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 初中語文 >> 2017下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考試真題答案(網(wǎng)友版)

2017下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考試真題答案(網(wǎng)友版)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7年11月05日 ]  【

  2017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考試時間11月4日開考,考試網(wǎng)第一時間更新了2017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真題,請廣大考生收藏此頁面(ctrl+D),或掃描下面二維碼,加入教師資格考試交流群,一起對答案!

  2018江蘇無錫護士資格證考試介紹不想錯過教師資格證最新真題答案?考試試題?歡迎加入:QQ群號:856953063。護士學習群  抑或  掃碼進群

趕緊掃描下面二維碼。!

  一、單項選擇題

  1、……教師講解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的 (3分)

  參考答案:B.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2、……教師要求學生挑選一篇文章,與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 (3分)

  參考答案:D.泰戈爾《金色花》

  3、……名著導讀活動,教師向?qū)W生推薦一部帶有傳奇色彩的小說 (3分)

  參考答案:B.林海音《城南舊事》

  4、……學完《威尼斯商人》教師組織學生開展 (3分)

  參考答案:A.契訶夫《變色龍》

  5、……教學《馬說》時,教師要求學生 (3分)

  參考答案:B.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6、……教師告訴學生,許多經(jīng)典名句都是在前人佳句 (3分)

  參考答案:A.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由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中“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化用而來

  7、……學習《藤野先生》,教師引導學生領悟“反語”的作用 (3分)

  參考答案:A.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是標志極了(魯迅《藤野先生》)

  8、……某教研室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3分)

  參考答案:C.開展探究性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9、……題目缺失 (3分)

  參考答案:題目缺失

  10、……某教材在冰心《荷葉母親》選文旁邊有一句批注 (3分)

  參考答案:C.助讀系統(tǒng)

  11、……題目缺失 (3分)

  參考答案:題目缺失

  12、……閱讀某教師《孤獨之旅》備課筆記的片段 (3分)

  參考答案:D.學情是備課過程中設計教學方案的依據(jù)

  13、……題目缺失 (3分)

  參考答案:題目缺失

  14、……閱讀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足跡”教學實錄的片段 (3分)

  參考答案:D.展示學習成果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5、……題目缺失 (3分)

  參考答案:題目缺失

  二、案例分析題

  16、……閱讀七年級課文《濟南的冬天》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問題: (1)環(huán)節(jié)一圍繞“溫晴”梳理課文內(nèi)容(10分) (2)教師設計環(huán)節(jié)二的意圖(10分)

  參考答案:

  (1)語文課程標準提倡“整體感知”,內(nèi)涵是讓學生在閱讀層面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而環(huán)節(jié)一就屬于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一圍繞“溫晴”梳理課文內(nèi)容,主要的作用有: ①有助于學生從整理上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因為“溫晴”是濟南的冬天的最主要特點; ②有助于學生把握文章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文章第一段突出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中間段落繪山景,描水色都是分寫,最后一段總結(jié)收束全文; ③有助于學生掌握從重要詞句、文章結(jié)構(gòu)等方面分析文本的學習方法。 (2)《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散文,散文都是作者經(jīng)過靜心錘煉的,在學習鑒賞散文的過程中只有細細品味文中運用的寫作手法,才能體會文字背后所蘊藏的感情,感受其中的魅力。在環(huán)節(jié)二中,教師引導學生品味文中寫山水的美句,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山和水的特點,品味其中比喻和擬人的寫作手法,由此讓學生體會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贊美、熱愛之情,同時也讓學生學習通過品味語言來鑒賞文章的方法,從而提升閱讀鑒賞能力。

  17、……奶奶是水也是山 問題: 請從⑩、?段中找出兩個錯別字,從第⑥段中找出一處病句(8分)

  參考答案:

  錯別字:“眈擱”改成“耽擱”,“厭繁”改成“厭煩”;病句:“手術(shù)車的輪子緩緩地碾過長長的過道,手術(shù)室掛著窗簾的玻璃門輕輕關(guān)上!备某伞笆中g(shù)車的輪子緩緩地碾過長長的過道,手術(shù)室的掛著窗簾的玻璃門輕輕關(guān)上!

  18、……奶奶是水也是山 問題: 請指出該習作的一個缺點,并提出建議(12分)

  參考答案:

  缺點:文不切題。 本文的題目是“奶奶是水也是山”,主要體現(xiàn)奶奶像“水的慈愛”“山的堅強”的優(yōu)秀品質(zhì)。而本文對于這一主旨體現(xiàn)得并不是很明確。文本中只有簡單的敘事,沒有對主旨進行進一步的概括。

  改進建議:本文在寫作當中主要體現(xiàn)奶奶像“水的慈愛”“山的堅強”的優(yōu)秀品質(zhì)。需要通過具體的事件來表達,作者在表達“奶奶像山一般的堅強”這一品質(zhì)時,主要通過“奶奶進病房前鼓勵我”“奶奶病后在家忙碌”這些小事來描寫奶奶的堅強,但沒有進行情感的總結(jié),可以加上情感表達一個小自然段;而“與奶奶在窗前分享雞湯”這件小事主要是表現(xiàn)奶奶“像水的慈愛一般的特點”,但是這一品質(zhì)表現(xiàn)地不明確,需要再增加1-2個具體典型的事件來描寫,突出文章的主旨。

  三、教學設計題

  19、……柳宗元《小石潭記》原文 問題: 寫出你對《小石潭記》教學的認識(20分)

