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習教育
題目總量:200萬+
軟件評價:
下載版本
(1)按11%的利率平價發(fā)行債券;
(2)按面值發(fā)行股利率為12%的優(yōu)先股;
(3)按20元/股的價格增發(fā)普通股。
該公司目前的息前稅前利潤為1600萬元;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證券發(fā)行費可忽略不計。
要求:
(1)計算按不同方案籌資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填列“普通股每股收益計算表”)。
(2)計算增發(fā)普通股和債券籌資的每股(指普通股,下同)收益無差別點(用息前稅前利潤表示,下同)以及增發(fā)普通股和優(yōu)先股籌資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3)計算籌資前的財務杠桿系數和按三個方案籌資后的財務杠桿系數。
(4)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分析,該公司應當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理由是什么?
(5)如果新產品可提供1000萬元或4000萬元的新增息前稅前利潤,在不考慮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公司應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
參考答案:
(1)
(2)債券籌資與普通股籌資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EBIT-300-440)×0.75]/800=[(EBIT-300)×0.75]/1000
EBIT=2500(萬元)
優(yōu)先股籌資與普通股籌資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EBIT-300)×0.75-480]/800=[(EBIT-300)×0.75]/1000
EBIT=3500(萬元)
(3)籌資前的財務杠桿=1600/(1600-300)=1.23
發(fā)行債券籌資的財務杠桿=2000/(2000-300-440)=1.59
優(yōu)先股籌資的財務杠桿=2000/(2000-300-480/0.75)=1.89
普通股籌資的財務杠桿=2000/(2000-300)=1.18
(4)該公司應當采用增發(fā)普通股(方案3)籌資。該方式在新增息前稅前利潤400萬元時,每股收益較高、風險(財務杠桿)較低,最符合財務目標。
(5)當項目新增息前稅前利潤為1000萬元時應選擇債券籌資方案(方案1);如果新產品可提供4000萬元的新增息前稅前利潤,在不考慮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公司應選擇方案1(發(fā)行債券)。
【解析】
因為方案1新增稅前利息=4000×11%=440(萬元);因為方案2新增稅前優(yōu)先股利=4000×12%÷(1-25%)=480÷(1-25%)=640(萬元),由于分母股數一致,而方案2新增的財務負擔多,所以方案1的每股收益一定比方案2每股收益高,所以排除發(fā)行優(yōu)先股方案。
當項目新增息前稅前利潤為1000萬元時,由于預計總息前稅前利潤為1600+1000=2600(萬元),大于增發(fā)普通股與增加債務兩種增資方式下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2500萬元),所以應采用增加發(fā)行債券的方式;當項目新增息前稅前利潤為4000萬元時,由于預計總息前稅前利潤為1600+4000=5600(萬元),大于增發(fā)普通股與增加債務兩種增資方式下的無差別點(2500萬元),所以應采用增加發(fā)行債券的方式。
或:也可以通過計算每股收益進行比較:
①
②
相關知識:四、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
相關題庫
題庫產品名稱 | 試題數量 | 優(yōu)惠價 | 免費體驗 | 購買 |
---|---|---|---|---|
2022年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考試題庫 | 2953題 | ¥98 | 免費體驗 | 立即購買 |
2022年注冊會計師《專業(yè)階段考試》考試題庫 | 11865題 | ¥470 | 免費體驗 | 立即購買 |
微信掃碼關注焚題庫
-
歷年真題
歷年考試真題試卷,真實檢驗
-
章節(jié)練習
按章節(jié)做題,系統(tǒng)練習不遺漏
-
考前試卷
考前2套試卷,助力搶分
-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分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