻水| 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