  參考答案:本文通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來表達情感。 首先,本文按游覽順序來寫,條理清楚。教師可利用這一特點,運用不同形式引導同學把握課文內(nèi)容。具體順序為:(1)發(fā)現(xiàn)小潭(聞聲→見形)→(2)潭中景物(水→石→樹→魚)→(3)小潭源流(溪身→岸勢)→(4)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其次,抓住特征,細致描繪。這篇游記描繪景物抓住特征,既肖其貌,又傳其神,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如臨其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多媒體,以想象的方式幫助學生體會意境美。例如寫潭西南邊的小溪,作者連用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個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現(xiàn)出來,非常真切,教師便可以請學生想象并畫出小石潭的形象圖,從而進一步理解文意。 最后,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寓情于景。在對景物描繪中,滲透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懷。教師在講解時要注意知人論世,及時補充作者的生平及背景,從而感悟文中寓于景中的情感。通過這樣的介紹,學生就可以感受到: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但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觸景傷情。作者離開國都長安來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習慣。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心情。此刻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有力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

  20、……柳宗元《小石潭記》原文 問題: 根據(jù)材料,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20分)

  參考答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寫作背景,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疏通文意,理解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特殊句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篩選文本,抓住關(guān)鍵字詞,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qū)懢暗膶懽鞣椒,感受文章的意境?/P>

  2.通過了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感受作者的心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

  確立依據(jù):

  (1)教學目標的設立要符合《義務教務階段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guān)要求,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立,并完成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

  (2)八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幾篇文言文,他們有一定的文言語感以及文言常用語法知識的積累,但是對于文言知識的把握不夠準確。同時這篇文章雖然比較短小、淺顯,但是解讀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著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理解文本的能力。因此,知識與能力目標設定為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特殊句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本文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著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fā)自己在貶官失意時的悲涼、凄愴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描寫生動、細致,充滿詩情畫意。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所以過程與方法目標設定為通過篩選文本,抓住關(guān)鍵字詞,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qū)懢暗膶懽鞣椒,感受文章的意境?/P>

  (4)《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要求:“能夠閱讀淺顯文言文,并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及“通過誦讀,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薄靶蕾p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彼郧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設定為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

  21、……柳宗元《小石潭記》原文 問題: 設計一個教學片段,簡要說明每環(huán)節(jié)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25分)

  參考答案:

  【教學目標】

  1.通過篩選文本,抓住關(guān)鍵字詞,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qū)懢暗膶懽鞣椒,感受文章的意境?/P>

  2.通過了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感受作者的心境。

  【教學流程】 從“賞景”“探情”兩方面展開教學。

  1.賞景

  (1)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思考文章寫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它們的特點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語言,然后用一個詞概括。 水清:“如鳴佩環(huán)”,“水尤清冽”,“尤”是“特別”的意思。 石奇:“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嵫,為巖”,形態(tài)各異。 樹美:“青樹翠蔓,參差披拂”。 魚靈:“皆若空游無所依”,“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魚在水中如同在空中游動,沒有依傍,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像是和游者相互玩樂。

  (2)探求小石潭的源頭,結(jié)合文中句子回答。 溪岸“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3)再次朗讀課文,想象小石潭的美景。

  (4)探究文章的寫作順序,完成表格。 “伐竹取道”發(fā)現(xiàn)小石潭,然后將遠鏡頭逐漸地拉近到潭底,看到了潭底的全石,近岸旁如坻、如嶼、如堪、如巖的卷石,又欣賞了覆蓋、纏繞、搖動、連接,隨風飄蕩的青樹翠蔓,走近,到潭中,對潭中的魚兒進行了特寫,然后又從潭水的西南方向去探尋源頭!耙撇綋Q景”,按游覽順序來寫景。

  2.探情

  (1)思考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 “樂”,可從“心樂之”和“似與游者相樂”看出。

  (2)結(jié)合課文和柳宗元的生平經(jīng)歷,思考心情由樂轉(zhuǎn)凄的原因。 從文中“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作者受不了這種透徹心骨的凄涼,不忍獨自品味那種孤獨和無奈,所以離開了。 課件出示:柳宗元的生平經(jīng)歷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滿腹才華,想用自己的智慧為朝廷出力,積極參與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敗,一紙調(diào)令將他發(fā)配到了偏遠的永州地區(qū),并讓他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司馬。此時老母病故,居處遭火,但他不想把自己蜷縮在悲痛和無助中,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中,在永州的小石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個無人問津卻秀麗奇特的地方,這難道不是他自己的寫照嗎?)

  (3)請同學們再次朗讀全文,仔細品味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作者凄愴、哀怨的心境。 3.師生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在一起的交流學習,真切感受到了柳宗元當時的不幸和無奈,也就是這不幸和無奈成就了一代文學大師。一千多年過去了,那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權(quán)貴早已無人知曉,真正被記住的名字是柳宗元,是那個踏遍山水的柳宗元,讓我們一起記住失意成就永恒的經(jīng)典吧!

初中語文學科知識真題及答案匯總
1 201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學科知識》真題及答案 在線做題
2 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學科知識》真題及答案 在線做題
3 2016上半年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學科知識》真題及答案 在線做題
4 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學科知識》真題及答案 在線做題
5 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學科知識》真題及答案 在線做題

  教師資格證網(wǎng)校導師解析真題答案+VIP題庫+面試班:>>>>>>查看詳情

責編:Luffy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龙里县| 阿拉善左旗| 贡嘎县| 安福县| 海阳市| 高邮市| 乐亭县| 左云县| 定日县| 舒城县| 桓仁| 林芝县| 临沭县| 滦平县| 加查县| 司法| 逊克县| 罗江县| 密云县| 涡阳县| 离岛区| 台北县| 米易县| 轮台县| 江山市| 赣榆县| 松滋市| 陆川县| 英吉沙县| 台南县| 施甸县| 文登市| 石城县| 贡山| 赫章县| 自治县| 海城市| 杂多县| 巴彦淖尔市| 瑞丽市|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