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習教育
題目總量:200萬+
軟件評價:
下載版本
(1)抓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口語交際,激發(fā)興趣,鼓勵探究。
(2)抓重點字詞進行口語交際,加深理解,錘煉語言。
(3)抓重點句段進行口語交際,揭示中心,抒發(fā)情感。
(4)抓空白填補進行口語交際,啟發(fā)想象,擴展思路。
(5)抓疑惑之處進行口語交際,引發(fā)爭論,明辨事理。
(6)抓總結歸納進行口語交際,擴展延伸,升華主題。
參考答案:
設情境還原生活快樂交際
《媽媽不在家》口語交際課案例
一、設計理念
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使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我們認為,“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具有一個基本特征,即教學內容切合學生學習、生活和今后的社會交際實際,著力培養(yǎng)切實的基礎口語交際能力,著眼于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所以,口語交際課首先在于選擇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題材,形成一個開放式的交際空間,激起學生表達的愿望,讓學生自由自在,暢所欲言。經(jīng)了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不愿意一個人待在家里。他們有的是出于依賴,更多的是由于害怕會有突發(fā)事件,怕自己不會應付。因此《媽媽不在家》這一堂口語交際課,力求讓學生以生活為基礎,以課堂為發(fā)展能力的陣地來適應一個人在家時的心理需要、語言需要。更重要的是讓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于父母不在家時,如何待人接物,處理偶發(fā)事件等有良好的口語儲備。
二、主要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童話情境,規(guī)范語言,掌握要點
1.課件展示:雞媽媽有事要出去一會兒,要小雞一個人待在家里。雞媽媽對小雞說:“好孩子,你一個人在家里,陌生人來了不要開門,說話要注意有禮貌!
意圖:用課件展示可以增加課堂容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不使用現(xiàn)實人物而采用“動物”為主人公,更有趣味性一些,有利于學生無拘無束地進入角色中去。
2.師:小朋友們.雞媽媽出門了,她叫小雞一個人在家時注意什么?
意圖:這里,學生很可能被動物形象所吸引,而不注意人物的語言,這個問題的設計,旨在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話習慣,同時明白小孩子一個人在家最主要的問題是安全防護意識。
3.師:(課件顯示畫面,教師講述)真湊巧,媽媽剛出門,就響起了門鈴聲,誰來了呢?小雞是怎么辦的?(課件中出示的畫面是一只野貓戴著帽子,笑瞇瞇地拿著一個大蘋果在按門鈴。小雞站在門里面,畫面上有“不認識的叔叔”幾個字。)
師:大家討論一下,小雞該怎么做才對?(學生討論后發(fā)言)
生1:小雞不能開門。
生2:小雞應該問問他有什么事,叫他走開。
生3:不是叫他走開,是叫他等媽媽回來了再過來,現(xiàn)在不開門。
意圖:這里先讓學生討論,再指明說自己認為該怎么辦,以達成共識,也為下一步的口語交際做好進一步的準備。
對話表演選記:
師:小朋友,快開門呀。瞧,我給你買了個大蘋果呢。
生:你是誰呀,找我有事嗎?
師: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呀,你小時候不是見過嗎?我是來找你爸爸的。
生:我爸爸不在家,你改天再來吧。
師:真不巧,我有急事呢。這樣吧,你開了門,我進去坐著等他吧。
生:不,我不認識你。媽媽快要回來了,要不,你站在門外等吧。
師:這樣啊?那我還是等會兒再來吧。(轉身,自言自語:這小鬼,還蠻警覺的嘛。)
意圖:這段對話表演在學生逐個發(fā)表意見的基礎上進行,目的在于牢記“陌生人來了不開門”這個要求。同時教會學生和陌生人的應對語言,在不清楚陌生人身份的情況下,說話還是要注意禮貌,這種對話程度較高,我請了三位小朋友,表演了三次之后,才讓學生各自按自己意思練習說話。
(二)還原生活情境,雙向互動,愉快交際
師:如果哪一天,爸爸媽媽讓你一個人在家里,你們說,可能會發(fā)生哪些事呢?(學生說了很多,都寫在黑板上)
師:選擇剛才大家說的這些事中你感興趣的一件事,和同桌來表演一下好不好?
