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 >> 客觀題卷一 >> 中國法律史 >> 2017國家司法考試《法制史》必背干貨73條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法制史》必背干貨73條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   2017-07-18   【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法制史》必背干貨73條

  法制史73考點大匯集

  一、封建法制思想

  德主刑輔—禮法合一—明刑弼教(朱熹:禮法不可偏廢,或先或后、或緩

  或急,德不約刑,可先刑后教,是朱元璋重典治國的理論依據(jù)。)

  二、西周結(jié)婚

  原則: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程序: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三、 西周離婚

  七出--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盜竊

  三不去--有所娶而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后富貴

  四、西周繼承

  嫡長子繼承制;財產(chǎn)諸子均分。

  五、奴隸制五刑

  墨、劓、刖、宮、大辟(死刑的總稱)。肉刑為主。

  六、西周買賣契約—質(zhì)劑

  質(zhì)--奴隸、牛馬、較長契券;

  劑--兵器、珍異之物、較短契券。

  官府制作,“質(zhì)人”管理。

  七、西周借貸契約—傅別

  傅-- 債的標的、雙方的權(quán)利義務(wù)等寫在契券上;

  別--簡札中間寫字,一分為二,雙方各執(zhí)一半.

  八、西周訴訟制度

  1、獄(刑事案件)、訟(民事案件)。

  2、三刺(群臣、群吏、萬民)。

  3、五聽(辭、色、氣、耳、目)。

  九、司法機關(guān)

  1、西周 :大司寇

  2、秦漢;廷尉--中央司法機關(guān)的長官,審理全國案件。

  3、北齊:大理寺:

  十、五過--西周法官責任

  惟官,畏權(quán)勢而枉法;

  惟反,報私怨而枉法;

  惟內(nèi),為親屬裙帶而徇私;

  惟貨,貪贓受賄而枉法;

  惟來,受私人請托而枉法。

  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

  十一、《法經(jīng)》

  魏國李悝作《法經(jīng)》,封建法典第一部,盜賊囚(網(wǎng))捕雜具,六篇法律在

  其中。具律本是總則名,淫狡城(禁)嬉徒金,六禁之規(guī)在雜法。

  十二、秦訴訟制度

  公室告(賊殺傷、盜,百姓必須告發(fā)),

  非公室告(不得告發(fā)和受理,強行告訴給予處罰)。

  十三、秦罪名

  財產(chǎn) :盜,盜分為共盜和群盜。

  人身:賊殺、傷人、斗傷、斗殺。

  十四、秦司法官吏瀆職犯罪

  1、 見知不舉不直:

  2、 罪應(yīng)重而輕判,罪應(yīng)輕而重判

  3、縱囚:當論罪而故意不論罪

  4、失刑:因過失而量刑不當

  十五、秦代刑罰:

  笞刑

  徒刑

  流放刑:遷、謫

  肉刑:黥、劓、刖、宮等

  死刑:棄市、具五刑等

  羞辱刑:髡、耐、完(徒刑附加刑)。

  經(jīng)濟刑:貲、贖

  株連刑:族刑、收

  十六、徒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隸臣妾、司寇、候。

  十七、漢律儒家化

  1、上請:漢高祖(郎中有罪耐以上,請之),東漢普遍特權(quán)。

  2、恤刑:漢景帝(80以上、8歲以下,孕者未乳、師、侏儒)。

  3、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卑幼藏尊長不負刑責;尊長藏卑幼有條件的

  負刑責。

  十八、漢

  1、《春秋》決獄。董仲舒;儒家化;論心定罪

  2、漢秋冬行刑”。天人感應(yīng);秋審的淵源

  十九、《曹魏律》

  共18篇;將“具律”改為“刑名”,并置于律首;“八議”正式入律(源

  于西周,親、故、賢、能、功、貴、勤、賓)。

  二十、《北齊律》

  承先啟后北齊律,刑名法例二而一,名例之律始出現(xiàn)。此時法律定期型,

  篇目一共十二篇,唐宋承之不改變,重罪十條北齊創(chuàng),隋律開皇改十惡。

  二十一、魏晉法律形式

  科:補充、變通律、令

  格:=令,補充律,刑事法律,與隋唐不同

  比:比附/類推

  式:公文程式

  二十二、魏晉南北朝法典(1)

  1、八議入律:曹魏

  2、官當:北魏南陳

  3、重罪十條:北齊

  二十三、魏晉南北朝法典(2)

