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習教育
題目總量:200萬+
軟件評價:
下載版本
某寫字樓工程,建筑面積78000m2,現(xiàn)澆框筒結構,地下2層,地上36層;A采用樁基礎加箱形基礎,工程樁為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樁徑1000mm,樁長35m,共320根,鋼筋籠長度21m;基礎埋深8.4m,底板厚2.1m,底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40P10。
在工程施工中發(fā)生了如下事件:項目部完成灌注樁的泥漿循環(huán)清孔工作后,隨即紡織鋼筋籠。下導管及樁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澆筑至樁頂設計標高。根據(jù)相應施工方案,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工程采用二次振搗工藝,為防止大體積混凝土裂縫,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問題:
1.分別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處,并寫出正確的做法。
2.根據(jù)施工進度安排,說明灌注樁混凝土試件的取樣計劃。
3.根據(jù)《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說明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應符合哪些規(guī)定?
4.結合本工程,說明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控制的措施。
參考答案:
1.1)不妥之處1:項目部完成灌注樁泥漿循環(huán)清孔工作后,隨即放置鋼筋籠、下導管及樁身混凝土灌注。
正確做法:項目部完成灌注樁泥漿循環(huán)清孔工作后,應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放鋼筋籠。在放置鋼筋籠、下導管后還應進行二次清孔,施工單位檢查,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樁身混凝土灌注;
2)不妥之處2:混凝土澆筑至樁頂設計標高
正確做法:混凝土澆筑高度應按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要求高度進行澆筑,比設計標高至少高0.8~1.0m。
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灌注樁“每澆筑50m3混凝土必須有1組試件,小于50m3的樁,每根樁必須有一組試件”。該工程每根灌注樁理論混凝土用量為πd2/4×L=3.14×1×1×35÷4=27.475m3,不足50m3。應每根樁留一組混凝土試件,共留置試件320組。
3.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應對混凝土進行溫度控制,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澆筑體最大溫升值不宜大于50℃。
(2)在覆蓋養(yǎng)護階段,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100mm位置處的溫度與混凝土澆筑體表面溫度差值 不應大于25℃;結束覆蓋養(yǎng)護后,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100mm位置處的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差值不應大于25℃。
(3)混凝土澆筑體內部相鄰兩測溫點的溫度差值不應大于25℃。
(4)混凝土降溫速率不宜大于2.0℃/d;當有可靠經驗時,降溫速率要求可適當放寬。
4.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主要控制措施有:
(1)優(yōu)先選用低水化熱的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減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如降低拌合水溫度;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曬。
(4)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濕材料,加強養(yǎng)護。
(5)可在基礎內預埋冷卻水管,通人循環(huán)水,強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產生的溫度。
(6)在拌合混凝土時,還可摻人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減少混凝土的溫度應力。
(7)設置后澆縫,以減小外應力和溫度應力;同時,也有利于散熱,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
(8)大體積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藝,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相關題庫
題庫產品名稱 | 試題數(shù)量 | 優(yōu)惠價 | 免費體驗 | 購買 |
---|---|---|---|---|
2022年二級建造師考試題庫《建筑工程》 | 1986題 | ¥78 | 免費體驗 | 立即購買 |
微信掃碼關注焚題庫
-
歷年真題
歷年考試真題試卷,真實檢驗
-
章節(jié)練習
按章節(jié)做題,系統(tǒng)練習不遺漏
-
考前試卷
考前2套試卷,助力搶分
-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分數(shù)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