意圖:這里讓學生從自己經(jīng)歷過的或者感興趣的事出發(f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練習說話,可以將前面學會的應對語都用上,并隨機應變,符合口語交際隨機性、興趣性原則。
師:請兩位小朋友到講臺前邊來表演一下,誰愿意?
師:李子,婷婷,你們倆表演的是什么事呀?
李、婷:我們是接電話。
師:好,請小朋友注意聽她們說了些什么。
李:咦,電話響了。喂,你找誰?
婷:你好,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在家嗎?
李:媽媽有事出去了。
婷:那怎么辦呢?我找她有急事。
李:阿姨,你給我媽媽打電話吧。
婷:好的。你媽媽的手機號碼是什么?
李:22233344455。
婷:謝謝你,我馬上打電話。再見!
師: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
生1:李子媽媽的朋友打來了電話。
生2:阿姨找媽媽有急事,李子把媽媽的手機號碼說了出來。
師:那你們認為李子做對了嗎?為什么?
生1:李子做得對。因為她說了媽媽的電話號碼。
生2:她要是不說,說不定會壞事的。.
生3:李子接電話時還應有禮貌一點。
師:真好!你們想想,如果換作是你一個人在家,碰上這樣的事,你會應對嗎?(生:會。)
師:那好,我們來試試。(走到一位學生面前,敲一下桌子)鈴!鈴!鈴!有人嗎?
生:哦!你是誰?
生:我是你的老師呀,你不認識了嗎?(生齊笑)
生:張老師,您好!
師:你爸爸媽媽在家嗎?
生:他們都不在家。
師:哦,這么巧,你一個人在家呀。
生:(遲疑地)老師,您有什么事嗎?
師:(笑)你就讓老師站在門外呀,這是待客之道嗎?
生:對不起,老師,請您進來坐吧。
師:(見學生沒別的反應)唉,這嗓子可真不舒服。(生齊笑)
生:老師,請喝茶。
師:謝謝,你真會招待客人呀。
生:老師,您先坐一會兒,我給媽媽打電話吧。
師:不用了。老師是想和你媽媽商量一下,愿不愿讓你參加“六一”演出。
生:老師,我愿意!等媽媽回來,我告訴她,讓她給您打電話。
師:你真乖,那老師先走了。
生:老師再見。
(全班同學鼓掌予以表揚)
師:剛才小朋友說得真不錯,我再到別的人家走走。
師:喂,有人在家嗎?
生:誰呀?有什么事兒嗎?
師:小朋友,快開門。我是來你家修水管的。
生:我家水管壞了嗎?
師:是你媽媽早上打我電話的。你叫你媽媽來開門。
生:媽媽有事出去了。
師:那你也得讓我進去呀?偛荒芙形野着芤惶税伞
生:那怎么辦?
師:快開門嘛。我的時間可是很緊的。
生:叔叔,要不你等一會兒再來。
師:唉,你怕什么嘛!我的公司離這兒遠著哪。
生:這樣吧,你先等等,我上樓去給媽媽打個電話,叫她早點兒回來。
師:算了吧。我不等她了。真氣人,下回呀,我不來了!
(生笑)
師:剛才這位小朋友做得對嗎?為什么?
生1:我覺得不對。水管壞了,要馬上修好的。人是他媽媽叫來的嘛。
生2:我覺得他做得對。因為小朋友一個人在家,不能讓陌生人進來的。
生3:我也說他做得對。這個叔叔如果是騙人的怎么辦?再說,他后來不是要給媽媽打
電話了嗎。
生4:那要是真的怎么辦?下回水管不是沒得修了嗎?
