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土地登記代理人《地籍調查》基礎題庫(4)
1.宗地內部與界址邊不相鄰的地物點,不論采用何種方法勘丈,其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 )毫米。
A.±0.4 B.±0.3 C.±0.5 D.±0.7
答案:C
解釋:地籍鉛筆原圖或地籍電子底圖的基本精度要求:宗地內部與界址邊不相鄰的地物點,不論采用何種方法勘丈,其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5mm;鄰近地物點間距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4mm。
2.土地勘測定界時,界址點間距超過( )時,應加設界址樁。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答案:B
3.當控制網(wǎng)外業(yè)觀測結束后,即可進行控制網(wǎng)平差計算工作,計算步驟為( )。
①坐標計算;②數(shù)據(jù)整理;③成果輸出;④邊長改化;⑤歸檔
A. ②④①③⑤ B.①②④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①④③②⑤
答案:A
解釋:成果先整理,后處理。
4.地籍圖上表示建筑物時,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簡易房可舍去
B.附屬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陽臺、雨篷及臺階等可舍去
C.建筑物的細部如墻外磚柱等或較小的裝飾性細部可舍去
D.大單位大面積的臺階、有柱的雨篷可舍去
答案:D
解釋:地籍圖主要反映的是重要的地籍要素和重要的地物。
5.初始地籍調查成果檢查中,專職員檢查是作業(yè)單位質量管理機構組織對成果質量進行的()。
A.中期檢查
B.后期檢查
C.前期檢查
D.最終檢查
【答案】D
【解析】初始地籍調查成果檢查中,專職員檢查是作業(yè)單位質量管理機構組織對成果質量進行的最終檢查。檢查內容除與自檢、互檢相同外,還應檢查下列內容:互檢記錄;技術設計書執(zhí)行情況;技術報告、工作報告等的編寫以及資料的分類整理和立卷建檔是否符合要求。
6.初始地籍調查成果的驗收工作是在()檢查的基礎上進行的。
A.中期
B.終期
C.三級
D.二級
【答案】C
【解析】初始地籍調查成果的驗收工作是在作業(yè)人員自檢、作業(yè)組互檢、作業(yè)隊專檢三級檢查的基礎上進行的。
7.作業(yè)員自檢時,每完成()道工序就要進行自檢。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解析】作業(yè)員自檢按作業(yè)工序分別進行,每完成一道工序即隨時自檢。
8.在地籍圖上量取求積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圖上量取圖形面積的方法叫做( )。
A.坐標面積計算法
B.解析法
C.圖解法
D.圖解坐標法
答案:C
解釋:注意面積量算的方法。面積量算方法一般分為解析法和圖解法二種。
9.初始地籍調查成果的檢查驗收目的在于(),并對其進行評定。
A.對我國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具體實施
B.完善初始地籍調查工作
C.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條件
D.保證初始地籍調查成果的質量
【答案】D
【解析】初始地籍調查成果的檢查驗收是初始地籍調查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在于保證初始地籍調查成果的質量,并對其進行評定。
10.初始地籍調查成果評定分為()。
A.優(yōu)、良、中、合格四個等級
B.優(yōu)、良、合格三個等級
C.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D.優(yōu)、良、中、合格、不合格五個等級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