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風險管理持續(xù)改進的功能
盡管 RMMM(CRM)有 5 個層次,但是所有工作不是必須被依次魚貫地完成,而是可以重疊進行的,這主要取決于項目組愿意承擔的風險大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RMMM 是柔性的,適應性很強,能夠與傳統(tǒng)風險管理程序、風險管理知識域緊密結合。在實施中風險應該用重要程度來計劃,這依賴于項目、管理者和個體的目標和限制條件。這意味著,雖然一個風險管理模型不能適用于所有情況,但是可以通過 RMMM 的持續(xù)改進與風險管理程序、風險知識域的適應性組合、動態(tài)調整,就能夠適應各種復雜情況,并提供合理的風險管理程序與功能。通常,項目風險管理持續(xù)改進的功能主要有:
(1)識別。在風險成為問題前,搜尋并定位風險。
。2)分析。通過系統(tǒng)化分類、估計和理解以降低不確定性并提供計劃和行動框架的流程,把風險轉換成決策信息。
。3)計劃。把風險信息轉化為決策和適當的消減行動(現在與未來)以及實施。
(4)跟蹤。通過項目生命周期來監(jiān)控風險指標和風險消減計劃。
。5)控制。糾正與計劃執(zhí)行的偏差。
。6)溝通。貫穿所有以上提供信息和反饋的功能給所有項目相關利益人。
關于風險活動以及當前和新產生風險在這些功能實現的過程中,要考慮到不同的相關利益人和管理層次的差異,特別是相關利益人應該理解風險管理是如何適應整體項目管理流程的。這些流程之間以及與其他項目管理知識域之間交互作用,并要求不同階段不同項目團隊成員參與到持續(xù)改進的項目風險管理中來。所以說,面向持續(xù)改進的風險管理必須因項目管理階段不同、主體間差異而有所不同,貫穿于項目管理始終。持續(xù)改進的風險管理,應該通過相關利益人和項目組在不同層次上的不同的職責、指標和風險的分配來實施,具體如下:一是風險經理。檢查、批準和提供與風險計劃和行動有關的資金。二是用戶識別風險。三是項目經理。識別風險并設計風險管理和行動計劃,跟蹤、溝通與風險管理計劃對應的項目績效。四是項目經理。識別風險并且設計消減風險選擇方法。五是項目組成員識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