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習教育
題目總量:200萬+
軟件評價:
下載版本
喜歡蘆花
陸星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愛,對人、對物、對景,沒有例外。而“偏愛’’的產生和形成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可以說,人的“偏愛”,包含著人的全部:性格,審美,心境,以及整個世界觀。在所有的花花草草中,我惟獨對野生的蘆葦和蘆花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我喜歡在我房間的花瓶里永遠地插有一大束蓬蓬松松的蘆花,雖然,它們沒有香味,沒有彩色,也沒有盛開時的耀眼;它們一旦干枯,沒有了生命,卻永不凋謝,一年兩年,十年八年,把蘆花插在花瓶里,它們總是完好如初,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并以它“永不凋謝的干枯”來提示一種生命的原始的狀態(tài)蒼茫、荒涼。
曾經聽說,上海附近的崇明島、長興島,在沒有開墾之前便覆蓋著一大片一大片蕭瑟的蘆葦。想象這一望無際的“蘆葦蕩”,不時的被海風侵襲,掀起層層狂濤,發(fā)出陣陣呼嘯,那情景,何等壯觀,何等蒼涼。我喜歡壯觀的景象,更喜歡蒼涼給人的啟示。即使作為裝飾,把蘆花插在花瓶里,顯然要比那些綻放一時的鮮花有意味得多。
所以,在秋天的一個星期日,被朋友約去長興島一日游,我首先想到,能不能采到蘆花?我問朋友。朋友風趣地回答:“你要多少?一車廂?兩車皮?”朋友知道了我的心思,因此,一到長興島,沒有先引導我們參觀橘園,而是直奔“主題”,把我們帶進蘆葦蕩。
呵,想象中的蘆葦蕩一旦展現(xiàn)在眼前,我真是激動無比,這是一片將近一千七百畝的灘涂地,長滿了比人還高的蘆葦,細高的蘆桿,頂著豐滿的蘆花,在風中“唰唰”地搖晃,那搖晃的陣勢,頗有排山倒海似的氣概。當然,我們看到的蘆葦蕩,已經有了些人為的痕跡,長興島人因地制宜利用資源,開發(fā)旅游業(yè),圍起長長的堤,在密密的蘆葦叢中,模仿八卦陣的布局,開出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我們坐上小船,沿著這條迷途似的小河,深入蘆葦蕩,然后,停下槳,靜靜地聆聽兩岸城墻般的蘆葦叢發(fā)出的“嘩嘩”的響聲,那響聲,似有千萬把古箏在寂靜的長空下婉轉低吟,不凄楚,不悲戚,只是充滿著蒼涼感和滄桑感。這種讓人感慨萬千的蒼涼及滄桑,會引起太多太多的聯(lián)想,對人生,對世事,對一切的一切。在都市擁擠的空間里,一些感慨的心緒,往往會越積越濃,越積越深,但是,面對著蒼天下這樣一片廣大的蘆葦蕩,我們所有的心緒,都不由地被這滄海桑田的變遷所包涵的時間和空間所溶解,我們自以為沉重的心緒頓時變得渺小,無足輕重,心靈反而廣大了,開闊了,潔凈了。
我們的船在蘆葦蕩里僅僅穿行了半個多小時,但這半個多小時留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離開長興島后的不幾天,我和一位女導演談論我的一部電視劇的修改方案時,我又情不自禁地想到那片蘆葦蕩,以及那種“排山倒!钡臍鈩,我向導演提議,是否將某一場戲放到蘆葦蕩深處:三個都有了一番心理歷程的中學生,在闖過高考這一關之后,他們劃著船進入蘆葦蕩深處,茫茫蒼天,茫茫蘆葦蕩,使年輕的心又成熟了一步……
現(xiàn)在,我房間的花瓶里又添了幾枝從長興島摘回的蘆花,那長長的花穗足有一尺半,彎彎的像顆粒飽滿的麥穗,但蘆花沒有尖刺的芒,它們顯得更平常更樸素更不起眼,因此,它們的保存更長久更牢固,也更加耐看。
問題:
(1)文中畫線的“蒼涼感”和“滄桑感”分別指的是什么?
(2)三個有過一番心理歷程的中學生進入茫茫蘆葦蕩后,年輕的心為什么會成熟一步?
參考答案:
(1)“蒼涼感”是指身處蘆葦蕩深處這一空間,聽不到其他聲音,只能聽到如墻壁般的蘆葦發(fā)出“嘩嘩”的響聲;“滄桑感”是指身處蘆葦蕩深處讓人聯(lián)想到滄海桑田的時間變遷。
(2)面對蒼天下一片廣大的蘆葦蕩,中學生所有的心緒都會被滄海桑田的變遷所包含的時間和空間所溶解,他們自以為沉重的心緒會變得渺小,無足輕重,而心靈卻變得廣大,開闊,潔凈了。
專家點撥在做閱讀題時,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幾個規(guī)律:第一,要讀懂文章,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畫關鍵句、重點詞的習慣;第二,要審清楚題,詞句的理解一定要與上下文、文章主旨聯(lián)系起來。第三,答題時盡量用原文中的語句整合。
相關題庫
題庫產品名稱 | 試題數(shù)量 | 原價 | 優(yōu)惠價 | 免費體驗 | 購買 |
---|---|---|---|---|---|
2021教師資格證《中學》(統(tǒng)考)考試題庫 | 5391題 | ¥70.00 | ¥49.00 | 免費體檢 | 立即購買 |
微信掃碼關注焚題庫
-
歷年真題
歷年考試真題試卷,真實檢驗
-
章節(jié)練習
按章節(jié)做題,系統(tǒng)練習不遺漏
-
考前試卷
考前2套試卷,助力搶分
-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分數(shù)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