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習教育
題目總量:200萬+
軟件評價:
下載版本
讓我們回到1000年前的1018年,當時的人對未來懂得不多,但相信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在未來不會有什么不同。如果1018年你住在中國,會知道到1050年可能出現(xiàn)朝代更替,遼國可能從北方入侵,也可能發(fā)生瘟疫,讓幾百萬人喪命。但你也很清楚,就算到了1050年,大多數(shù)人仍然是農民或織布工,皇帝還是要靠人來組建軍隊和朝廷,男人的地位還是比女人高,預期壽命還是大約40歲,而且人體構造也絕不會有什么不同。所以,在1018年的時候,宋朝的窮人家會教小孩如何種稻或織布,有錢人家則是教男孩讀經寫字、騎馬射箭,教女孩三從四德,當個好妻子。毫無疑問,這些技能到了1050年還是很重要。
相較之下,對于中國或世界其他地方到2050年會是什么樣子,我們實在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那時人類如何謀生,不知道軍隊或政府會如何運作,也不知道兩性關系會是什么模樣。到那個時候,有些人的壽命可能會比今天長得多,而且因為有了生物工程和直接的腦機接口,就連人體本身也可能發(fā)生前所未見的改變。所以,現(xiàn)在孩子學的各種科目技能,到2050年絕大多數(shù)可能沒有什么用了。
目前有太多學校的教學重點仍然在灌輸信息。這在過去說得通,因為過去信息量本來就不大,而且就連那一點信息,也不斷受到各種審查制度的阻隔。比如,如果你住在1800年墨西哥的某個偏僻小鎮(zhèn),就很難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畢竟,那時既沒有收音機、電視機,也沒有報紙或公共圖書館。就算你識字,也能進入某家私人圖書館,書架上多半也只有小說和傳道小冊子,因為西班牙帝國嚴格審查當?shù)赜∷⒌乃形谋,而且也只允許極少數(shù)通過審查的出版作品,由外界輸入加上多半也只有小說和傳道小冊子。如果你當時住在俄國、印度、土耳其的偏僻小鎮(zhèn),情況大致也是如此,F(xiàn)代學校出現(xiàn),所有孩子都能學到讀寫技能,了解地理、歷史和生物的基本事實,這其實是個極大的進步。
但是,在21世紀,我們被大量的信息淹沒,而審查機構甚至都沒有去阻擋信息的打算,反而忙于散布錯誤的信息,或是用不重要的事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如果你現(xiàn)在住在墨西哥的一個偏僻小鎮(zhèn),有一部智能手機,光是看維基百科、TED演講、免費在線課程,就可以花掉大把的時間。一方面,現(xiàn)在沒有任何政府有能力隱藏它們不喜歡的所有信息;另一方面,現(xiàn)在如果想用各種互相矛盾的報道、無關緊要的話題來影響大眾、完全是輕而易舉。比如,全球民眾現(xiàn)在如果想知道敘利亞的阿勒頗(Aleppo)遭轟炸的情況,或是南極冰蓋融化的最 新情形,只要上網點一下就能得到信息。然而網絡上眾說紛紜,實在難以判斷哪些內容可信。正是因為只要點一下就能得到無數(shù)其他信息,也就令人難以專注。如果政治或科學看起來太復雜,我們很容易就會想轉去看些可愛的貓貓狗狗、名人八卦。
在這樣的世界里,老師最不需要教給學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學生手上已經有太多信息,他們需要的是能夠理解信息,判斷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夠結合這點點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觀。
事實上,西方自由主義教育的理想幾百年來一直如此,但時至今日,甚至許多西方學校也從未實現(xiàn)這個理想。教師只是把資料硬塞給學生,再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出于對集權主義的恐懼,自由派的學校特別害怕教學生宏大敘事(grand narratives),認為只要給學生提供大量資料和一點自由,學生就會構建自己的世界觀。就算這一代學生還沒辦法打造出一個有頭有尾、有意義的故事,未來也總有時間讓我們好好消化這一切。但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我們在未來這幾十年所做的決定,將會影響生命本身的未來,而我們只能依據(jù)自己目前的世界觀來做出這些決定。如果我們這一代人無法對宇宙有整體的認識,生命的未來就只能依賴隨機的決定。
問題:
(1)在文中劃線句:“但時至今日,甚至許多西方學校也從未實現(xiàn)這個理想”中,“這個理想”指的是什么?請結合本文,簡要概括。
(2)文章標題為“教育: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為什么?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①文章中畫線句子中的“這個理想”指的是:西方自由主義教育的理想,
②“這個理想”具體含義為:大量的信息淹沒的時代和世界,老師不需要教給學生更多的信息。學生需要的是能夠理解信息,判斷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并能夠結合這點點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觀。
(2)根據(jù)文意,現(xiàn)在社會與過去社會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和差異,這種差異使得教育一直處于改變之中,具體體現(xiàn)為:
①與古代社會基本特征歷經幾十年幾乎不會有大變化的情況不同,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達,社會基本特征和社會運作形式變化迅速,就連人體本身也可能發(fā)生前所未見的改變。這種“改變”體現(xiàn)在教育上表現(xiàn)為:現(xiàn)在孩子學的各種科目技能,到2050年絕大多數(shù)可能沒有什么用了。
②上世紀的世界社會封閉,信息量不大,且信息流通不斷受到各種審查制度的阻隔,因此偏僻小鎮(zhèn)的孩子大多很難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與過去不同,21世紀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手上有太多信息。而且,而現(xiàn)代學校使得所有孩子都能學到讀寫技能,了解地理、歷史和生物的基本事實。相對而言,教育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③與過去教師只是把資料硬塞給學生的灌輸式教育不同,現(xiàn)代學生已能夠理解信息,選擇信息,甚至是結合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觀。盡管這一代學生還沒辦法憑借接收的信息打造出一個有頭有尾、有意義的故事,但是我們未來這幾十年所做的決定,將會影響生命本身的未來,而我們只能依據(jù)自己目前的世界觀來做出這些決定。如果我們這一代人無法對宇宙有整體的認識,生命的未來就只能依賴隨機的決定。這對于教育來說也是一個變數(shù)。
因此,文章標題為“教育: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
答案解析:
相關題庫
題庫產品名稱 | 試題數(shù)量 | 優(yōu)惠價 | 免費體驗 | 購買 |
---|---|---|---|---|
2022教師資格證《幼兒》(統(tǒng)考)考試題庫 | 3040題 | ¥98.00 | 免費體檢 | 立即購買 |
微信掃碼關注焚題庫
-
歷年真題
歷年考試真題試卷,真實檢驗
-
章節(jié)練習
按章節(jié)做題,系統(tǒng)練習不遺漏
-
考前試卷
考前2套試卷,助力搶分
-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分數(shù)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