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時所應當遵循的方式、步驟、時限和順序。
A.行政程序法
B.行政程序
C.行政方式
D.行政制度
【答案】B
【解析】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時所應當遵循的方式、步驟、時限和順序。
12.行政程序本質(zhì)上是行政行為( )表現(xiàn)形式的有機結合。
A.時間
B.空間
C.時間和空間
D.時間或空間
【答案】C
【解析】行政程序本質(zhì)上是行政行為空間和時間表現(xiàn)形式的有機結合。
13.以行政程序所涉及的行為的性質(zhì)為,行政程序可分為( )。
A.事先行政程序和事后行政程序
B.主要行政程序和次要行政程序
C.法定行政程序和意定行政程序
D.抽象行政行為程序和具體行政行為程序
【答案】D
【解析】以所涉及的行政行為的性質(zhì)為,行政程序又可分為抽象行政行為的程序與具體行政行為的程序。
14.以法律是否明確規(guī)定和要求為,行政程序可分為( )。
A.法定行政程序和意定行政程序
B.抽象行政行為程序和具體行政行為程序
C.事先行政程序和事后行政程序
D.行政立法程序、行政執(zhí)法程序和行政司法程序
【答案】A
【解析】以法律是否明確規(guī)定和要求為,可將行政程序分為法定行政程序與意定行政程序。
15.以( )為,可以將行政程序劃分為主動行政程序與依申請行政程序。
A.法律是否明確規(guī)定和要求
B.行政程序適用的時間順序不同
C.行政程序?qū)π姓鄬θ撕戏嘁嫠a(chǎn)生的影響是否具有實質(zhì)性
D.以行政程序的發(fā)動及終結是否以行政主體依職權主動引起
【答案】D
【解析】以行政程序的發(fā)動及終結是否以行政主體依職權主動引起為,可以將行政程序劃分為主動行政程序與依申請行政程序。
16.“民法”一詞于( )。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拿破侖市民法典》
C.羅馬法的市民法
D.羅馬法的萬民法
【答案】C
【解析】大陸法系所使用的“民法”一詞皆由市民法轉(zhuǎn)譯而來。羅馬法的市民法是民法的語源,萬民法為民法內(nèi)容的。
17.民法的語源是( )。
A.萬民法
B.民法通則
C.民法典
D.市民法
【答案】D
【解析】法律學者一般認為,市民法是民法的語源,萬民法則是民法的內(nèi)容。
18.民法的內(nèi)容是( )。
A.市民法
B.萬民法
C.民法典
D.民法通則
【答案】B
19.現(xiàn)代民法的基礎是( )。
A.萬民法
B.市民法
C.羅馬法
D.瑞士法
【答案】C
【解析】羅馬法是現(xiàn)代民法的基礎,包括市民法和萬民法。近現(xiàn)代大陸法系國家制定民法典也都是以羅馬法為藍本。
20.簡單商品生產(chǎn)時期民法最典型的代表是( )。
A.法國民法典
B.德國民法典
C.日本民法典
D.羅馬法
【答案】D
【解析】恩格斯在論及羅馬法的本質(zhì)時說,羅馬法足簡單商品生產(chǎn)即資本主義前的商品生產(chǎn)的完善的法,但是它也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shù)法權關系。羅馬法是商品生產(chǎn)者社會的第一個世界性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