  4、廢宮刑:西魏、南陳

  5、準五服制罪:血緣近,尊犯卑,處罰輕;卑犯尊,處罰重

  6、死刑復奏:北魏太武帝、唐太宗改三復奏為五復奏

  二十四、隋

  1、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大不敬、不道、惡逆、不孝、不睦、不

  義、內(nèi)亂。

  2、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勞役刑為主),唐律承之但稍有

  不同。

  二十五、唐律

  1、《武德律》唐首部法典,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十二篇、五百條。

  2、《貞觀律》基本確定唐律內(nèi)容和風格,增設(shè)加役流,確定五刑、十

  惡、八議、類推。

  二十六、《永徽律疏》

  長孫無忌、李勣;《永徽律》與《律疏》,元后被稱為《唐律疏議》;中

  國古代立法最高水平;水平、風格、特征;中華法系代表性法典;最完

  整、最早、最具社會影響。

  二十七、

  北齊重罪十條:反逆、大逆、叛、降、惡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義、

  內(nèi)亂。

  唐律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義、內(nèi)

  亂不睦。凡犯十惡者,不適用八議,為常赦所不原—十惡不赦。

  二十八、《唐律》 六殺:(1)

  謀殺:預謀殺人;

  故殺:事先雖無預謀,但情急殺人時已有殺人意念;

  斗殺:在斗毆中出于激憤失手將人殺死;

  二十九《唐律》 六殺:(2)

  誤殺:由于種種原因錯置了殺人對象;

  過失殺:“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出于過失殺人;

  戲殺:“以力共戲”而導致殺人。

  三十、《唐律》六贓

  1、受財枉法 2、受財不枉法

  3、受所監(jiān)臨 4、強盜

  5、竊盜 6、坐贓

  三十一、唐律刑罰原則

  1、區(qū)分公、私罪:公罪從輕,私罪從重。

  2、自首:區(qū)分自首與自新、重罪不適用、免罪但應(yīng)還贓、

  不實不盡不全免

  3、類推:減輕處罰舉重明輕,加重處罰舉輕明重

  4、化外人(國籍同屬人,國籍異屬地)

  三十二、宋立法:

  刑統(tǒng): 宋太祖,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律令合編

  編敕:始于太祖,仁宗前“律敕并行”,神宗后“以敕代律”;神宗設(shè)

  “編敕所”。

  三十三、宋代婚姻:

  五服以內(nèi)禁結(jié)婚,州縣與部下、百姓禁婚;允許離婚改嫁。

  三十四、宋代繼承

  夫亡妻在,立繼從妻;夫妻俱亡,命繼從尊。女未出嫁四分三,獨留一份

  給繼子。若有女兒已嫁男,女、子、官府三三三,遺腹繼承等親生。

  三十五、宋買賣契約

  絕賣--一般買賣。

  活賣--附條件,條件完成,買賣成立,類似典賣。

  賒賣--商業(yè)信用/預付方式,收取價金。

  都須訂立書面契約--取得官府承認--合法有效。

  三十六、宋代租賃契約

  租、賃或借:房宅。

  庸、雇:人畜車馬。

  三十七、宋代借貸契約

  借:使用借貸

  貸:消費借貸

  負債:不付息的使用借貸。

  出舉:要付息的消費借貸。

  三十八、宋刑罰:

  折杖法:笞杖徒流方可折,折成臀脊杖;反逆、強盜不適用

  配役:,為流刑而配;刺配;黥刑的復活;太祖偶用,仁宗后常制。

  凌遲:始于西遼,南宋《慶元條法事類》法定死刑,

  《大清現(xiàn)行刑律》 廢除。

  三十九、唐:

  法官回避:《唐六典》“鞫獄”。

  保辜:限時內(nèi)受傷者死去,定殺人罪;限外死去或者限內(nèi)以他故死者,定

  傷人罪。

  四十、宋:

  翻異--人犯否認口供

  別勘--另一法官或別一司法機關(guān)重審。

  《洗冤集錄》-世界最早的法醫(yī)學著作。

  四十一、元

  四等人:蒙古、色目、漢、南

  蒙漢異法:元宗室及蒙古人的案件--中央大宗正府;

  漢人、南人訴案--刑部,同罪異罰。

  燒埋銀制度

  四十二、明清立法

  1、《大明律》 (朱元璋;七篇。)

  2、《明大誥》(《尚書·大誥》;加重;法外用刑;重點治吏;空前普及)

  3、《大明會典》(英宗;行政法典)

