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審計師 >> 綜合輔導 >> 宏觀經濟學基礎 >> 文章內容

中級審計師《宏觀經濟政策》重要知識點:國民收入核算

來源:考試網  [2017年8月4日]  【

  一.總供給與總需求

  (一)總供給

  總供給----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價格水平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總

  量。

  總供給可用兩種形態(tài)表示:

  1.在價值形態(tài)上----指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價格水平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所提供的產

  品和服務的價值量總和;

  2.在物質形態(tài)上----指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價格水平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所提供的產

  品和服務的物質總量。

  總供給主要是由勞動力、生產性資本存量和技術因素決定的。

  在宏觀經濟學中,通常用生產函數來描述總產出與勞動、資本和技術之間的關系。

  宏觀生產函數又稱總量生產函數,表示總量投入和總產出之間的關系。

  假定一個經濟社會在既定的技術水平下使用總量意義下的勞動和資本兩種要素進行生

  產,則宏觀生產函數可表示為:

  y=f(N,K)

  其中,Y為總產出,N為整個社會的就業(yè)水平或就業(yè)量,K為整個社會的資本存量。該

  式表明,經濟社會的產出取決于整個社會的就業(yè)量和資本存量。

  (二)總需求

  總需求----指社會在一定的價格水平下所愿意并有支付能力購買的產品和服務的總量。

  包括----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國外需求。

  公式:Y=C+I+G+NX

  其中C、I、G和NX分別為: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和國外需求。

  【例題6*單選題】

  市場經濟中,商品的均衡價格決定于:

  A.生產成本B.供求關系C.通貨膨脹水平D.凱恩斯定律

  【答案】B

  【解析】商品的均衡價格取決于供求關系。

  二.關于國民收入的幾個重要的概念及其關系

  (一)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經濟社會(即一國或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全部

  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GDP是用貨幣量衡量的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各種最

  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的價值不能計入,否則就會造成重復計算。

  (二)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生產總值----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國

  民生產總值=GDP-外國國民在本國同時期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本國國民在國外同時期所創(chuàng)造的價

  值

  (三)國民生產凈值(NNP)

  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總值(GNP)-資本折舊

  【例題7*單選題】

  國民生產凈值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別是:

  A.直接稅B.折舊等資本消耗C.津貼與間接稅D.政府的轉移支付

  【答案】B

  【解析】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總值(GNP)-折舊等資本消耗。

  (四)國民收入(NI)

  國民收入----按生產要素報酬計算的國民收入。

  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凈值(NNP)-間接稅-企業(yè)轉移支付+政府補助金

  (五)個人收入(PI)

  個人收入(PI)=國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潤-企業(yè)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費)+政府

  給個人的轉移支付

  (六)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上述各概念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GNP=GDP+國外凈要素收入

  NNP=GNP-折舊等資本消耗

  NI=NNP-(間接稅-津貼)

  PI=NI-公司未分配利潤-企業(yè)所得稅+政府給居民的轉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DPI=PI-個人所得稅

1 2
責編:lzy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邵武市| 洪江市| 江永县| 平泉县| 丹棱县| 乌审旗| 马山县| 惠州市| 海晏县| 黄平县| 阿勒泰市| 施秉县| 塘沽区| 西安市| 永胜县| 界首市| 忻城县| 那坡县| 蛟河市| 桐乡市| 会昌县| 久治县| 闻喜县| 淮南市| 金堂县| 闵行区| 鄄城县| 南召县| 苏州市| 将乐县| 清原| 弥勒县| 阿合奇县| 临西县| 松溪县| 石泉县| 措美县| 进贤县| 柳州市| 广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