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刑事訴訟法有關規(guī)定,我國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是( D )。
A.排除合理懷疑
B.排他性
C.惟一性
D.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2.衡量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的根本性要求是( D )。
A.排除合理懷疑
B.證據與案件事實存在客觀聯系
C.證據之間沒有矛盾
D.惟一性、排他性
試題來源:[2018國家司法考試在線題庫下載] |
3.有權執(zhí)行拘留的機關是( A )。
A.公安機關
B.人民檢察院
C.人民法院
D.勞改機關
4.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應當訊問的時間是( B )。
A.12小時以內
B.24小時以內
C.36小時以內
D.48小時以內
5.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認為需要逮捕的,如無特殊情況,應當提請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其應當遵守的期限是( B )。
A.7日
B.3日
C.4日
D.5日
6.縣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如果是現行犯被拘留,執(zhí)行拘留后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報告的機關是( D )。
A.公安部
B.上級公安機關
C.同級人民檢察院
D.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常委會
7.某地發(fā)生盜竊案,公民立即將犯罪嫌疑人扭送到當地人民檢察院,該人民檢察院應當做出的處理決定是( D )。
A.立即立案
B.對公民的扭送不予理睬
C.告知應扭送公安機關
D.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8.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的執(zhí)行機關是( D )。
A.人民法院
B.司法行政機關
C.人民檢察院
D.公安機關
9.在逮捕的條件中,屬于修正后的刑事訴訟法新規(guī)定的內容是( C )。
A.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
B.有逮捕必要的
C.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D.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10.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最長期限是( B )。
A.6個月
B.12個月
C.3個月
D.15個月
11.公、檢、法機關對被告人采用取保候審時被告人未經批準不得離開的場所是( C )。
A.自己的住處或指定的居所
B.采用該措施的機關專門安置的房間
C.所居住的市、縣
D.工作單位或居住的街道
12.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人民法院經法庭審理后,對于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的,應當作出( D )。
A.無罪判決
B.退回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決定
C.建立檢察院撤訴的決定
D.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