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答題 A公司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母公司為P公司。A公司2×14年發(fā)生如下交易和事項:(1)2×14年7月1日,A公司以現(xiàn)金8億元向母公司P公司購入其所持有的C公司的全部股權,并在個別財務報表中將其全額計入對C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2×14年7月1日(股權收購完成日),C公司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6億元,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7億元,相對于集團最終控制方而言的賬面價值為8億元,P公司合并C公司合并報表中產(chǎn)生的商譽為1億元,商譽未發(fā)生減值。(2)2×14年12月31日,A公司以現(xiàn)金900萬元將其所持E公司(系2×13年以現(xiàn)金出資2000萬元設立的全資子公司)的40%股權轉(zhuǎn)讓給Z公司,當日E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2200萬元,A公司所持E公司剩余6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2×14年12月31日,A公司和Z公司分別向E公司委派了1名董事(E公司董事會共2名董事)。根據(jù)E公司變更后的章程,E公司所有重大財務和經(jīng)營決策須經(jīng)全體董事一致同意方可通過。E公司2×13年實現(xiàn)凈利潤200萬元,2×14年發(fā)生凈虧損50萬元,除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外,E公司于2×13年和2×14年均未進行利潤分配,并且除凈損益的影響外,E公司也無其他所有者權益的變動。2×13年和2×14年A公司與E公司沒有發(fā)生任何內(nèi)部交易。(3)A公司于2×14年12月30日將其所持聯(lián)營企業(yè)(甲公司)股權的50%對外出售,所得價款1950萬元收存銀行,同時辦理了股權劃轉(zhuǎn)手續(xù)。A公司出售甲公司股權后持有甲公司15%的股權,對甲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響。剩余投資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核算,出售當日其公允價值為1955萬元。 A公司所持甲公司30%股權系2×11年1月2日購入,初始投資成本為2500萬元。投資日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8000萬元。2×14年12月31日,按A公司取得甲公司投資日確定的甲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chǎn)、負債的公允價值持續(xù)計算的甲公司凈資產(chǎn)為12500萬元,其中:實現(xiàn)凈利潤400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上升500萬元。(4)2×14年1月1日,A公司將其持有乙公司90%股權投資的1/3對外出售,取得價款8000萬元。出售投資當日,乙公司自A公司取得其90%股權之日持續(xù)計算的應當納入A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的可辨認凈資產(chǎn)總額為25500萬元,乙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賬面凈資產(chǎn)為25000萬元。該項交易后,A公司持有乙公司60%股權,仍能夠控制乙公司的財務和生產(chǎn)經(jīng)營決策。乙公司90%股權系A公司2×12年1月10日取得,成本為21000萬元,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總額為22000萬元。假定該項合并為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5)A公司原持有丙公司60%的股權(對丙公司能夠?qū)嵤┛刂疲,其賬面余額為6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2×14年12月31日,A公司將其持有的對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90%出售給某企業(yè),出售取得價款6000萬元。丙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chǎn)金額為12000萬元。在出售持有的丙公司股權投資的90%后,A公司對丙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為6%(其公允價值為670萬元),喪失了對丙公司的控制權,并將剩余投資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核算。 A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權時,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等于賬面價值)為9500萬元。從購買日至出售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上升使其他綜合收益增加200萬元。(6)A公司于2×14年1月31日以1700萬元的現(xiàn)金向M公司(非關聯(lián)公司)購買其全資子公司-N公司的全部股權。2×14年1月31日(購買日),N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9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1650萬元。此外,A公司與M公司約定,若N公司2×14年凈利潤達到預定目標,A公司需向M公司追加支付現(xiàn)金200萬元。該或有對價于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120萬元。(7)其他有關資料: ①A公司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后不再分配; ②甲公司有充足的資本公積(股本溢價)金額; ③本題不考慮稅費及其他因素。要求:(1)根據(jù)資料(1),編制A公司取得C公司全部股權的會計分錄。(2)根據(jù)資料(2),編制A公司2×14年12月31日個別報表中與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計算A公司2×14年合并報表中確認的處置投資收益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3)根據(jù)資料(3):①計算A公司對甲公司投資于出售日前的賬面價值;②編制A公司出售甲公司股權相關的會計分錄;③編制剩余投資轉(zhuǎn)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會計分錄;④計算A公司2×14年12月31日因出售甲公司股權及剩余股權轉(zhuǎn)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應確認的投資收益。(4)根據(jù)資料(4),計算下列項目金額: ①A公司2×14年1月1日個別財務報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權應確認的投資收益; ②A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權應調(diào)整的資本公積; ③A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權確認的投資收益; ④合并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商譽。(5)根據(jù)資料(5),計算下列項目: ①A公司2×14年個別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 ②合并財務報表中因處置該項投資應確認的投資收益。(6)根據(jù)資料(6),就A公司如何計算其于2×14年1月31日合并資產(chǎn)負債表中應確認的商譽金額提出分析意見。
參考答案:
【答案】(1)借:長期股權投資 90000(80000+10000) 貸:銀行存款 8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000 (2)個別報表的會計分錄:借:銀行存款 9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800(2000×40%)投資收益 100 借:長期股權投資 120(200×60%) 貸:盈余公積 12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8 借:投資收益 30(50×6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0 合并報表中確認的處置投資收益=(900+1500)-(2000+200-50)=250(萬元)!咎崾尽吭撌马棇儆趩适Э刂茩,即不僅要看剩余持股比例,還要其他條件,即根據(jù)公司章程,E公司所有重大財務和經(jīng)營決策須經(jīng)全體董事一致通過。(3) ①A公司對甲公司投資于出售日前的賬面價值=2500+(4000+500)×30%=3850(萬元) ② 借:銀行存款 19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250(2500/2) -損益調(diào)整 600(4000×30%×50%) -其他綜合收益 75(500×30%×50%)投資收益 25 借:其他綜合收益 150 貸:投資收益 150 ③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 1955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250(2500/2) -損益調(diào)整 600(4000×30%×50%) -其他綜合收益 75(500×30%×50%)投資收益 30 ④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950+1955)-3850+500×30%=205(萬元)。(4) ①A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權應確認的投資收益=8000-21000×1/3=1000(萬元)。 ②A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權應調(diào)整增加的資本公積=8000-25500×90%×1/3=350(萬元)。 ③不喪失控制權處置子公司為權益性交易,所以A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權確認的投資收益為0。 ④A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中確認的商譽仍為購買日形成的商譽,金額=21000-22000×90%=1200(萬元)。(5) ①A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因處置對丙公司股權投資應確認投資收益=6000-6000×90%=600(萬元),剩余投資應確認的投資收益=670-6000×10%=70(萬元),A公司2×14年個別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600+70=670(萬元)。 ②合并財務報表中因處置該項投資應確認的投資收益=(6000+670)-12000×60%-(6000-9500×60%)+200×60%=-710(萬元)。(6)當企業(yè)合并雙方約定視未來或有事項的發(fā)生,購買方通過支付額外現(xiàn)金追加合并對價,購買方應將約定的或有對價作為企業(yè)合并轉(zhuǎn)移對價的一部分,按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入合并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確認為商譽。 ①合并成本=1700+120=1820(萬元)。 ②收購的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1650萬元。 ③商譽=1820-1650=170(萬元)。【分析】在合并財務報表上,是認可或有金額的,所有合并財務報表當時處理為:借:長期股權投資 120 貸:預計負債 120 如果以后沒有達到目標:借:預計負債 120 貸:營業(yè)外收入 120 如果以后達到目標:借:預計負債 120 營業(yè)外支出 80 貸:銀行存款 200
查看試題解析 進入焚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