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術《數據庫及其建立的過程》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2019年5月18日廣東省廣州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數據庫及其建立的過程
2.內容:
在現實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反映到人們的頭腦中,經過識別、選擇、分類等綜合分析,形成了印象和概念,產生了認識。由于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是一種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而計算機不可能直接處理現實世界中的事物,所以使用數據庫管理信息,必須首先將具體事物的特征通過人腦的加工,轉化成計算機能處理的數據,然后再由計算機進行處理。
例如,使用數據庫管理“校本課程”信息,首先要對“校本課程”和“學生”兩個事物進行分析,尋找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在“校本課程”中,可供選擇的校本課程很多,如:中國詩歌研究、趣味數學、古典音樂欣賞等,這些都稱為實體。所有實體的集合稱為實體集,它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也很多。對于這些“校本課程”實體來說,其特征包括課程名稱、課時數、負責老師等(這些都稱為屬性),但我們在需要用到的是課程號、課程名稱、負責老師、學生數四個屬性。對于“學生”實體來說,則需要學生編號、姓名、性別、所在班級等屬性、然后,把上述信息轉化成計算機能夠處理的數據,即建立數據庫。
綜上所述,建立數據庫的過程如圖5-17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要建立一個數據庫,首先要收集相應的信息,然后從中分析并抽取信息的特征,確定特征之間的關系,接著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建立數據庫,最后根據需要使用數據庫。建立的過程中的每個步驟都有特定的任務。如表5-8所示:
3.基本要求:
(1)如果教學期間需要其他輔助教學工具,進行演示即可。
(2)要求配合教學內容有適當的板書設計。
(3)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答辯題目
1.試述數據、數據庫、數據庫系統(tǒng)、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概念?
2.建立數據庫的步驟有哪些?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校開設了80多門選修課,每位同學都要選擇并參加校本課程的學習,學校要隨時對選修情況進行查詢,思考一下:
1.如何用計算機存儲和管理這些信息呢?
同學們說可以用word、excel等軟件處理。
2.Word、Excel等軟件可以處理這類問題,有沒有哪種方式能更高效地處理這類問題呢?
其實是有的,它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數據庫。
(二)新知探究
1.什么是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
學生集體回答: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是一種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2.建立數據庫的過程是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特征——確定特征之間的關系——定義數據庫結構——編輯數據庫
3.與數據庫相關的術語有哪些?分別是什么含義?
同學們前后四人為一組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實體:現實世界中的客觀存在。
實體集:實體的集合稱為實體集。
屬性:實體的某個特征。
4.建立數據庫的步驟及任務分別是什么?
同學們自主探究之后,找5位同學上講臺填寫下表。
【答辯題目及解析】
1.試述數據、數據庫、數據庫系統(tǒng)、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概念
【參考答案】
(1)數據(Data):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稱為數據。數據的種類有數字、文字、圖形、圖像、聲音、正文等。數據與其語義是不可分的。
(2)數據庫(DaBase,簡稱DB):數據庫是長期儲存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數據庫中的數據按一定的數據模型組織、描述和儲存,具有較小的冗余度、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和易擴展性,并可為各種用戶共享。
(3)數據庫系統(tǒng)(DataBase Sytem,簡稱DBS):數據庫系統(tǒng)是指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引入數據庫后的系統(tǒng)構成,一般由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及其開發(fā)工具)、應用系統(tǒng)、數據庫管理員構成。
(4)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簡稱DBMS):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是位于用戶與操作系統(tǒng)之間的一層數據管理軟件,用于科學地組織和存儲數據、高效地獲取和維護數據。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縱功能、數據庫的運行管理功能、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
2.建立數據庫的步驟有哪些?
