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
1.縱觀自然法理論的發(fā)展史,可以大體上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那么下列關于自然法理論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確的?
A.中世紀的神學的自然法將上帝的意志或者理性與法的兩個層次聯系起來,形成多層次的法理論。代表人物奧古斯丁認為按照效力的等級,法可以被劃分為四個層次: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
B.古希臘的哲學自然法理論將法劃分為(作為本質的)自然法與(作為現象的)實在法兩個層次
C.伴隨著神之角色的消逝,“自然”一詞的內容在近代的自然法觀念上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人的理性成為自然的核心含義。這種理性的自然法以對人的預設為出發(fā)點,進而認為人的基本權利是自然法的關鍵
D.自然法的含義經歷了從“本質”到“神意”再到“人的理性”的演變,但其基本的認識結構并未發(fā)生變化,這種認識結構就是自然法的一元論
2.關于我國的非正式法律淵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在當代中國,所有的習慣都是可以作為補充制定法的淵源的
B.非正式法律淵源與刑法的基本原則并不矛盾,同樣可以適用在刑事法律的領域
C.在普通法系國家,判例是非正式的法律淵源;而在民法法系國家,判例是正式的法律淵源
D.《民法通則》第6條明確規(guī)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由此可見,政策是我國的正式的法律淵源之一
3.下列關于法適用的步驟的哪些說法正確?
A.法律解釋對于法律適用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不是必要的
B.當法律人在選擇法律規(guī)范時,他必須以該國的整個法律體系為基礎
C.法律人適用有效法律規(guī)范解決個案糾紛的這三個步驟是各自獨立且嚴格區(qū)分的單個行為
D.法律人適用法律解決個案糾紛的過程,首先要查明和確認案件事實,作為小前提;其次要選擇和確定與上述案件事實相符合的法律規(guī)范,作為大前提;最后以整個法律體系的目的為標準,從兩個前提中推導出法律決定或法律裁決
4.吳某是一個著名的球星,相關消息經常出現在報紙雜志上。有個記者對吳某相關的某事做了報道,但吳某認為記者的報道失實,要求記者賠禮道歉并賠償,記者拒絕。吳某惱羞成怒,出資雇傭幾個人將該記者打傷。后來司法機關介入,將吳某以涉嫌故意傷害罪拘留。吳某聲稱,他明知打傷記者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但是記者的報道嚴重失實,他忍無可忍。社會公眾對吳某的行為議論紛紛。關于此事,以下說法哪些是不正確的?
A.吳某明知故意傷害是違法的,但還執(zhí)意去做,明知故犯,應當罪加一等
B.吳某明知故意傷害是違法的,但還執(zhí)意去做,明知故犯,體現了法的指引作用
C.公眾對于此事的議論和不同看法,體現了法的教育作用,無論什么樣的情況下,都要通過正當的合法的手段來解決糾紛
D.吳某是公眾人物,他應當容忍自己的私人生活曝光于公眾,法律對他的隱私權的保護力度也就不如普通人那么高
5.韓某有一架700萬像素的“三星”數碼照相機。其同事胡某因到云南旅游,向韓某借用了該相機。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相機摔下山遭損毀。歸來時,胡某購買一架500萬像素的“索尼”數碼相機作為賠償,韓某不允,遂至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其所借出的相同型號的相機。法院審理后對韓某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對于此事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韓某對此“三星”相機享有的權利是一種相對權
B.在沒有出借前,韓某對該相機的權利所針對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
C.韓某的照相機被胡某毀損,韓某便擁有了向胡某要求損害賠償的權利,胡某則有義務賠償韓某的損失。這種權利所針對的義務屬于“對人義務”
D.根據法院的判決,在韓某和胡某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屬于保護型法律關系,同時也是一種第二性法律關系
6.下面關于法的普遍性的說法錯誤的有:
A.在階級社會中,法僅規(guī)范被統(tǒng)治階級的行為
B.在法的精神實質上,法的普遍性與法的公正性是一致的,而非矛盾的
C.法的普遍性表現為法調整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種社會關系
D.法在一國國家權力管轄的范圍之外也有法律效力,這充分體現了法的普遍性
7.下列選項中哪些表現了憲法的最高效力?
