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習教育
題目總量:200萬+
軟件評價:
下載版本
簡答題 閱讀下面一段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1)這首詞上片寫景抒情的內(nèi)容是什么?
(2)詞的下片所用三個歷史典故的本來含義及作者借用這三個典故分別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1)這首詞上片寫景抒情的內(nèi)容是什么?
(2)詞的下片所用三個歷史典故的本來含義及作者借用這三個典故分別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參考答案:(1)這首詞的上片通過寫景和直接抒情,表達了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開頭“楚天千里清秋”到“斷鴻聲里”,都是寫詞人登高望遠所見。清秋美景給詞人帶來的不是愉悅,而是無限的憂愁和遺憾;而失群的孤雁,正是他這位“江南游子”的形象寫照。后面幾句由描寫景物轉(zhuǎn)為人物形象的描寫,一個報國的志士,拍遍欄桿,也沒有人能理解,報國無門的悲憤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抒發(fā)。
(2)這首詞的下片用了三個歷史典故,表現(xiàn)了詞人對人生的取舍。
第一,“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用晉代張翰辭官的典故。張翰,字季鷹,晉代吳郡人,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便想起了吳中的莼菜羹和鱸魚膾,便辭官歸家。而作者在這里反用其意,表示在國難當頭之際,不該置國事于不顧,思歸故鄉(xiāng)。
第二,“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庇萌龂鴷r劉備批評許汜的故事。許汜在國家多事之秋,買田置屋,受到名士陳登的冷遇。許汜向劉備說陳登冷遇他,劉備則更明確地批評他在國難當頭之際,只替自己打算,說如果自己是陳登,會更不客氣。詞人的意思是說,作為一個志士,應該關心國家大事,恥于做自私自利的庸人。
第三,“樹猶如此”,用晉朝桓溫的典故;笢乇狈,看見他早年種的柳樹已經(jīng)長得非常粗大,不禁感慨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詞人用這一典故意在表示,時光飛逝,報國無期,令人傷感。
答案解析:
相關知識:五十、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相關題庫
題庫產(chǎn)品名稱 | 試題數(shù)量 | 優(yōu)惠價 | 免費體驗 | 購買 |
---|---|---|---|---|
2022年成人高考《英語+政治+大學語文(專升 | 3164題 | ¥235 | 免費體驗 | 立即購買 |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學語文(專升本)》考試 | 829題 | ¥98 | 免費體驗 | 立即購買 |
微信掃碼關注焚題庫
-
歷年真題
歷年考試真題試卷,真實檢驗
-
章節(jié)練習
按章節(jié)做題,系統(tǒng)練習不遺漏
-
考前試卷
考前2套試卷,助力搶分
-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分數(shù)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