【參考答案】
(1)收集相關信息。分析要處理事物的現象,歸納出其中的特點,并收集相關信息。
(2)分析信息特征。根據需求,分析并抽取有用信息的特征。
(3)確定特征之間的關系。尋找特征之間的關系,然后進行有效的分類和組織。
(4)創(chuàng)建數據庫結構。選用適當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建立數據庫,并建立表和表之間的關系。
(5)編輯數據庫。將具體的數據錄入到數據庫中,對其中的數據和記錄進行必要的編輯,如添加、修改、插入、刪除等操作。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結合生活實際問答導入,提問同學們:我們在之前的學習中接觸過什么是信息,現在老師想問問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信息都有哪些?是如何體現的?學生可能回答出有新聞、有交通燈、有上課的鈴聲、課程表、書上的文字信息等等。教師進行總結,信息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無處不在,那么具體什么是信息呢,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
——引入新課——什么是信息。
(二)新課講授
承接導入時的問題,信息是貼近生活的,那它具體的定義是什么呢?引出本節(jié)課的第一部分內容:信息的表示。
引導學生回顧第一章所學習的什么是信息,如“通過語言、文字、圖形、圖像等信號傳送的音信、消息”,是“通信系統(tǒng)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消息和信號的具體內容和意義”,通過這些內容的回顧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信息代表含義的廣泛性。
接下來帶領學生分組討論第二部分的內容,關于信息的含義。由信息論的定義、以及信息是客觀事物的各種表現和反映,讓學生分兩組進行討論,并由每組出代表進行發(fā)言。學生可能有的同意信息論中提到的信息用符號所表示的,用符號傳送的報道,報道的內容是接收符號者預先不知道的,但并不是所有內容接受者都是事先不知道的。如傳遞信息關于八月一日建軍節(jié),針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已經知道的。而這一內容我們并不能否定它不是信息。還有的同學可能比較贊同“信息是客觀事物的各種表現和反映”,說出一些恰當的實例來舉證,如:我們通過天氣的明顯變化知道有四季,甚至可以通過人的表情知道表達的信息有哪些含義。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做出適當的點撥,信息的定義并不是絕對化的。
然后針對信息是物質運動的反映,是客觀事物內在矛盾運動的表現,是主體與客體、意識與物質、認識與實踐的中介;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tài)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認識上的不確定性的兩個主流觀點由教師進行簡單介紹兩個觀點的大致意思:信息是物質通過外在的形式所體現出來的種種具體表現。然后布置同桌兩人之間進行討論,并找同學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如:我們的體重可以利用體重稱所體現,時間信息利用鐘表進行體現等等,都可以通過一些事物具體的呈現出來。
(三)鞏固提高
請同學結合生活談一談對于信息的理解,以及信息生活中的存在,還有信息是否具有真假,又應該如何避免。結合實際,學生可能說出信息具有真假,如網絡中的謠言,手機上的詐騙短信,這些信息都是有真假之分的。
(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所討論的幾個關于信息的定義。
作業(yè):嘗試從不同方面去思考信息的定義。
【板書設計】
什么是信息
語言、文字、圖形、圖像等信號表示
信息論定義的信息
客觀事物的各種表現和反映
【答辯題目及解析】
1.本節(jié)課你是如何體現重難點的?
【參考答案】
本節(jié)課重點內容為什么是信息,在教學的過程中先是帶領同學們思考之前學過的什么是信息,然后組織同學進行小組討論,根據不同的理論去作為辯論的理論點,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加深學生的印象。而針對本堂課的難點理解信息的含義,是在學生小組討論的活動后,由老師進行總結歸納,然后再找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通過這樣的形式,凸顯了本堂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
2.本節(jié)課將采用哪些教學方法,如何開展?
【參考答案】
本節(jié)課將采用講授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
由于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理論課,所以不能單一的采用講授法,所以會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所以還會布置合作探究。同時又考慮到面對的學生為高中生,所以還會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通過多樣的教學方法,體現了以學生為本,教師為主體的理念。
高中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動畫》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2019年5月18日吉林長春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多媒體技術-動畫
2.內容:
動畫( Motivation)是運動的畫面,是人們想象的藝術,它通過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快速播放連續(xù)的靜上圖像,從而使人得到動態(tài)視覺的效果。計算機動畫是用計算機生成的一系列能夠實時演播的連續(xù)畫面,它可以把人們的視覺引向一些客觀不存在的事物或很難做到的事情上。計算機在創(chuàng)建畫面、著色、錄制、特技剪輯和后期制作等整個動畫制作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
計算機動畫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當時主要研究二維動畫系統(tǒng)。20 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重心轉移到三維動畫上。隨著圖形工作站和計算機圖形學的飛速發(fā)展,一批可生成真實感動畫的三維動畫系統(tǒng)相繼面世。1993年,美國制作的電影《侏羅紀公園》虛構了恐龍復活的生動畫面,引起全球轟動,獲得創(chuàng)記錄的票房收人,這不能不說是計算機動畫的巨大成就。
由于視覺空間的不同,計算機動畫有二維與三維之分。二維動畫是依靠平面繪圖,以二維的平面形象表現場景和敘事,沒有真實的立體感,如圖1-2-9所示。三維動畫是依靠建立空間三維模型,產生正面、側面和反面等空間感覺,具有真實的立體感。三維動畫不同于二維動畫的繪圖,它采用的是建立三維模型,然后通過“貼圖”體現材料質感,通過調整虛擬攝像機和“打光” 形成逼真的立體畫面,如圖1-2-10所示。
計算機動畫的關鍵技術在于支持動畫制作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由專業(yè)人員開發(fā)的計算機動畫制作軟件可以使我們較方便地制作計算機動畫,它采用關鍵幀( Keyframe)技術設置場景和角色,然后自動生成中間動畫。它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而且使動畫效果流暢自然。因此,計算機動畫被大量用于電影電視特技、廣告、教學、模擬訓練、輔助設計和電子游戲等方面的設計與制作。
常用的計算機動畫文件格式主要有用于網絡傳輸的GIF格式和SWF格式,以及可支持三維動畫的FLI和FLC格式等。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
(2)配合講解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情境,體現學生是主體。
(3)試講過程中配合板書進行講解。
答辯題目
1.談談你對合作學習的理解?