  4、《大清會典》 (康、雍、乾、嘉、光)

  5、《大清律例》乾隆定,最后一部集大成。

  四十三、 例--清最重要的法律形式

  1、條例--刑事單行法規(guī),編入《大清律例》。

  2、則例-行政部門或?qū)iT事務(wù)的單行法規(guī)匯編。

  3、事例-皇帝的“上諭”/經(jīng)皇帝批準的政府部門建議。

  4、成例--定例,整理編訂的事例\單行法規(guī)。統(tǒng)稱,條例+行政單行法規(guī)。

  四十四、明

  1、創(chuàng)奸黨罪

  2、充軍刑,分本人終身充軍、子孫永遠充軍兩種

  3、刑罰從重從新(與唐律比):重其所重--賊盜及錢糧;

  輕其所輕--典禮 及風俗教化。

  四十五、會審制度(唐)

  三司推事: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地方或中央重大案件

  都堂集議制:重大死刑案件--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

  三司使:大理寺評事、刑部員外郎、監(jiān)察御史--地方不便解往中央的案件

  四十六、 會審制度(明)

  三司會審:重大疑難案件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共同會審。

  九卿會審(圓審)-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判決但囚犯仍翻供不服之案。

  朝審-霜降,會審重案囚犯,清代秋審,朝審源于此。

  大審-司禮監(jiān)、5年。

  四十七、會審制度(清)

  秋審-死刑復審制度

  朝審-重案及京師附近絞、斬監(jiān)候案件復審,

  結(jié)果為情實、緩決、可矜、留養(yǎng)承嗣。

  熱審-京師笞杖刑案件重審。

  四十八、清末修律:

  1、《大清現(xiàn)行刑律》:過渡、刑律、分門、廢凌遲、增妨害國交

  2、《大清新刑律》:近代史上第一部專門刑法典;總則+分則+暫行章

  程;主刑+從刑;罪刑法定+緩刑

  四十九、《大清民律草案》:

  1911成,未頒行;中學體,西學用;總則、債、物權(quán)(松岡義正)、親

  屬、繼承(修訂法律館、禮學館)。

  商事立法:《欽定大清商律》、《大清商律草案》、《改訂大清商律草

  案》。

  五十、清末司法體制改革:

  四級三審制;刑部改為法部(司法行政),大理寺改為大理院(最高審

  判機關(guān));審、檢合署;公開、回避;法官及檢察官考試任用制度;

  五十一、

  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稅則》《虎門條約》,被告主義;

  觀審:外國人是原告,其所屬國領(lǐng)事官員也有權(quán)前往觀審,認為審判、判

  決有不妥之處,可以提出新證據(jù)等。

  五十二、會審公廨

  英、美、法、租界內(nèi)設(shè)特殊審判機關(guān)。凡涉外國人須有領(lǐng)事官員參加

  會審;凡中國人與外國人訴訟,本國領(lǐng)事裁判或陪審,租界內(nèi)中國人

  之間訴訟也由外國領(lǐng)事觀審并操縱判決。

  五十三、《十二表法》

  元老院制定;諸法合體、私法為主,程序法優(yōu)于實體法;羅馬國家第一部

  成文法,羅馬法的主要淵源。

  五十四、市民法

  內(nèi)容:國家行政管理、訴訟程序、財產(chǎn)、婚姻家庭和繼承

  淵源:羅馬議會制定的法律、元老院的決議、裁判官的告示以及羅馬法學

  家的解釋等。

  五十五、萬民法

  內(nèi)容:所有權(quán)和債權(quán),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繼承等內(nèi)容。

  與市民法成兩個不同體系、互為補充,查士丁尼統(tǒng)一。

  五十六、《國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法學階梯》)、《查士丁

  尼學說匯纂》(《法學匯編》)、《查士丁尼新律》,最發(fā)達。

  五十七、羅馬法的淵源

  (1)習慣法(2)議會制定的法律 (3)元老院決議

  (4)長官的告示 (5)皇帝敕令(6)法學家的解答與著述

  五十八、人法

  1、自然人:人格=自由權(quán)+市民權(quán)+家庭權(quán),人格減等。

  2、法人:沒有明確概念,有初步制度。

  3、婚姻家庭:一夫一妻的家長制 ;有夫權(quán)婚姻、無夫權(quán)婚姻。

  五十九、物法

  羅馬法的主體和核心;物權(quán)+繼承+債;“概括繼承” →“有限繼承”

