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事業(yè)單位申論模擬范文:“無差別同學會”呵護不了自尊心
近日,一份“史上最強同學聚會通知書”在網(wǎng)絡熱傳,戳中無數(shù)網(wǎng)友。組織者考慮實在很周到,明確不歡迎帶小三、情人參會,嚴禁駕駛豪車,不得炫耀名表、名包及房產。
每到五一、十一、春節(jié),很多人為同學會糾結。同學會顧名思義,是老同學的聚會,無非是要重緬讀書時光,而彼時大多人是白紙一張,如果有差異,無非是誰成績更好,誰更調皮不守紀律,還有誰對誰有好感。而這些經(jīng)過時間沉淀,都會成為同學會的絕佳談資,倒是多了一些聚會的理由。如此看來,同學會本來只關曾經(jīng)的時光,往大了說是為了情懷而聚。
隨著80年代末以商品房為代表的資產時代興起,不少國人習慣以資產財富衡量個人價值。同學會在唏噓歲月給各人刻下了痕跡之外,也成了檢驗事業(yè)成就的名利場。不知何時起,同學會成了炫富場。不信你看,馬云、柳傳志們的江南會、泰山會,就是以財富而聚,沒有一定等次資產的富豪連聚會的門檻都沒有,同學會被貼上財富的標簽,這些富豪大佬們也是難辭其咎。近些年來,社會對貧富差距被瞬間放大的同學會也愈加寬容。同學會上某老板同學給所有人發(fā)蘋果手機的新聞被冠以“情懷”標簽,恰恰說明了同學會只談往昔歲月不關名利簡直是空想。
同學會照顧所有人的自尊心,設想當然是好,然而在財產社會,什么人言行接物不留痕跡?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哪有同學會不暴露各人的職業(yè)地位?所謂“無差別同學會”不帶小三、情人,不駕駛豪車,不在同學面前給下屬電話顯擺自己能耐,考慮到了處境一般同學的自尊。然而,刻意掩飾自己的物質條件和社會地位,是否也是從反面?zhèn)藙e人的自尊心?至少說明你自己很在意。事實上,自尊心強很在意的同學,無論如何都會受傷,全然不以外在條件論高下的同學,無論如何也不會受傷。
個體的差別是人類社會的本質特征。只是到了物質社會,社會以財富論高低,同學會看物質高下也就是近些年才成了主流。曾經(jīng)的科舉社會,官場上的同學互稱同窗,背后傳達的則是“知識求學至上“的樸素觀念。同學會呵護脆弱的自尊心不僅多余而且無用,真正在意的終究會在意,真正不在意的無論如何也不會在意。其實真正出問題的不是炫富的同學,而是社會評價體系。人有個性差異,所有工作都能實現(xiàn)個人價值,往深 處說是借工作進行心智修行,當老板或官員的,何以讓其他職業(yè)的頂禮膜拜?
“無差別同學會”呵護不了自尊心。只有社會評價更加多元客觀,同學會才會回歸情懷敘舊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