2.你認為信息技術操作課中是否有必要寫板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動畫片是大家小時候的記憶,每個人曾經都有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同時有這樣一些電影像《侏羅紀公園》,因為其逼真的畫面也吸引了很多觀眾。既然大家都很喜歡看,那么大家是否想過,這些動畫片或者電影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這節(jié)課就帶領大家進入動畫的世界,探索動畫的奧秘。
——引入新課——多媒體技術-動畫。
(二)新課講授
任務一:動畫的原理
教師進行引導:“大家聽說過“籠中鳥”的故事嗎?即有兩副圖,分別是鳥和籠子,當以一定速度旋轉時,看起來就好像鳥被困在了籠子里一樣。再有,同學們都見過小人書吧?當從第一頁迅速翻到最后一頁時,就變成了一個連貫的武打動作!
教師提出問題:通過講的兩個小故事,再結合課本進行思考,動畫的原理是什么?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動畫是運動的畫面,是人們想象的藝術,它通過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快速播放連續(xù)的靜上圖像,從而使人得到動態(tài)視覺的效果。計算機動畫是用計算機生成的一系列能夠實時演播的連續(xù)畫面,它可以把人們的視覺引向一些客觀不存在的事物或很難做到的事情上。
任務二:動畫的分類及其特點
教師繼續(xù)進行引導:計算機動畫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動畫也有屬于自己的不同類型,大家知道能動畫分成幾類,并且分類的標準是什么嗎?
同學們紛紛舉手說可以分成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分類的標準是根據視覺空間不同。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鼓勵。
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既然大家知道動畫能夠分成兩類,那么知道每一類有什么特點嗎?
之后教師將學生的答案整合并進行總結:二維動畫是依靠平面繪圖,以二維的平面形象表現場景和敘事,沒有真實的立體感。三維動畫是依靠建立空間三維模型,產生正面、側面和反面等空間感覺,具有真實的立體感。三維動畫不同于二維動畫的繪圖,它采用的是建立三維模型,然后通過“貼圖”體現材料質感,通過調整虛擬攝像機和“打光” 形成逼真的立體畫面。
任務三:計算機動畫的關鍵技術
教師引導:再豐富再逼真的動畫都是通過計算機來完成的,大家是否思考過如果想制作一副動畫其核心的關鍵技術是什么?
這一問題比較難,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多加引導,最后進行講解:計算機動畫的關鍵技術在于支持動畫制作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由專業(yè)人員開發(fā)的計算機動畫制作軟件可以使我們較方便地制作計算機動畫,它采用關鍵幀( Keyframe)技術設置場景和角色,然后自動生成中間動畫。它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而且使動畫效果流暢自然。
任務四:常用的動畫格式
教師引導:在前面學習圖像、視頻的時候都有屬于其的格式,那么動畫的格式又有哪些呢?教師安排學生前后四個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和交流,8分鐘的時間,討論結束后由學生進行匯報。
學生經過積極的討論,最后回答出常用動畫的格式有用于網絡傳輸的GIF格式和SWF格式,以及可支持三維動畫的FLI和FLC格式等。
(三)鞏固提高
通過匹配連線題進行鞏固。將圖像、視頻、動畫的格式雜糅在一起呈現在黑板上,學生對這些格式進行分組。
(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學生總結,教師補充的形式進行本節(jié)課的小結。
作業(yè):查閱關于動畫的更多資料,寫一份學習報告。
【板書設計】
多媒體技術-動畫
一、動畫的原理
二、動畫的分類及其特點
三、計算機動畫的關鍵技術
四、動畫的常用格式
【答辯題目及解析】
1.談談你對合作學習的理解?
【參考答案】
合作學習有包括以下幾點含義:
(1)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一起學習。
(2)教師的角色由傳播者轉變?yōu)榉⻊照呋驇椭摺?/P>
(3)學習的責任由教師轉移到學生。
(4)學生不僅要自己學會,還有責任幫助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學會。
2.你認為信息技術操作課中是否有必要寫板書?
【參考答案】
信息技術操作課當中,多媒體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但好的板書卻有著多媒體教學不可替代的教學功能。
第一,操作課多以任務為主,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涉及到操作流程和步驟,在教師演示或合作探究中,學生通過模仿和學習的方式來達成任務,整個過程缺少一定的思考,對這些流程和步驟缺乏理解,也容易忘記。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輔以板書,學生就能夠清晰地理出操作步驟,這樣便于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消化。
第二,板書是教師教學基本功的重要體現。板書既能體現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也能說明授課思路,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因此我認為操作課中也有必要配合適當的板書。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