  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優(yōu)于法定繼承。

  六十、羅馬法復興的過程

  (一個大學、兩個學派、三個意義、四個影響)

  六十一、英國法

  1、普通法:遵循先例(最基本原則),程序先于權(quán)利(最重要特征)。

  2、衡平法:遵循先例,與普通法沖突時優(yōu)先。

  3、制定法:效力高于判例法。

  六十二、英國

  1、陪審制:發(fā)源地,陪審團裁決一般不許上訴,但法官可撤銷。

  2、對抗制

  3、律師:出庭律師和事務(wù)律師。

  六十三、美國1787年憲法

  序言+7條本文;,序言不是憲法組成部分,審判不能被引用;分權(quán)原則、

  制衡原則、限權(quán)政府原則;憲法前10條修正案(“權(quán)利法案”)。

  六十四、美國法

  1、世界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成文憲法

  2、立法和司法雙軌制

  3、緩刑制度,教育、人道主義觀念

  4、最早反壟斷法規(guī)。

  六十五、英美法系的特點 :

  1、判例法為主

  2、日爾曼法為歷史淵源

  3、“法官造法”

  4、以歸納為主要推理方法。

  5、不嚴格劃分公法和私法。

  六十六、法國“六法”體系:

  拿破侖,《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訴訟法典》、

  《刑事訴訟法典》、〈憲法〉

  六十七、封建時期德國法:

  分散性和法律淵源多元化;

  《薩克森法典》

  刑法典--《加洛林納法典》

  六十八、《人權(quán)宣言》;

  1、人權(quán)天賦, 神圣不可侵犯。

  2、人民主權(quán)、權(quán)力分立

  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六十九、法國憲法 :

  1、1791年憲法:第一部,君主立憲,三權(quán)分立。

  2、1875年憲法:實施時間最長,資產(chǎn)階級共和制,參事院,三組織法。

  3、戰(zhàn)后憲法:1946年憲法、1958年憲法(現(xiàn)行憲法)。

  七十、1804《法國民法典》:

  個人最大限度自由,法律最小限度干涉;權(quán)利平等、私有財產(chǎn)不可侵犯、

  契約自由、過失責任四大原則;資本主義社會第一部民法典,大陸法系的

  核心和基礎(chǔ)。

  七十一、1896年《德國民法典》:

  自由向壟斷資過渡時期(限制所有權(quán)絕對、限制契約自由、承認無過錯責

  任);第一次全面規(guī)定法人制度;封建殘余;邏輯嚴密、概念科學、用語

  精確。

  七十二、日本:

  1、1889年“明治憲法”:欽定憲法。

  2、1946年“和平憲法”:天皇成為象征;三權(quán)分立;責任內(nèi)閣制;放棄

  戰(zhàn)爭權(quán),僅保留自衛(wèi)。

  七十三、大陸法系特點:

  制定法;法典編纂;演繹推理;法官職權(quán)主義;區(qū)分公法(憲、行、刑、

  訴)和私法(民、商)。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中華考試網(wǎng)校培訓課程 (點擊試聽)

  【熱點推薦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計算機答題操作指南 演示視頻 模擬系統(tǒng)備考專題

  【小編推薦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準考證打印入口考試時間9月16日、17日科目內(nèi)容

  國家司法考試官網(wǎng):國家司法考試中心中國普法網(wǎng)歷年分數(shù)線報名公告|?碱}庫

  2017司法考試網(wǎng)絡(luò)視頻課堂:備考階段,常年招生,隨報隨學。統(tǒng)一服務(wù)熱線:4000-525-585 聯(lián)系速道 (凡涉及國家司法考試政策事項等問題可撥打電話咨詢)

>>>>在線報名<<<<

>>司考題庫:全真模考、數(shù)據(jù)分析、自由組卷、錯題收藏、在線答疑<<

糾錯評論責編:chenzhu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在線模考
陆川县| 宜黄县| 天气| 宁海县| 灌云县| 苏尼特右旗| 名山县| 马尔康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东兴市| 普定县| 沈丘县| 曲阳县| 义马市| 翼城县| 博白县| 东光县| 中山市| 彩票| 呼图壁县| 乳山市| 阳东县| 阿拉尔市| 碌曲县| 甘泉县| 兴宁市| 洛阳市| 延寿县| 莎车县| 五华县| 靖江市| 望都县| 道孚县| 古田县| 司法| 启东市| 手游| 高邑县| 衢州市| 德兴市|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