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客觀題一卷?碱}:法理學
一、單項選擇題
1、在法律演繹推理即“司法三段論”的運用中,如果存在兩個法律規(guī)則可以作為大前提,但它們相互抵觸甚至矛盾,首先應該選擇的解決辦法是?
A、按照法律位階的沖突規(guī)則處理
B、按照目的解釋的方法處理
C、按照法律原則的要求確定可適用的法律規(guī)則
D、按照法的事實效力原則確定可適用的法律規(guī)則
2、法律解釋的客觀說認為,法律自頒布時起,就脫離了原有立法機關而成為一個獨立的客觀存在物,因此具有了自身的含義。法律解釋的目標就是探求這個內(nèi)在于法律的意旨。法律解釋的客觀說意味著什么?
A、法律解釋可能會有更大的確定性
B、法律解釋可能會有更大的客觀性
C、法律解釋可能會有更大的解釋空間
D、法律解釋可能會有更小的解釋空間
2019年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題庫—摸底測試 | |||
1 | 2019年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客觀卷模考題庫 | ||
2 |
|||
3 |
一鍵加群【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交流群】協(xié)助報名|通關課程|?碱}庫|資訊答疑:595538012
3、從“無過錯責任”的含義中,以下哪項是人們可以順利推導得出的?
A、有法律責任不一定導致法律制裁
B、有過錯一定導致制裁
C、無過錯就無責任
D、無過錯但可以有責任
4、法律關系的客體之一是物。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在生產(chǎn)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觀實體。它可以是天然物,也可以是生產(chǎn)物;可以是活動物,也可以是不活動物。從中可以看出哪項正確?
A、法律關系調整的是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與物的關系
B、法律關系調整的是人與人的關系
C、法律關系調整的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D、法律關系調整的是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5、以下有關當代中國法律部門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憲法及憲法相關法部門,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憲法及憲法相關法部門,比民法等法律部門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C、憲法及憲法相關法部門,與民法、刑法等法律部門處于并列關系
D、憲法及憲法相關法部門,具有更嚴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6、法律原則與法律規(guī)則的區(qū)別在于?
A、法律規(guī)則確定了明確的假定條件、行為模式與法律后果,并無遺漏地體現(xiàn)于法律條文中
B、法律規(guī)則有更大的適用范圍,“窮盡規(guī)則,方可用原則”
C、法律原則比較籠統(tǒng)、概括
D、法律規(guī)則更加明確具體,更有助維護于個案正義
7、所謂法的效力范圍,包括以下哪項內(nèi)容?
A、法的應然效力與實然效力問題
B、法的事實效力與道德效力問題
C、法的空間效力與事實效力問題
D、法的溯及力問題
8、符合權利義務相互關系的表述是哪一項?
A、義務本位向權利本位演進,所以,二者的總量是相等的
B、義務本位向權利本位演進,所以,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C、不同歷史時期,法定權利義務的總量是相等的
D、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的權利義務觀念不同
9、當不同位階的法律淵源之間出現(xiàn)沖突時,應該遵循哪個標準?
A、特別法優(yōu)先普通法
B、后法優(yōu)于前法
C、上位法優(yōu)于下位法
D、下位法優(yōu)于上位法
10、法律作用局限的理論表明,法律經(jīng)常存在“滯后性”。在缺乏補救性立法的情況下,解決法律滯后性問題,下列何種方法最相適宜?
A、法律解釋方法中的目的解釋
B、法律解釋方法中的歷史解釋
C、或運用法律規(guī)則中的授權性規(guī)則,或運用法律規(guī)則中的任意性規(guī)則
D、或適用法律原則,或適用法律解釋方法中的目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