A.憲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礎和依據
B.憲法是一國之內所有組織和個人的最高行為準則
C.憲法是一國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全面、集中表現
D.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憲法較之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8.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必須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A.中國公民
B.年滿40周歲
C.在外國無居留權
D.在澳門連續(xù)居住滿20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永久性居民
9.下列有關我國國家主席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A.國家主席缺位時,由國家副主席代理
B.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活動
C.國家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一樣,連續(xù)任職可以超過兩屆
D.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發(fā)布戒嚴令
10.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之一是監(jiān)督國家機關的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下列有關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監(jiān)督權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確的?
A.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名有權提出對國務院的質詢案
B.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名無權提出對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質詢案
C.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名無權提出對最高人民法院的質詢案
D.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名無權提出對國家主席的質詢案
11.下列選項中關于2004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說法正確的是:
A.規(guī)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B.在憲法序言關于與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成結構的表述中增加“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
C.增加關于國歌的規(guī)定
D.明確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增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指導思想
12.某自治州是青海省所轄的藏族自治州,下列各項有關該自治州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A.該自治州的人大常委會不可以制定自治條例
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需要由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后生效
C.自治州人民法院院長必須由藏族人民擔任
D.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州長或副州長應由藏族人民擔任
13.下列有關秦代法律所規(guī)定的有關司法官吏瀆職的犯罪中,要求明知或者故意才能構成的有哪些?
A.“縱囚”罪
B.“見知不舉”罪
C.“失刑”罪
D.“不直”罪
14.下面對羅馬婚姻家庭法理解正確的有:
A.實行一夫一妻的家長制家庭制度
B.古羅馬所稱的家或家族包括家父、妻、子女,但是,奴隸不包括在內
C.家的特點是以家父權為基礎
D.在帝國后期,民間婚姻主要以“無夫權婚姻”為主
15.甲經銷商銷售乙廠生產的名牌皮鞋,租賃了在當地很有影響的丙商場的柜臺。甲出于商業(yè)目的,為推銷商品、占領市場,在銷售時采取了一些措施。下列措施中哪些是法律不允許的?
A.以乙廠廠家銷售的名義推銷其名牌皮鞋
B.所雇傭的銷售人員均身著丙商場的工作服、佩戴丙商場的標志
C.以明示方式給購買者價格折扣,但不入賬
D.標明甲自己的企業(yè)名稱和標記,進行讓利銷售
16.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下列行為中哪些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A.某單位工會過節(jié)為職工搞福利發(fā)給職工購物券,限定職工只能到某商店購物
B.某微波爐生產廠家為了促銷大減價。經查,減價后的價格仍在其生產成本之上
C.某商場偽造用戶投訴新聞散布另一商場經銷的甲品牌的空調質量不及自己經銷的乙品牌的空調
D.某商業(yè)街因擴寬馬路,需要拆遷的商家紛紛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拋售商品,直接影響了馬路對面不需拆遷的商家的經營
17.某小型五金商店的倉庫屋頂漏水,導致庫內存放的質量合格的接線板受潮。顧客甲從該店購買接線板,在正常使用時發(fā)生漏電,致使甲右臂觸電傷殘。關于甲的損失,以下說法正確的有哪些?
A.甲只能向該五金商店要求賠償B.甲還可以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C.甲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D.五金商店賠償后有權向接線板的生產者要求賠償
18.依據《商業(yè)銀行法》的規(guī)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有哪些?
A.商業(yè)銀行的工作人員不得在任何組織中兼職
B.商業(yè)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及信貸業(yè)務人員不能從本銀行取得貸款
C.商業(yè)銀行合并分立解散需要報經中國人民銀行的批準
D.因經濟犯罪被判處刑罰,刑滿釋放未逾5年的,不能擔任商業(yè)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
19.馬某是某律師事務所律師,接受發(fā)起人的委托,為其發(fā)起成立的大地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行股票出具了法律意見書,在該股票承銷期即將屆滿時,馬某認購了1000股。對馬某的這種行為,證券監(jiān)管機構可以采用下列何種方式予以處罰?
A.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股票
B.沒收違法所得
C.處以所認購股票等值以下的罰款
D.吊銷其從事證券業(yè)務資格
20.某市國稅局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責令某企業(yè)限期繳納應納稅款,在限期內發(fā)現該企業(yè)有轉移財產的跡象。在此情況下,稅務局可以依法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可以責成該企業(yè)提供納稅擔保
B.可以經稅務局長批準書面通知該企業(yè)的開戶銀行暫停支付其相當于應納稅款的存款
C.可以經稅務局長批準書面通知該企業(yè)的開戶銀行扣繳其相當于應納稅款的存款
D.可以經稅務局長批準扣押該企業(yè)價值相當于應納稅款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