生5:要真是修水管的,媽媽再打個電話,一定還是會來的。
意圖:這幾段對話在學生經(jīng)過自由練習后展開,分為三塊:第一塊針對學生剛剛經(jīng)過的自由練習,有檢查的作用,同時經(jīng)過老師的摸底,以打電話為中心內容,讓學生明白一個人在家時接聽電話的一些要點;第二塊以老師的家訪為內容,教育學生獨自在家時,自己熟悉的親人、師友等來了要熱情接待;第三塊還是強化學生陌生人來了不開門的自我防護教育,讓學生明白,即使真是有特殊事情的人,也不能讓他隨意進門。后兩塊內容以老師為紐帶,更具隨機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體會到媽媽不在家時發(fā)生偶然事件所要求的語言機智。
三、課后反思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材料
低年級學生的語言思維尚處在形象語言為主的時期,對于許多抽象的語言比較難于表達,哪怕這話題也許是生活中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這就需要我們給以鮮明的形象。因此,在教學過程的第(一)板塊中,將主人公形象設計成學生喜愛的小雞,以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了打開學生的話匣子,特地出示“野貓敲門”這個故事性場景,使學生從圖片中獲得語言形象,從而學會正確的口語表達方式。同時,一開始就直奔重點,讓學生將陌生人來了不開門牢記心中。同樣,在第(二)板塊中,讓小朋友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說說一個人在家時,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選擇你喜歡的一件事與同桌對話”,這其實是在為學生提供生活中的材料,拓展思維空間。在師生對話的過程中,還隨機穿插了親友來訪和修理工上門等生活事例。
(二)激發(fā)興趣,快樂交際
新課標中多處提到使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進行敘述、表達等,對于口語交際,又提到了“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意見”。因此,這一節(jié)課,在說話內容、指導方式等方面,都將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作為重點來考慮。如童話情境中的小雞、貓等形象設計,注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生活情境中,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件事”來說話;而師生互動表演的內容,更是借助于老師語言的幽默,多次讓學生開心得哈哈大笑。在讓學生進行討論時,總是說“你認為做得對嗎?為什么?”,讓學生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不給以框框的限制,這使學生能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出發(fā)進行評論,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交際中去,體驗到輕松和愉快,達到快樂交際的目的。
(三)形成雙向互動的交際方式,實踐量大、面廣
這一點設計理念,是和傳統(tǒng)教材中的聽說訓練最大的區(qū)別,是口語交際的一個顯著特征。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往來交流的結果,是待人處世的活動,必須要有交際對象,構成交際關系,形成雙向互動的交際方式才能進行。這節(jié)口語交際課,無論是在第(一)板塊的創(chuàng)設童話情境,還是在第(二)板塊融入生活情境,大都采用師生對話表演、生生之間對話表演的方式來進行,構成了交際關系,模擬生活實際雙向互動地進行訓練,體現(xiàn)了口語交際的特點,切實鍛煉和發(fā)展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另外,在課堂上,安排了大量的時間讓全班學生參與說話,如在對話表演前,總是讓學生先討論,同桌排練口語情境等方式,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交際需要,形成人人參與,一堂課中說了“陌生人來了、接電話、老師家訪”等一個人在家時可能發(fā)生的多種生活場景的口語交際要求,達到量大、面廣的高要求。
答案解析:
相關題庫
題庫產品名稱 | 試題數(shù)量 | 優(yōu)惠價 | 免費體驗 | 購買 |
---|---|---|---|---|
2022教師資格證《小學》(統(tǒng)考)考試題庫 | 3640題 | ¥156.00 | 免費體檢 | 立即購買 |
微信掃碼關注焚題庫
-
歷年真題
歷年考試真題試卷,真實檢驗
-
章節(jié)練習
按章節(jié)做題,系統(tǒng)練習不遺漏
-
考前試卷
考前2套試卷,助力搶分
-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分數(shù)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